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的CEO傅盛曾经说过:"最大的竞争差异,在于认知。只要能够突破思维障碍和思维边界,就能够变成不一样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卡在一件事上,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尝试了大脑中所有已知的办法而依然无效。 你每天很努力工作,收入却一直上不去。 你很用心地经营家庭,夫妻感情却越来越淡。 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孩子身上,他的成长却始终达不到你的期望。 久而久之,我们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不断抱怨生活。 此时的我们,可能处于一种认知遮蔽的状态中,就像一条鱼缸里的金鱼,永远意识不到鱼缸的存在。 唯一打破鱼缸的方法,就是认知升级。 提升认知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 1.自我认知,是一切认知的前提 樊登老师在解读《解惑》这本书时提到: 如果你对自己没有观察,你对自己没有觉知,你不了解你的内心,你很难了解别人的内心。 认知的提升,应该从打开自己开始。 ①修身正心,知行合一 修身在于先修心,更在于修知行合一。 如果一个人心术不正,对什么都怀有敌意,那么他的认知就会不准确,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网络发达、言论自由的年代,很多人活成了杠精和键盘侠。 对任何事情都心存偏见,通过抬杠来凸显自己的优势。 修身正心能够让我们不轻信盲从,积极地面对问题,理性地处理问题。 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一个人什么都不信,是很可怕的;但是一个人什么都信,却也可悲。 身边有些年轻女孩子,很容易相信抖音上那些看似浪漫实则荒诞的爱情观。 这种试图用别人的大脑,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的认知方式,会让我们的人生越走越窄。 只有用全面的目光看问题,才能看清本质。 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养成求证搜索的习惯。 而不是根据片面的了解和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这无疑是盲人摸象。 2.对世界的认知,是升级认知的关键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 你对世界的认知层次越深,世界给你带来的痛苦就越少。 ①博观而约取 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就是他的学习和认知提升之道。 “博观”就是广泛涉猎。 “约取”则是一个去芜存菁、提炼精华的过程。 而“厚积薄发”,是指在积累雄厚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真正厉害的人,都应该是终身学习者。 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然后获取能量和智慧。 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 正如樊登老师说的:“读书能够让你跟死去2000多年的人交流,跟不同地域的人、不同国家的人展开思想上的交流。” 那些整天疲于奔命,只知埋头工作而不愿去接纳新鲜事物的人,很容易被时代抛弃。 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庄子·秋水》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每个人都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根本就看不到认知水平以外的东西。 而你的认知水平,往往就是你最接近6个人认知水平的平均数。 这让我想起蒋方舟说过的一句话:“多读点书,不然你的三观是由你的亲朋好友决定的。” 有时候身边的人就能决定你的生活层次,因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而要改变这一切,需要扩大生活圈子。 与优秀的人同行,自己也会有一万种可能变成优秀的人。 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认知觉醒。 你的认知在哪个层级,你的人生就处在什么状态。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站得越高,世界也就越广阔,越丰饶。 认知高级的人,都具有空杯心态。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开放态度,向外探寻,向内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