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部分地区的长城很简陋,挡不住骑兵,为什么还一直修

 翰林冷知识 2021-12-29

我们印象中的长城是八达岭段,城墙高大,上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行。但八达岭可以说是长城中的“头牌”,因为它拱卫着京城,皇帝能亲自当“监理”,自然不能是二流工程。但八达岭这种卖相的长城,占整体长城的长度很短,也就是十成中的一成。

长城,世界史上最大的工程,以明长城为例,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8851.8公里。如此浩大之工程,绝不是拍拍脑袋就想出来了,而是经过多次论证。为了节约资金,长城的整体建造思路是就地取材。因此除了必争之地,大部分长城就是一道不高又单薄的土墙。

因为薄,又是土墙,面对游牧民族的大军压境,几乎没什么抵抗能力,一旦被打开一个豁口,整面墙就形同虚设。而且因为城墙过于狭窄,烽火台甚至都是实心的,上面也不可能像八达岭那样大规模调兵。那么这些长城为什么还要修?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先明确一点,长城并不能在大规模的两军对垒中产生多大作用。两军正面交战,乃至国战,打的是军力和经济,一道墙只能改变许些战局而已。但长城最重要的作用不在于防御,而是传递消息。

在遇到敌情时,并不是简单地在烽火台上点火就完了,各朝各代都有相当严格细致的要求。大体来讲,烽火台“点火”分为白天和夜间两种模式,因为白天点火是不明显的,所以白天点的是烟,着燃物是干草或者狼的便便(晒干版,湿的点不着),“狼烟”的名称因此而得。晚上点的才是火,火光在夜间一目了然。白天点烟叫“燧”,夜间点火叫“烽“,合称”烽燧“。

根据敌情等级的不同,同一烽火台点烟点火的数量也不同;根据来犯之敌的方位,也会相应地在烽火台点火的位置上也有所体现。等到明朝时,烽火台传递消息进一步完善,不但有烽燧,还有烽炮,效率大大提高,一个昼夜可传送信息高达3500公里,跑出了动车的速度。

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让整个长城防线都有了准备,也就让游牧民族的骑兵失去了突袭的优势。如前所述,在正面大规模交战中长城的作用很小。但游牧民族采用这种交战方式很少,他们最擅长的是小股机动部队,高频率、无规律地袭扰边塞。长城对付这种情况就有优势多了。

大部分土墙地段,尽管单薄,但也不是小股游散能短时间内可以攻破的。而且,因为城墙的存在,游牧侦察兵无法看到城墙内侧的情况,但从城墙上却可以看到游牧骑兵的布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游牧骑兵即使能打穿城墙,墙内兵士也早有准备,还能来个包抄后各个击破。

长城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阻隔贸易。长城可能挡不住攻城的大军,但想挡住私下交易的商人还是绰绰有余的。一道城墙,让本来就缺衣少食的游牧,失去了一条重要补充货源的通道,极大地削弱了游牧一方的经济实力。综上,修长城可不是一个赔钱的买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