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月16日】齐白石,凭啥?57岁还敢来北京,做北漂

 夏说明星名人 2021-12-30

夏说  而已    

愿你当真    愿你幸福     

转发和留言,小编送红包

1

1919年,对中华民族来说,也许是个生死存亡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五四运动,发出了还我青岛,抵制列强的呼声,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1919年,对齐白石个人来说,却是一个苦涩绝望而又惶惶不安的年份。

这一年,因为湖南家乡兵匪骚乱,并有匪徒传出话来,听说他画的好,要他上山作画,并乖乖送上三千大洋,否则就要绑架他。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抛妻别子,铁了心离开家乡,一个人来到北京,加入北漂大军。

当然,这一年,57岁的他还娶了17岁的胡宝珠。

胡宝珠是重庆人,儿时为匪人所绑,后又辗转贩卖。15岁被卖给议员陈汉传夫人为婢。一年后又流落到胡鄂公手里。

胡鄂公(1874年—1951年,77岁),曾组建共和会,任鄂军水陆总指挥;1927年11月,任中共北京临时市委宣传部长;在天津创办《大中华日报》,反对袁世凯。抗战后,在上海任《时事新报》发行人兼总经理。

而胡鄂公又是齐白石的好朋友。

所以,齐白石就与胡宝珠有了联系,最后也就有了两情相悦婚恋嫁娶。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胡鄂公一次看到齐白石画了一幅篱豆,六尺长幅,豆荚枝干蔓延,花叶丛叠铺满,敷色秾丽绚烂。一时喜爱的不得了。

便对齐白石脱口而出:“君能赠我,当报公以婢。”

齐白石爱美人那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一听大喜,当即相送。并又大费“四日”之功,另画三幅,凑成满满四屏。

皆于六尺长幅上敷色秾丽绚烂,绘制四时花果,枇杷、荔枝,豆荚、老少年、芍药、芙蓉、桂树、金菊等吉祥花果一一入画,枝干蔓延,花叶铺满,茂密厚实。

取意硕果累累枇杷荔枝、红彤彤豆荚、富贵红色牡丹桂树、娇嫩芙蓉金菊,

胡鄂公慨然践诺,即送四包礼给齐白石。

冬虫夏草一匣;雪花银耳一匣;火腿、野猪腿、蒋腿三支(三支为一包礼);侍女胡宝珠一人。

送到齐白石家里(三包礼物加一侍女即四包礼)。

经历过被人拐卖受尽欺负,且颠沛流离的胡宝珠,终于可以有一个安稳的家了。

虽然暂时还只能是齐白石的外室,但齐白石和大娘(齐白石妻子陈春君)都待她很好,让她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家的温馨。

她对齐白石感恩戴德,服伺起来自是尽心尽力,生活起居吃饭穿衣,从早到晚嘘寒问暖,终朝随伺在齐白石身边。

还为齐白石生了三儿三女共六个孩子。举案齐眉,红袖添香,温暖了齐白石北漂的孤独生活。

胡宝珠不仅尽到了一个妻子应该做到的全部。她还在齐白石作画时,为其磨墨、取水、调色,到了后来,她自己也能画上几笔。

有时临摹起齐白石的画作,竟然连齐白石都难以分辨。只是后来为避免外人非议,胡宝珠不再画画,一心把精力爱好都用在照顾齐白石身上。

齐白石曾在日记里,感激地说:“宝珠十七岁到吾家,事余周密,余甚感之。

如此可爱可怜又年轻漂亮的胡宝珠,自然被齐白石的众多弟子,以及一些狐朋狗友趋奉讨好,惹得齐白石醋心大发。

特别写了一个告示,告诫弟子们不能对师母乱献殷勤:

“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2

齐白石刚到北京时,没钱买房,只能寄住在朋友帮忙找好的——北京南城的法源寺羯磨寮房。

一个人,背井离乡,在北京的皇城根下,没文凭没背景,也没名气。想要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地,简直比登天还难。

白天在琉璃厂摆一小摊,卖画,替人刻印。别人2个银元,他就1个。即使这样,还是少人问津。真正懂画的人其实很少,买画的人都是挑名气看身份。

卖不出画,也没办法,只能硬撑。除了卖画,他也没有别的活路。

晚上睡在寺里的寮房,一个人翻身过来,又翻身过去,睡不着,就想老家的老婆,孩子,还有年迈的父母,以及在家乡时的安稳生活。

“……朝则握笔把刀,惟夜不安眠,百感交集。”

日记里不仅记下齐白石的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还记下了他对现状不满的怒吼:

“是谁使我父母妻子别离,戚友不得相见?

悲愤的他,作《草间偷活》,表达他的人生境遇和态度。

他画了多幅,觉得存活于乱世的自己,不过是草间的一虫、一鸟、一蟹、一虾。

提醒自己:

我该用怎样的方式,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好好过完我的一生。”

好在这时,他遇到了做北漂后的第一个“贵人”——胡鄂公。

胡鄂公在琉璃厂看到了摆摊的齐白石,掏钱买下他仿八大六条屏《秋声》,对他的画,称赞不已。

还评价说:“当今俗流没人能画得出,这一幅画价值百金。”并鼓励齐白石,“再熬个几年,你必能功成。”

然后又亲自出面,为齐白石引荐当时的画坛海派盟主吴昌硕,来为齐白石的画作代订“润格”(价目标准)。

如果吴昌硕定这幅画多少钱,那自然就值这个价,以后齐白石的画自然就好卖了。

为此,齐白石还亲赋诗一首云: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门下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吴昌硕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当即手书润格:

齐山人濒生为湘绮高弟子,吟诗多峭拔语。其书画墨韵孤秀磊落。兼善篆刻,得秦汉遗意。曩经樊山评定,而求者踵相接,更觉手挥不暇。为特重订如左:(文略)庚申岁暮,吴昌硕,年七十七。

吴昌硕给齐白石所定润格:

4尺12元,5尺18元,六尺24元,8尺30元。

这个价格是当时吴昌硕价格的一半。齐白石自知与吴昌硕没得比,心里也是很高兴了。

随后,买画的人,便参照吴昌硕的定价,来买齐白石的画。

再随后,齐白石又结识了吴作人,徐悲鸿,梅兰芳等人,逐步走进北京的名人圈,宣传他的画。

就在这时,一个真正的“贵人”出现在齐白石面前。

这人就是陈师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

祖父是湖南前巡抚陈宝箴,父亲是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陈三立;而弟弟则是与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三巨头”的陈寅恪(1890—1969年)。

他自己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回来后出任江西教育司长。与周大烈、吴昌硕、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叔同等皆为好友。

这时,他正在北京多所美术专门学校,做国画教授。

后来,他与周肇祥等发起“中国画学研究会”。在《绘画杂志》发表:《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画之派别》、《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文人画之价值》等文。

并出版《陈朽画册》、《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他和胡鄂公一样,也是在琉璃厂看到齐白石的画作,惊为天人,然后主动找到法源寺拜访齐白石。

这时的齐白石,因法源寺僻处城南,交通不便,又搬至宣武门内石镫庵。此时的卖画生涯,如他《自传》中所记:

“我那时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喜爱,除陈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

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陈师曾与齐白石探讨绘画艺术,提出中肯意见,鼓励齐白石自创风格,不必求媚于世俗。

齐白石因此“衰年变法”,

“……我听了他的话,自创红花墨叶一派。”

从此,齐白石逐步远离中国几千年来文人画的冷逸风格,转而接近徐渭、石涛,以及与他生活同时代,但却早已出名——时年77岁的西泠印社社长、上海书画协会会长吴昌硕。

而吴昌硕的声望,此时正是如日中天,也是国内公认的画坛领袖。

3


1922年春,陈师曾应日本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之邀,与金拱北(时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长)赴日本,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陈师曾带去了齐白石的多幅花卉山水,在日本画界引发轰动,让齐白石一举成名。

齐白石得到消息,激动的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

“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煞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自石诗草》

并自注云:“陈师曾壬戌春往日本,代余卖杏花等画,每幅百金,二尺纸之山水得二百五十金。”

连陈师曾也没想到,齐白石的画竟然在日本被抢购一空,而且平均每幅都卖了100个银元。那些山水画则更贵,二尺长的都卖到了每幅250 个银元。

这种价格,对齐白石是天价,在国内更是天价!

不仅如此,参会的法国人还选了齐白石和陈师曾的两幅画,带去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并将齐白石的作品及艺术生活摄为影片,献映于东京艺术院,一时名动海外。

而当时一起送去的还有陈半丁、吴昌硕、王梦白等人的作品,却都卖得一般。

苦逼的北漂老年齐白石,终于苦尽甜来了。

名有了,利自然也就跟着来了。齐白石卖画以前都是费劲口舌,讲半天也卖不出一幅,现在,买画的人天天等着,求着齐白石。

1926年,远在湖南乡下的父亲和母亲,竟在同一年,前后去世。母亲82岁,父亲88岁。64岁的齐白石寓居北京,竟不能回乡奔丧,心痛至极,十日未作画。

痛苦中想起祖母的陈年旧事。

“余未成年时喜写字,祖母尝太息曰:汝好学,惜来时走错了人家。俗话云三日风,四日雨,那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儿奈何?

后十五年余尝得写真润金买柴米。

祖母又曰,那知今日锅里煮吾儿之画也。匆匆余年六十四矣,犹卖画于京华,匮屋悬画于四壁,其画作为熟饭以活余年。痛祖母不能同餐也。亦不闻祖母之声呼吾儿同餐也。”

祖母早去,今父母又先后去,让齐白石心痛犹如刀绞。

但齐白石的画作越来越好卖,赚的钱也越来越多。这年冬天,由朋友介绍,齐白石终于在北京也开始买房了。

两千元大洋,买下西城跨车胡同十五号房(现跨车胡同十三号,北京齐自石故居)。

萍居北京十年,历尽迁徙之累,至此总算有了安定之所。欣慰之余,刻“故乡无此好天恩”印一方,以示对新居的满意。

有了北京房子的齐白石,却又在给朋友的信中对未来忧心忡仲;

“白石倘九十岁不死,目瞎指硬,不能作画,生计死矣!”

看来,这齐白石的北漂日子也不好过。没房时,忧愁居无定所,没个住处;有了房,又担心保不住房,还不了贷款,吃不上饭。

何时才是头,何时才有安全感呢?

夏说:

齐白石的画好不好,我是外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就是在外行看热闹的水平上,齐白石的画,我觉得真是好看。

满屏处,花簇锦绣缤纷落英,满满的富贵气,由不得人不喜欢不开心。

而后来画风改处,寥寥几笔,或线条,或墨块,皆成趣味,让你玩味其中,不能自拔,而物我两忘。你说好不好看?

他的画肯定是好,这世上还没人说不好。

只是人们诟病他的“女人缘”。

57岁老头娶17岁少女胡宝珠;85岁与协和医院护士长45岁夏文珠结婚。91岁与46岁伍德萱秘书在一起。93岁吵着要和22岁小姑娘结婚。

即使在众人面前,见到新凤霞,也毫不避讳,直勾勾的看着漂亮的新凤霞,一连声说:

“好看,好看,长的真好看……”

也许画画的男人,对女人就是情有独钟。与齐白石同时代的张大千,也是娶了四房太太,找了六个情人,比齐白石还多。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都喜欢找年轻,或者更年轻的小姑娘。

人们不是都说嘛,男人其实很专一!

40岁的男人喜欢18岁的小姑娘,80岁的老叟也喜欢18岁的小姑娘。

据说,北宋那个词人张先(990年—1078年,88岁),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女孩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乘兴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看了,忍不住作诗调侃: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好在,齐白石从未强娶明夺,也都是两情相悦彼此爱护,不能说有爱情吧,但绝对是有恩情,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在那样的年代,战乱,兵灾,匪患,民不聊生,人们都吃不饱饭,一个穷人家的女孩子,能嫁一个像齐白石这样的老男人,也是她们心中的梦想(胡宝珠不就是其中一个幸运儿吗)。

另外,齐白石的长寿,也是数一数二,无人能比。

齐白石生于1864年1月1日,历经三朝:

1864年—1911年,在清朝生活48年;1912年—1949年,在民国生活38年;1949年—195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8年。

1957 年9 月 16 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 94 岁。

小时候家里穷,八岁时,只念了四个月私垫就无奈辍学。然后开始在家打杂、务农。

十二岁,父母凑钱给娶了大他三岁的陈春君。

十五岁,出外独立谋生。先后拜三位师傅学术工,一连做了十一年的木工活。

但他从小爱学习,放牛时,“挂书牛角”学论语;学木匠时,"朝为木工,夜则读书”,心思还在书本里。

从八岁开始临摹第一张民间画——雷公神像,到二十岁描摹“芥子园图谱”。然后,二十六岁跟专业画家学画像,从此让他掌握了能取代术工的体力活谋生手段。

二十七岁,又跟他的第一个贵人——胡沁园学写工笔草鱼。

后来又向潭溥学画山水,并舰摹了湘潭民问画家王可山、古月可人、陈竹林的画迹。

同时还向陈少蕃学诗文,苦读<唐诗三百首》、《孟子'等文学作品。

三十二岁,与王仲吉发起成立龙山诗社扫,后又加入黎松庵的“罗山诗社”,与湘潭的文人学士唱和酬答。

三十七岁,正式拜王闽运为师,由民间画师转变为文人画家。

一路走来,全凭贵人相扶。

四十岁,开始“六出六归”,遍游陕西、北京、江西、广西、广东、上海等地,扩大视野,增加交游。

结交了晚清社会中一些封建文人和旧官僚——王阁运、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杨度等。

齐白石通过卖画刻印,赚了钱,养了家。四十四岁,置田买地建房子。四十八岁,开始过上了乡居清适的田园生活。

如果不是时代动乱,兵匪患灾,也许齐白石就会老死乡间,一辈子顶多是个乡绅老画家。

但,土匪没放过他。逼他离乡,逼他远走高飞,逼他继续追求。

因此,五十五岁,为避乡乱,来到北京。五十七岁,正式定居做了北漂。

在北京,在胡鄂公的帮助下,在陈师曾的劝导下,在清初扬州画派黄慎,及同时代吴昌硕绘画艺术的启发下。

以“饿死京华,君等勿怜”的决心,以“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精神。

开始“衰年变法”。

变“未足畅机”的“工致画”,追求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新境界;

变“冷逸如雪个”的风格,追求符合个人气质和对生活理解的真挚情感的真表达。

通过“十载关门”的慧心摸索,齐自石独创了红花墨叶的两色花卉与浓淡几笔的蟹和虾,终于开辟了自己的道路。

有过五十五岁到七十四岁,二十年间不稳定的画师生活,有过深受军阀混战之苦,常常惶惶不可的终日生活。

抗战期间,齐白石住在沦陷后的北平,前期仍然依靠卖画为生。后期却选择深居简出,锁门拒客,停止卖画,拒绝与敌伪来往。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年,他真正得到人民的理解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950年初夏,毛泽东派人把齐白石接到中南海,两位老乡(两人都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在湘潭白石铺杏子坞,一个在湘潭韶山冲,两地相距只有45公里。)促膝长谈,在风和日丽中品茶赏花。

并与齐白石共进晚餐。席间,毛泽东说:

你原名纯芝,我原名润芝,两人小名都叫'阿芝’。我该尊称你一声老哥哟!”

一九五三年,获人民艺术家荣誉状,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九十三岁寿辰祝寿,并提任全国美协主席;

一九五四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九五五年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院士荣誉状,一九五六年荣获国际和平奖。

此时的齐白石,不再以卖画为谋生手段,他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创作了大量不为卖钱的作品。   

可惜,好日子仅仅过了八年,无常还是无情地接走了他。

若有来生,不知他是否,还会选择北漂,继续自己的艺术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