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6年,老妇回江西到陵园给前夫扫墓,民政局:您那块烈士碑咋办

 冬不拉拉 2021-12-30

1985,在河南南阳市镇平县黑龙集村,随着土地联产承包制的推广,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村里有一位叫张丙显的村民,利用农闲的时间外出跑生意,成了村子里最先富裕起来的人。

当时老百姓有钱后最流行的一件事就是买个电视看,一向孝顺的张丙显有钱后就给母亲刘法玉买了一台电视,因为他父亲张金玉去世后,老母亲自己一个人整天闷闷不乐的。

张丙显就想着,如果母亲在家能看电视或许就能从失去老伴的悲伤中走出来。

那个时候买电视机是一件大事,张丙显买的这台电视机也是村里的第一台,在安装好后,全村人都来围观。

老老少少一屋子人都围坐在电视机前,张丙显颇显神气地让大家不要说话了,听电视里的声音,屋里很快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安静地看着电视里播放着的电影《大渡河》,这是一部讲述红军长征时的影片,大家都看得入迷的时候,张丙显的母亲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任谁劝都不管用。

大家都纳闷,这老太太看个电视哭个什么劲?不想让大家看就直接说呗,脸皮薄的人起身就离开了张家。

有平日里跟刘法玉关系好的老太太就问她:“老嫂子,儿子给你买大电视了,你哭个啥啊?”

刘法玉缓了一会说:“我想家了……”

大家听了以后还以为老太太糊涂了,这不就是你的家嘛!

有岁数大的人知道,刘法玉确实不是本地人,那还是在30多年前的时候嫁到这里来的,但是具体不知道是哪的,大家没有问,她也没有说过。

过了一会,刘法玉继续说道:“我老家是江西兴国的,长征的时候跟队伍走散了,为了找部队才跟当家的来到这里。”

刘法玉的这一番话,可把大伙给惊坏了,想不到这老太太还有这样的历史。

兴国县是有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圣地,如果老太太没有撒谎,那她就是一位老红军了。

刘法玉在讲述了自己当红军的经历后,她的儿子张丙显当即做了一个决定:“妈,咱家现在有钱了,等开春咱们就陪你去老家看看。”

其实,早在全国解放后,刘法玉就偷偷地给家乡亲人写过一封信,但是由于自己不识字,她说别人来写,帮她写信的人写错了地址和亲人的名字,寄出去后又返了回来,她就以为亲人都不在了,害怕失望,所以就没有再提回乡的事。

等到老伴走了,她也已经70多岁了,如果再不回去看看,或许就没有机会了,当她从电视上看到熟悉的红军,当即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1986年刚开春,张丙显就领着母亲上了发往江西的火车,踏上了刘法玉的归乡之路。

改革开放后的兴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法玉自从长征时离开家乡,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想要寻找亲人和战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这些事都不是着急的事,最为重要的事是先去烈士陵园去给牺牲的前夫和战友扫墓。

张丙显领着母亲找到了兴国县民政局,民政局的同志就领着他们去了烈士陵园,去给那些牺牲的战友扫墓,这是她多少年以来的夙愿。

兴国县是有名的烈士县,有名可考的烈士就多达23179名,刘法玉很快找到了自己前夫赖来发的墓碑,老人当即陷入悲伤的思念当中。

正在这时,民政局的陪同同志在旁边的墓碑上发现刘法玉的名字,上面写着:“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

刘法玉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为何她的墓碑会出现在烈士陵园里?

刘法玉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东村澄江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回忆起童年,老人嘴边就一句话:“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父母靠给地主家里打长工养活一家老小,因为刘法玉兄妹7人,父母实在供养不起,在刘法玉7岁的时候,就把刘法玉送到隔壁乡一户姓赖的人家当童养媳。

受以往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的印象是童养媳都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嫁给一个几岁的小男孩,童养媳拉扯孩子长大,是养“童”的媳妇。

其实这是曲解,真正童养媳是从“童年”开始养的媳妇,因为旧社会时期,老百姓都比较穷,娶不起媳妇,所以就从养不起女儿的家里把女儿抱回来,这个女孩要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然后一块长大,长大后就成亲了。

因为婆家往往也很贫穷,这注定了童养媳往往都是悲剧的命运,在很小的时候,刘法玉就跟8岁的丈夫“赖来发”到山里挖野菜、采野果维持生活。

然而相比于大多数童养媳来说,刘法玉又是幸运的。

1930年,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到了兴国县,年仅16岁的刘法玉积极报名参加了农会,由于工作积极,很快就成为了妇女队长。

本来刘法玉是有机会结束与赖来发封建的畸形婚姻关系的,但是她与赖来发一块长大,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在1932年时,成年的刘法玉与赖来发完婚。

影视剧中的童养媳形象

婚后的刘法玉并没有做传统的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而是积极投身于革命,在她的鼓励下,她的丈夫赖来发也加入到红军中来。

组织上见刘法玉工作很细致,就安排她去搞医护工作,并于1933年2月调入福建医院。

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军“围剿”期间,医务工作大多处于白色恐怖氛围下,因为缺乏西药和治疗设备,而频繁地反“围剿”作战,又使得部队出现了大量的伤员。

这对于医护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让伤员早日康复,刘法玉就想到利用中药来治病的办法,刘法玉从小就经常上山挖野菜,对药材有一定的认识,在教会更多的人识别草药后,刘法玉就经常上山上采集药材,然后配合西药对伤员进行治疗。

很快,刘法玉就成为红军中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不但会打针、输液,还学了一些针灸等技术,因为表现出色,刘法玉于1933年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8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受挫,被迫进行转移,刘法玉被分配到红三军团做医护工作,她的丈夫赖来发也在这支队伍里。

长征的路上很艰难,但是战士们的意志很坚定,红三军团一路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接连突破三道封锁线,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然而由于连续作战,队伍的伤亡也很大。

为了减少伤亡,彭德怀给红三军团下令,采取白天休息,晚上行军的办法,很多读者可能对这个细节不太了解。

在旧社会时期,受封建思想影响,很多士兵晚上怕鬼,不敢在晚上打仗。

毛泽东与红军将领们为了让红军战士们能够在夜间作战,给大家讲科学知识,让士兵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而国民党军则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所以不习惯晚上行动。

采取这种行军办法后,红三军团于1934年11月渡过湘江又转回贵州,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战争总是残忍的,刘法玉的丈夫赖来发就牺牲在了长征的途中。

有一次,部队在行军过程中跟敌人遭遇,经过激烈的战斗后,终于击退了敌人,但是当刘法玉和医护人员赶到战场救治伤员时,却发现了自己丈夫的尸体。

看到自己的丈夫壮烈牺牲,刘法玉忍不住在他身上痛哭起来,但是在紧急的环境下,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刘法玉看到身边还有更多受伤的战友需要抢救,她立刻又投入到抢救工作当中。

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刘法玉掩埋了丈夫的遗体,来不及悲伤就再次上路了。

1935年3月,在贵州境内,刘法玉所在的部队遭遇敌人的追击,一连9天9夜来不及歇息,炊事班也做不了饭,伤员们也只能简单地吃一点炒面,喝一点干净的喝水。

多少年之后,刘法玉回忆起长征路上的艰难岁月,说道:“想一想那时候,红军战士的生命力也真顽强,吃生蚕豆喝脏水,也没见谁拉过肚子。那时候,战友们开玩笑说,是肚里有对敌人的满腔怒火把生蚕豆捂热了。后来人们说红军战士、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铸成的人,一点也不假呢!”

在部队向金沙江挺进的途中,遭遇了敌机的轰炸,当时队伍里有不少伤员,不能行走的话,就需要担架队的人来抬,四个人一副担架抬一个伤员。

在飞机轰炸时,一名担架队的战士牺牲了,只有90斤的刘法玉情急之下背起担架上的伤员就往山林里躲去,轰炸机走后,她才发现,她背的伤员体重竟然达到130斤,刘法玉后来回忆说:“从来没有感觉自己那么有劲。”

1935年春,红三军团经过乌江、桐梓,四渡赤水,攻占枫香坝,终于在会理和兄弟部队会师,并在这里进行了短暂的休整。

休整对于士兵来说是很放松的事情,终于可以歇一歇了,但是对于随军的医护人员来说,更是一个大的挑战,大批的伤员需要救治,眼前的问题是他们携带的药物已经所剩无几,尤其缺乏消炎药。

看到受伤的战士们伤口化脓,自己却无能为力,刘法玉心痛得直掉眼泪,没有办法,她只能用烧开的水加入盐,为伤员们清洗伤口。

有一天,刘法玉到附近的村子找老乡求药,路过一所小学的时候,发现学校的围墙上抹了一层白石灰,刘法玉曾听一位老中医讲过,石灰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就立刻搞了一大堆的石灰沫到包裹里。

回到营地后,战士们看到平时不苟言笑的刘法玉竟然有了一点笑容,大家看着鼓鼓的干粮袋,还以为她弄到好吃的东西了。

刘法玉却严肃地说:“这东西,一不能吃,二不能喝。”

然后就把石灰粉倒了出来,说道:“以前我听老中医说石灰粉能治伤口,我也不知道好不好使,我打算先在胳膊上划一个口子,试一试。”

有受伤的战士听到后,马上说道:“你就给我上这石灰吧,反正有药总比没药强!”

在这位战士的带头下,其他战士纷纷要求涂抹石灰,还别说,这石灰往伤口上一抹,伤口就不那么疼了,流血的伤口也轻了一点。

等到第二天早上,有一位受伤的战士看了看伤口,惊奇地说:“这石灰粉还真管用,我这伤口结痂了。”

然而这些石灰的作用实在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量受伤战士的药物需求。

1935年夏,部队进入四川冕宁一带,上级把刘法玉和另一位叫钟三秀的两位医护人员叫了过去,交给她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去武汉为战士们采购药品。

任务是让她们去武汉的刘家庙医院,与该医院的院长接头,这位曹姓院长,以前就指导过她们工作,因此,她们很快就上路了。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搞白色恐怖,所有地方都在“剿匪”,刘法玉想到身上装着接头信,一旦被翻出来就耽误了大事,于是她俩决定把自己打扮成要饭的傻姑娘,一路经过艰难跋涉,途径长寿、宜昌,终于赶到了武汉。

找到刘家庙医院后,刘法玉就以看病为由,和曹院长取得了联系,曹院长给刘法玉开了一张“药方”,上面写着:“明天凌晨4点,药物全部送到车站,请在候车室等。”

第二天,在约定的时间内,曹院长把药品背到了火车站候车室,打算交给刘法玉二人,然而正在此时,却出现了意外,一个国民党警察在盘查乘客时,看到刘法院携带的东西,要过来检查。

曹院长知道一旦打开包裹就会露馅,当即拿出手枪,对警察开枪,在打倒一名警察后,让刘法玉两人趁乱带着药品离开。

谁知,此时又有四五个警察赶来,紧追刘法玉两人,曹院长为了掩护她俩,在连续击毙两名警察后,也中弹身亡了。

遗憾的是,刘法玉、钟三秀两人也未能逃脱魔掌,被敌人抓捕了起来,敌人严刑拷问她们,到底是什么身份,弄这么多的药品是干什么用的?

其实敌人已经猜测到她们是给红军采购药品,因此采取了严刑拷打的手段,刘法玉、钟三秀不论被如何对待,都一口咬定是替一个大老板采购的,其他的一问三不知。

敌人想要挖出红军的秘密联络站,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有一天,敌人把刘法玉带到一个房间了,并放到桌子上一堆好吃的和银元,告诉她,只要她肯交待,以后跟红军一刀两断,以后跟着他们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刘法玉却依然装傻充愣,敌人当即恼羞成怒,对她一顿暴揍,刘法玉的右手小拇指被当场砸断,她当即疼得昏了过去。

刘法玉和钟三秀入狱6个多月,遭受了各种折磨,国民党敌人也认为犯不上为这俩人耽误时间。

有一天傍晚,监狱的大门突然打开,看守叫刘法玉、钟三秀等人上了一辆汽车,然后向城外飞驰而去,刘法玉知道,这大概是要送她们上路了,大家在车上互相鼓励,不要害怕死亡。

就在此时,山林里忽然响起了枪声,驾车的司机当场被击毙,国民党警察当即反击,一番交火后,两名警察被击毙,只听山林中有人喊道:“同志们快下车,我们是红军游击队!”

刘法玉和钟三秀等人相继跳车,滚下了山坡,因为身上捆着绳索,刘法玉就隐藏起来不动。

战斗持续了20多分钟,天逐渐亮了,刘法玉想用尖锐的石头把绳索磨断,但是因为一直没有吃饱饭,又受到各种刑罚,根本没有力气,所幸遇到一个上山砍柴的老人,帮她解开了绳索,此时她才知道,自己在武汉东南方黄陂境内。

砍柴老人得知刘法玉是为了闹革命才被国民党抓进去的,因此十分佩服,并收留她在家里住了三天,让她恢复了体力,并帮她打听了一下红军游击队的消息,但是游击队来去无踪,根本就没有消息。

刘法玉等不下去了,就一个人踏上了归队的旅程,经过10天的行程,她终于来到四川冕宁,她离队的地方,然而问当地老乡才知道,红军已经离开冕宁半年多了,刘法玉又返回会理,希望能遇到红军游击队,却依然没有成功。

在路上,她打探到,红军主力已经北上,为了找到大部队,她又开始向北走,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社会治安不好的年代,一个女孩子抛头露面是很不安全的,她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把自己的头发剪了,然后打扮成要饭花子的模样,一路乞讨,从四川经过湖北,后又打算回到湖南和贵州去找红军,都没有见到红军的影子。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交通变得更加闭塞,行走变得艰难起来,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寻找部队,在1943年,刘法玉在湖北老河口患了伤寒病,所幸被老河口一个毛巾厂老板收留,经过大半年的治疗,才治好了她的病,为了报恩,她在毛巾厂打工,然后暗地里打探部队的消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刘法玉准备前往陕北,寻找自己的部队,在她出发之前,国民党反动派为实现独裁统治,一意孤行,试图发动内战,此时,通往陕北的所有道路,基本设满了关卡,凡是有嫌疑的人,都被抓了起来,刘法玉只得作罢。

1946年底,刘法玉在经过一家木匠铺的时候,听到一个木工讲解放军不久前打到他的老家,刘法玉了解到,这个木匠家住在河南镇平县黑龙集,距离这里也就200里路。

于是她就托这个木匠帮她打探一下红军的消息,木匠名叫张金玉,是一个老实的年轻人,带着她一块去了黑龙集。

然而到了地方才知道,解放军在半个月前已经离开了这里,至于开到哪里,谁也不清楚,后来她才知道,这是中原突围的部队。

刘法玉在异乡也不认识个人,张金玉就让她住到自己的家里,刘法玉为张金玉的善良本分所感动,两个人就结为了夫妻,在黑龙集解放后,她终于看到了解放军。

当时她准备找政府说明自己的情况,请求归队,但是当时她已经怀有身孕,再加上也没有东西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考虑再三,她就没有吐露自己的革命经历。

对于她来说,革命已经胜利,自己归队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一直到老板张金玉去世,她才有了回乡去看看的打算,回到家乡后,为前夫和曾经的战友扫墓是最重要的事情,她万万没有想到,组织上在烈士陵园中也给她立了一块碑。

民政局的同志对此事感觉到不可思议,通过查找档案后才得知,原来红军在陕北会师的时候,战友们一致认为刘法玉为革命牺牲了,因此才为她立了烈士碑。

那一刻,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来组织一直没有忘记她,还把她当成了牺牲的烈士,这是组织上对她的挂念啊。

因为给活人立碑毕竟不是吉利的事情,民政局也感觉到头疼,就问刘法玉:“您那块烈士碑咋办?”

对于九死一生的革命战士来说,刘法玉并不在乎那些封建思想,她说道:“希望我死以后,可以把我埋在这里。”

这次回到故乡,让刘法玉感觉到欣慰的是,她的兄妹们都在战乱中幸存了下来,现在一个大家庭,竟然有70多口人,这难道不是革命胜利带给老百姓最好的回报吗?

刘法玉的传奇事迹不但在兴国县引起了轰动,在河南南阳黑龙集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谁也不会想到,那个平时看起来十分面善的老太太,竟然是一位“活着的烈士”。

最让刘法玉比较高兴的事情是,1987年,她的亲密战友钟三秀亲自登门来看她了,距离上次分别,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了。

通过钟三秀的讲述,她才知道,钟三秀在与她一同跳车后失散了,在寻找红军未果,只好在河南唐河县落脚了。

很快,组织上认定刘法玉老人为“红军失散人员”,每个月还享受一定的生活津贴,让老人感觉十分满足。

对于一位老红军战士来说,没有什么比放山河无恙更让人幸福的事情了。

革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正因为有太多像刘法玉这样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战士,才能战胜敌人。

谨以此文缅怀那些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先烈们,是你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我们今日之幸福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