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瞄准新兴国家中心城市!长沙最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始公示

 南京金刀客 2021-12-30

今年是各地新版国土空间规划集中公示的年份,各大城市的进度也不一。有些城市前几个月就完成了公示和确认,有些城市还没有开始公示。今天我们要讲的长沙,则在近日开始了公示。

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梳理并简单解读一下本次公示。


NO.1 

第一,基本数据

规划的范围不用多说,从2021到2035;

长沙现有人口1005万,面积11816平方公里;

到2025年,常住人口120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85%。

到2035年,预计常住人口数量为1550万;服务人口规模为1900万左右,这里的服务人口规模,可以理解为管理人口,也可以理解为提供可供这么多人使用的服务,确保服务能力在。


NO.2 

第二,城市性质

关于城市性质这一点的关注度很高,主要因为城市性质决定了城市的能级。长沙本次规划有个亮点,那就是提出了“新兴国家中心城市”,该如何理解这个提法呢?

我们以为,原因可能是这样的:不管是湖南还是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口号已经喊出去了,也不好收回。但总规的要求又很严格,所以长沙提出的是“新兴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叫法是第一次见,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城市这样提。

除了国中这个一块,其他方面的关于城市性质的描述,都很贴合。比如“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体现的是长沙的文化娱乐地位;再比如“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的示范城市”,体现的是以长株潭为主体的都市圈发展水平。


NO.3 

第三,区域协调方面

在国家格局里,长沙和武汉一样,都是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位优势也很明显。

在长江经济带里,长沙所处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也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把范围缩小到湖南省,作为省会城市,长沙要担负起带动和辐射的责任。在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格局里提到的“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就是以长沙为中心布局的。有意思的是,长沙的核心作用,是通过长株潭都市圈体现出来的。

长株潭都市圈,在一体化上做的确实很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区号统一,交通融合水平高等。当然,长株潭受到重视不仅是因为一体化水平高,还在于这是长沙发挥作用的最佳落脚点。

另外,规划中还提到要推进长株潭都市区形成“一心、一脉、十楔”的生态格局。


NO.4 

第四,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作为长沙的国土空间规划,自然少不了长沙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在坚持“东拓、西提、南融、北进、中优”的基础上,形成“一核两副十片、一轴一带两廊”的城市空间总体格局。具体是如何布局的,可见上图。

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决定了长沙未来的发展水平;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可持续发展。

构建“一江六河、东西两屏、南心北垸、一环六楔”的自然生态保护格局,是长沙选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那么,如何平衡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呢?其实,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格局和自然生态保护格局,我们只要做到:重点发展的地区要在发展中求保护,远郊或山河湖泊地带要在保护中谋发展。

不管是发展中求保护,还是保护中谋发展,最后的落脚点都在土地性质划分上。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NO.5 

第五,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要想富,先修路。另一种说法就是,路是流动的基础,不管是经济流动还是人口流动。

航空方面,要把黄花机场打造成空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这也是其他城市的常规做法。

铁路方面,要构建“一环多射,四主多辅”的体系。和其他城市一样,也要做好超铁廊道的预留。

物流枢纽方面,即集多种运输方式在内的高效物流体系。

一体化的都市圈方面,基本保持在方圆80公里的大圆内,并不算复杂。

物流维度不复杂,融合层面就复杂多了:同城同网、多轨融合和区域联动是长株潭多轨融合规划的三大特点。

交通方面,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地铁了,确切说应该是多层面轨道交通,也就是除去铁路(含高铁和普铁)之后的轨道交通。

从图上我们能够看到,未来的长沙除了1-14号线,还有都市区快线、长株潭城际和磁悬浮等。


NO.6 

最后,我们祝福长沙,拿下国家中心城市的同时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比如文化创意(文娱)和高水平的长株潭同城化等。

“多规合一”新政之下,国土空间规划越来越重要了!

知识分享:所谓“多规合一”,指的是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