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1年 省教育厅先后进行了两批 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 示范校、特色校认定 两年时间 这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已遴选出近400所学校 接下来 我们将陆续走进部分 第二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 示范校、特色校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我们能从中吸取哪些好的经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第二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 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 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塑造如春雨般高洁的道德品质 梁宗京现场展示学校标准化管理工作 嵖岈山麓,宿鸭湖畔,水光潋滟,岸柳成行。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研兴校、求新务本,确立了“立德树人,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致力于打造“润泽文化”教育品牌,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办学品质。学校文化气息浓郁,活动丰富,教学成绩突出,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入心的春雨德育课程,总是在润物细无声中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善和真。 漫步校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绿茵茵的草坪、挺拔的水杉,还有随处可见的标语——“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渗透式文化,将“勤勉、进取、多元、创新”的学校精神与“和、勤、竞、雅”的校园风尚充实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育不是理论的说教,而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点燃另一个灵魂。 德育被列为学校的“春雨课程”,分为思想品德课程和行为习惯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塑造如春雨般高洁的道德品质。 七年级新生入校伊始,学校以军训为契机,突出小升初衔接、养成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迈好中学第一步”。 八年级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叛逆期,学校以提升、感恩、勤奋为重点,引导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 九年级孩子面临中招考试,学校围绕“理想、奋斗、成长”开展教育,引导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 此外,学校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寒暑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落实“雏鹰”励志远足活动、“传统节日”系列活动、“童心向党”建队节活动、“冬之韵”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课程;开展每周一歌、最强大脑运动会、“二中好声音”等特色活动。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在日复一日的常规教学、磨课教研中,学校摸索出了“双主体教学”“集体备课”“分层作业”“错题一对一反馈”“三听三练”“课堂效果评估”等多种教学方法。 “双主体教学”通过嫁接智慧、发展思维,让学校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自主,让学生充分表达“我能行”的愿望;小组间的合作,在交流和辩论中激发新的智慧火花;热情洋溢的汇报,自信飞扬的表达,成为学校课堂上的最美风景。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学校落实国家政策,提出减作业不减质量的要求,采取“学生作业我先做”“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等方法,提高作业布置的精准性,为减负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学主题活动月”是学校抓教学质量“独一无二”的硬招,已连续开展了10年。学校举行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优秀教学案例设计、片段教学比武、集体备课展评等各项活动,精术业、积素养、树师表、铸匠心,覆盖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一大批名师的经验得以传承、一大批教师骨干得以迅速成长,打造出了一支具有硬实力的“教学团队”。 ![]() 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是学校切实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大课间活动、阳光长跑、篮球嘉年华、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体育活动的扎实开展,让学生受益匪浅。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筹资70余万元,建设了创客教室、机器人兴趣功能室、劳技教室、3D打印工作室等学生活动功能室;购置了完备的科学教育器材,形成了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创客工作室为龙头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总决赛中,学校学生荣获多项金奖。 春芽文学社、艺舞飞扬啦啦操队、墨与彩艺术社……学校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求,努力开拓社团品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些社团已经成了学校孩子的精神家园。 2021秋季开学以来,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聚焦“基础”“拓展”两大元素,全面推行“3+2+2”课后服务模式,即采取“3天作业辅导+2天特色课程,每天2小时”的课后服务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受益者。 为满足服务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结合实际,共开设了人工智能、创意美术、啦啦操等16项特色课程,采用菜单式管理,让学生自主选择。 每天开展课后服务期间,学校操场上,练球声、奔跑声和欢笑声不时传来;教室里,学生手握画笔,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跃然纸上;等等。“双减”之下,学生不但课余生活丰富了,而且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新的时代赋予了教育工作者新的责任。学校全体师生将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不断追求教育的新境界,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师生意志,共同书写教育发展的华彩乐章。 学校形象展示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校将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进行办学体制和机制改革 面对一校多区的发展趋势,学校将围绕“适融”的核心理念,既尊重每一个校区本有的特质、本有的地缘和本有的文化,同时采用融入、联动、共建、协作等策略,推进各校区之间的共同发展和个性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潜能开发和经验共享,实现各校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建立互促、互动机制,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将依托“师生双主体”的课程理念,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为着力点,推动课堂创新,助推“双减”落地。 学校把课堂作为主阵地,强化提质增效,从教学设计研究入手,以高效课堂为途径、以信息技术融合为手段、以精准评价为方法助推课堂质量提升。借助研课、磨课、说课等方法,不断优化上课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扎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三、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审美、实践创新”四维核心素养出发,自主研发更多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校内选修课程,丰富第二课堂。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自然,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助推学生实践历练、健康成长,拓展“有合力”的第三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