分享

闲话红楼梦:宫中的太监

 葳蕤生辉 2021-12-29

书中提到有名字的太监,只有一个夏守忠。这个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是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来荣国府宣旨的人。后来有元春省亲回宫后,也是这个夏守忠来荣国府宣一道谕,元春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要有禁约封锢,宝玉也一起搬进大观园读书。

还有一次是从袭人口中说到夏守忠:“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接下来是凤姐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太监找她要银子,不曾想,就来了夏守忠打发来的一个小内监,吓得贾琏只好躲起来,让凤姐来接待。凤姐让人带进来小太监,,让他在椅子上坐了吃茶。凤姐才问什么事情来贾府。小太监于是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

夏守忠直接开口和荣国府要钱,说得很委婉,暂时借一点银子,过一两日就还回来。一句只用一两日,还用得着出宫来找荣国府吗?宫中的太监谁还拿不出一两百银子来。夏太监如此说,凤姐只好笑说:“什么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了,再借去也是一样。”

凤姐的机敏睿智,一句等我们了,再去找夏太监借银子,给了夏太监戴了很高的帽子,言下之意是不用还了。还要说得如此的委婉,不能驳了面子。一个宫中的六宫都太监,不知道会找多少宫中的妃嫔家里要钱。

当然小太监很会说话,还带出了前面夏太监借的银子。小太监说:“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

一个夏太监,从荣国府要走了一千四百两银子。凤姐还得笑着说:“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

凤姐笑着说,荣国府是夏太监的小金库,随时可以支取,凤姐也不敢说要他还银子的话,还得说,不用记着还银子的事情,只要荣国府有,只管拿去。

最后是凤姐拿出她的金项圈去抵押了四百两银子,给了小太监二百两银子,才成功地将小太监送走。贾琏才笑着出来,也发出了一句感慨:“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他们已经被太监拖着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凤姐都已经因为家中缺钱,还要应付各种飞来的要钱的主。都已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贾琏又补充地说了一句:“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书中一个周太监找贾琏张口就要一千两银子,稍微怠慢一点,就不高兴了。元春的晋升,给荣国府带来了无限的灾难。一个不受皇帝待见的国公府,出来一个贵为贤德妃的女儿,不是光宗耀祖,而是直接将已经大厦将倾的荣国府,加剧了倾倒的速度。

元春带来的烈火烹油,让凤姐开始典当她的首饰,荣国府已经入不敷出了。同时也加剧了大家对凤姐无力支撑荣国府的能力,也让凤姐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小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才会出现不断的流血不止。

周太监和夏太监书中明确描写的是从荣国府拿走了二千四百两银子。还有平时那些太监来宣旨,送东西来的,荣国府按照礼节还得给太监酒钱。

宫中的太监虽然是一个小官,生理上有所缺陷的人。可是因为他们距离皇帝最近,只要在皇帝旁边吹吹耳边风,元春可能就要倒霉了。

这些小人物有时会改变历史。赵高一个太监就改变了大秦帝国的历史。如果没有赵高,大秦帝国有可能不会二世而亡。汉朝,唐朝的太监集团能够左右皇帝,也可以说和外戚成为了两个不同势力的集团,相互牵制,相互诋毁。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一个太监被称为“九千岁”,皇帝是万岁,他只是比皇帝稍微少了一千岁而已。

当然还有品德好的太监,蔡伦改变造纸术,郑和七次下西洋。

小人物只要品德好,也会成为将历史带向一个正常的发展。小人物只要不是小人,是君子,才会对社会有益。

正如孔夫子曾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小人物要是遇到贤明的君主,他们也不敢造次,小人物就是一群正能量的人。要是遇到一些小君主,玩物丧志的君主,小人物的私欲无限膨胀,才会出现因为权力欲望的无限制扩大。他们就会频繁地干涉朝政,将朝政带向灾难的一面。

明朝时曾出现的,东林党和阉党之争,就是一场灾难,给整个民族带来了灾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