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峰:我的前半生(131)

 早6点半 2021-12-30

二十创办报纸

04齐心协力  共创报业

最早通过文学搭桥,徐光学与张文喜相识。那时(1984年)任长丰县人武部参谋的徐光学在各级各类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不少诗歌,在诗坛上崭露头角。而一直做文学梦的青年张文喜当时很不得志,写了不少诗文,却不知该和谁切磋。当得知离他最近的长丰县人武部参谋徐光学是个有才华的诗人时,张文喜先生毅然登门拜见徐光学。

张文喜,个头1.75米左右,白晳的脸长长的,长得很帅气,一表人才,精明而又干,学习上和工作上都很勤奋认真,有一股犟劲,不论干什么事一定要办好。徐光学一见这么一个青年,立刻产生一种喜悦感。从此,二人的交往越来越多,感情不断增厚,徐光学当上了厂长、处长,张文喜当上了《铁道建设》副刊主编,二人交往进一步加深,在文学相互砥砺,共同前进。现在,张文喜已成为诗人、作家、评论家,是安徽省作作协会员。

张文喜先生非常聪明,对于“政治家”办报的尺度把握得比较好。他对对办报是下过一番工夫研究的。张文喜的思想观点与时俱进,但为人谦虚谨慎,文字功底厚,文学水平高,办杂志是个好主编,办报业能独挡一面。

张文喜想把《铁道建设》副刊办得更好,使副刊的利润再上一个台阶。为此,他先后两次去登门邀请徐光学担任副刊的高级顾问。因为二人感情深厚,徐光学才答应来。

徐光学曾表示,他同张文喜合作办副刊十分愉快。如今,徐光学已是安徽报业集团的总监,对报纸的业务管理相当纯熟。由于徐光学的加入,副刊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徐光学深深懂得,办报如同办企业,报纸必须有利润才能维持下去;《铁道建设》副刊不是以刊登广告来获取利润的,而是以发行量来获取利润的。副刊实行的是薄利多销的原则,在全国所有报纸的发行中,只靠发行量来获取利润并不断扩大发行的几乎看不到,换句话,《铁道建设》副刊开创了靠发行量来维持自身发展的先河。

作为高级顾问,徐光学在《铁道建设》副刊的办报和经营过程中,处处精打细算,严格把好经济关,坚决堵住一切漏洞。由于编辑们的努力,报纸内容已称得上是精品,由于徐光学和张文喜的配合,副刊的印刷也称得上是精品。副刊发行正在不断扩大发行。随着发行量的增大,《铁道建设》副刊的工作人员的福利正在好转,编辑的待遇在不断提高;就连稿酬也有所上调。

现在,副刊质量正向更高层次上发展。他们努力出精品报,出极品报,把《铁道建设》副刊完全推向市场,以市场为核心,以读者为上帝,永远热情真诚地为读者服务。以《铁道建设》副刊为依托,张文喜创办了明星图书部“红蜻蜓有限责任公司”,为广大读者提供购书服务;还创办了“偶像论坛”和“晓闻心事信箱”网站,进一步提高《铁道建设》副刊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的信誉。

徐光学相信,《铁道建设》副刊的明天会更好,2008底发行有新的突破不是神话。

【作者简介】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历任合肥军分区军械仓库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合肥军分区军械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开发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安徽日报社审计处处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经营总监。

另曾任《中华讯报》记者;《市场了望》编委;安徽日报主办的《适用专利技术》主编。

    曾获“江淮十杰”,军队青年企业家、安徽省军区“四有”干部称号、安徽日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诗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理事、安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安徽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会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会员。先后在《诗歌报》《安徽文学》《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的故事、诗歌、散文、论文1500多篇(首),110多万字。合作出版大型摄影画册《中国三峡》,著有诗集《月影花情》;散文集《心语足音》《爱与人生》;长篇人物传记《奔驰人生》(上、下)。其个人传略载《中国企业家大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六部辞书。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