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年级天河语文】2020学年小学六年级天河区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1)
2021-12-30 | 阅:  转:  |  分享 
  
2020学年第一学期天河区期末水平测试

六年级语文

(全卷共6页,120分钟内完成,卷面满分100分。)

读准拼音,正确书写。(每空0.5分,共8分)

zāogāoxiōngyǒngpéngpàifèngxì



shòuxuēzhǎndīngjiétiěpāndēng



二、根据要求,正确选择。(7分)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3分)

迂回(yúyū) 花蕾(léilěi) 入场券(juànquàn)

叱咤(chàzhà) 奴婢(blpí) 蒙汉情深(méngměng)

3.下列词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形容音乐的词语: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B.形容书法的词语: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文采斐然 铁画银钩

C.形容画功的词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妙手丹青

D.形容口才的词语: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止一种方法。

B.《只有一个地球》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

C.关键词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

D.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空1分,共4分)

5.《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也一样。

()

鲁迅,原名周树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阅兵式。()

第五单元开篇语“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中“立意”指的是文章的主题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要多多使用华丽的词藻,这是最重要的。()

句式训练。(6分)

仿写句子。(2分)

里的夜是那么安静,只听见树叶,只见小虫呢哺,只听见秋风私。



写人物说话,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改写下面句子。(2分)

妈妈看到我鼻子受伤了,焦急地说:“别动,我带你去医院检查。”



修改病句。(2分)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五、日积月累,默写诗句。(8分,每题2分)

黑云翻墨未遮山,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李纲《宋史·列传》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善哉乎鼓琴,《伯牙鼓琴》

六、语言实践。(4分)

竹节人是小朋友们自制的玩具,通过制作装备、创造名号让自己的竹节人更神气。如果让你自制或改造一种玩具,你会怎么做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介绍要简洁、完整、有条理)



这来的使是闪土。虽然我一见使知道是问上,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项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于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材料三:

材料一、二都出自鲁迅的粒篇小说《故乡》。《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它深刻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数,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7.材料一是作者回忆中的画面,请用小标题写出闰土当时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读材料一,我们感受到少年闰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材料二,我们感受到中年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一最后一句写出了“猹”的灵活。

B.材料一、二对闰土的描写都只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

C.材料一中划横线部分属于环境描写,写出了夜晚海边瓜地的静谧。

D.材料三是材料一、二的写作背景介绍。

20.请结合材料一、二,写一写你分别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尽量写出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听书

①“听书”,苏南俗语。这里的“书”指苏州评弹。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简称。

②书场一般开下午场和夜场两场。夜场书更受重视,总是演员的看家书目,场子里有提篮小卖,无非是西瓜子、南瓜子、花生米和五香豆之类的消闲小吃。我跟着大人去听书的本意就是为了这些小吃,后未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听书。

③起先,听唱是被迫的,后来,居然就渐渐地听出些好处来了。蒋调的清雅,徐调的温软,琴调的潇洒,张调的激昂.....到能接受弹唱的时候,我已经是个大孩子,再不好意思拄着大人的衣角进场听“白书”了,就有点尴尬。



竭力地,却没有的生动人,故事是有的,但听半天也“进不去”,是怎么啦?想想这个问题,多少使我,说书人选选不只在故事,叙之事,把难状之物呈之日前,把之情诉出,看似随口出,其实句句有苦心的;有时,有时一表千里,皆求具休、生动、,这种是和小说的,那时候,我是非常那些评弹艺人的,于他们能凭一张嘴把说得,把人物刻画得丰满如生,把人情世事评点练达明。在我少年的眼中,这整齐、温文尔雅、说古道今的说书先生是值得应当的,他们通过的历史和道德知识的传播,在不经意薪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的口头传播在,因为那时候的乡村比城里有着更多的文盲和准文盲,传播是他们获得知识的。

③东园茶馆坐南朝北,书台背面是一排格子长窗,窗外使是练塘河,这就有了一种总有泊在镇上过夜的船只的,快到开书时,我们几个就去说动一个船主,让他把船到边去。这样,我们就能在船上听隔窗书了。听隔窗书不是天候的,天凉,书场的窗子关起隔书就听不成了。天热,窗子开着,可水上的蚊子多,得不停地和它们战斗,的一个朋友叫李钟瑜,他们家和书场只隔一道墙,他可以睡在床上通过一个墙洞听书,真妙极了房间在二楼,墙洞高踞于书场接近房梁的地方,书场老板是不会认真追究的,对这个宝贝墙洞,我只有的份,因为羊尖镇远在三十里之外。

⑥听隔窗书是难以过瘾的。总是有了阻隔,声音渺远飘忽,更重要的是看不见说书人,使评弹的魅力大为逊色。

⑦到了关键章回,我们只好老着脸皮混进场子去过把瘾了。书场是背靠着河的,而且场还有一个“水后门”可以利用。卷起裤腿,沿着石驳岸蹚一段,就到了一个水栈(水后门)登上十几个石级,穿过厕所,再走一段小弄堂,就从侧门进入了书场。这时,书已开讲,一切都安定下来了。老听客是不会嫌我们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的眼神里甚至有些哩有接班人确是值得欣慰的。

作者:金曾豪,选自《蓝调江南》

21.下列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听“白书”指的是作者幼年时跟着大人进入书场,自己可以免费听书。

B.李钟瑜的事例体现了作者对其听书便利的羡慕与对自己的听书受限感到惋惜,

C.“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这里“这”指的是作者听故事的追求

D.作者认为说书人值得信赖与尊敬,强调口头相传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献花(0)
+1
(本文系不可逆转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