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女人才是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奇丑无比却将祸国玩到了极致

 梦想童年594 2021-12-30

在《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中就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都说“红颜祸水,美人祸国”,载入史册的的绝世美人数不胜数,千古第一狐狸精妺喜、蛇蝎美人妲己、烽火戏诸侯的褒姒、人称“桃花夫人”的息妫、掌上起舞的赵飞燕、一顾倾城的杨贵妃等等。

在古代中央集权的统治下,作为一代帝王更是拥有对这种稀有资源的绝对控制者,哪代帝王后宫不是肥环燕瘦,皇后作为后宫之主,选择时,更是“货比三家”,身家、外貌都不能有一点含糊。但是,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皇后,在后世各史书中对她的专有评价却是“丑而短黑”。

但是,这仅仅只是她浓墨重彩的历史事迹中的一个小点,她就是晋王朝的二代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出生于公元257年,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贾充之女。得益出生于一个功勋世家,有幸成为太子妃的人选之一。晋武帝在为太子选太子妃时,曾在贾充之女与卫灌之女,二者之间犹豫不决,并且,觉得“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所以,更倾向于卫家之女。

然而,晋武帝的皇后杨艳、大臣荀勖等人,却因着与贾家的关系极力推荐贾家之女。贾充有二女,长女丑而短黑,二女倒算样貌不错,原本,贾家是定二女为太子妃,但却因身量不足撑不起太子妃朝服,而临时换成长女贾南风出嫁。在这中间的过程虽曲折了些,但是,贾南风最终算是成功的成为司马衷的太子妃。

司马衷本就心智不全,天生愚钝,在后来的秦、雍大旱,百姓无米可食时,他竟说出“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番话以“白痴皇帝”之名传世。按理来说,司马衷并不适合这个位子,但因着皇帝、皇后夫妻感情甚好,而皇后坚持“立嫡立长不立贤”。司马炎长子——司马轨于两岁时夭折,司马衷便顺理成章成为了嫡系长子。

于是,晋武帝不得不立九岁的司马衷为太子。

年仅十五岁就成为太子妃的贾南风,在嫁入太子府后,并非如外界所看到的那样光鲜亮丽。各方势力风起云涌,这对于本就早熟坚强又被拉入权利的中心的贾南风来说,丈夫无法依靠,性情本就娇纵任性的她,就变得更加的狡诈凶悍。

在此期间,贾南风因善妒,还曾血刃怀有身孕的太子侍妾,引得晋武帝的不满,欲建冷宫金墉城废其太子妃之位,幸而,在杨皇后与苟勋等亲信大臣的竭力求情下才得以保全。但是,在另一方面,贾南风性情虽有重大缺陷,智商却还是没有掉线的。

史书上就有这么一段描写:晋武帝曾因太子愚钝,认为其不宜作为君王,在与和峤等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召集东宫属官参加宴会考验太子。此时,辛亏太子妃机智,想到了让宫中老人为其让人代答的方法,又在身边的内侍的提醒下,放弃了引经据典的内容,直接采用更符合太子形象的日常对话来阐述问题。以此,成功打消晋武帝废太子的想法,度过此次难关。

但是,这样的贾南风却也常常让太子“畏而惑之”。

权势之争也从未停止,这种局势在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后愈演愈烈。在史书中有“妇德”美誉的杨太后,或许本身并没有太多争权夺势的心思,但是,却架不住有一位强势且对权势孜孜不倦追求的父亲——杨俊。杨俊在先皇驾崩时,受遗诏执掌政权,辅助司马衷。

在无上权势熏陶下的杨俊,野心不断膨胀,最终,竟然嚣张到枉顾礼法的在太极殿中批阅奏章。面对只有一步之遥唾手可得的权势,他怎么可能甘心屈于人下。所以,他在前朝中处处针对皇后贾南风一派,阻止后宫干政。

而晋武帝司马衷在其中却如同提线的木偶一般,被背后的势力操控着,毫无权力可言。一个心智不全的皇帝对于各大势力来说充满了诱惑,谁都想把这“天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此时,以贾南风及其父亲贾充为首的贾氏一族,经历重重劫难,好不容易拥护司马衷走到权利的顶端,又怎甘心十几年的心血为他人做嫁衣?

此时,杨俊一派在朝中做大,早以引起群臣的不满以及司马宗亲的怨恨,后来的贾南风就是利用这一点,煽动了楚王司马玮,再联合朝中大臣,以一纸谋反诏书,诛杨氏三族。盛极一时的杨氏政权就在打压之下落下帷幕。没有了杨氏这一座大山的阻拦,司马衷的不作为,使得身为皇后的贾南风成功掌控了这座皇城。

而对于前文多次提到杨氏一党,又是什么个结局呢?贾南风会放过她吗?

“废杨太后为庶人,并将其母赐死”的诏书最终还是落在了杨芷头上。而被贬为庶人的杨太后,最终,也未逃过一死,被活活饿死于金墉城的冷宫之中,结束了这跌宕的一生,也不知在最后有没有后悔曾为贾南风做过的一切。但是,这对于经历了多年纷争、见惯了腥风血雨贾南风来说,仁义道德又怎么可能比稳固权势来得更重要。

清醒时的贾南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付出什么,所以,她无所畏惧,或许,只有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才会有一丝女人怯懦。对于杨太后,她可能是后悔了,也有可能是对神明的敬畏,她怕了,怕杨太后入了阴间向晋武帝告状,于是,他在杨太后下葬之时将其尸面朝下,再加以各种诅咒:务必要其即使化作鬼魂也无法状告自己。

掌权后的贾南风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她的才能,重用亲党贾模、裴颁,世族中的裴楷、王戎等等人。在进一步扩展自身势力的同时,也重用德高望重之臣,有贤之士,甚至,重用庶族名士张华。九年间,朝堂仿佛进入了“海内晏然”的局面,但是,这却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贾南风在朝堂上尽心费力,于子嗣上却是不尽人意。

在这九年时间里,她陆陆续续生养四个女儿,无一子。却是其他妃嫔生下的太子司马遹逐渐成长起来,且聪慧过人。所以,为了维护自己拼命握在手中的权势,贾南风必须做点什么。在利益的驱使下,贾南风设计了一系列的毒计:她在朝堂上打压太子声誉、唆使太子宫内监指认太子欲图谋反,伪造出传递弑君消息的书信,最终,成功废掉司马太子之位,将其贬为庶民。

同时,为了万无一失,她还假装怀有龙胎,来招偷梁换柱,将其妹贾无的儿子抱入宫中,以安群臣之心。而将司马遹贬为庶人后的贾南风却并未完全安心,司马遹活着一天都是对她的威胁,于是,多次欲投毒杀害于他。聪慧的司马遹早已预料到皇后并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被软禁时处处提防,仅靠部下从宫墙外投入的食物度日。

但是,这却并没有为他自己的生命争取更多活下去的机会。心中实在惴惴不安的贾南风越发焦躁,最终,竟是直接命人将曾经的一朝太子打死在了茅房之中,逝年仅二十三岁。以为解决了心头大患、有了“自己”儿子的贾南风认为自己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尽情享受这至高的权利。但是,她却忘记了平静多年,如同藏在风平浪静湖面之下的几个宗族亲王。

这些手段在有心人的眼中就如同跳梁小丑一般,由着贾南风来为自己铺路。那些伺机而动的猛兽一旦寻到缺口,就会疯狂的一拥而上,势必要撕下一层皮肉来。晋惠帝永康元年,洛阳城中传遍了“南非烈烈吹黄沙,遥望鲁国郁嵯峨,前至三月灭汝家”的童谣。城中充斥着山雨欲来风满楼前的平静。同年,赵王司马伦一马当先,以太子之死为由进宫宣旨废后,伺机夺权。

司马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要废掉贾南风后,又派齐王司马冏收捕贾南风。贾南风见司马冏夤夜入宫,知道大事不妙,惊问:“你来此何事?”“奉诏书收捕皇后!”司马冏接声道。贾南风接着问:“诏书当从我手中发出,你奉的什么诏?”司马冏不再睬她,将她押着,出了后殿。来到上閤,隐约可见司马衷的影子。

此时,贾南风远远地呼喊:“陛下,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老婆让人家废了,到头来还不是废了陛下自己吗?”喊了一通,见无济于事,就又问司马冏:“起事者是什么人?”司马冏毫不避讳,答道:“是赵王和梁王。”贾南风听了,悔恨不已,恶声恶气地骂道:“拴狗当拴颈,我反倒拴其尾,也是活该如此。只恨当年没先杀了这俩老狗,反被他们咬了一口。”

此事后,按捺不住的几大亲王纷纷出动,加入到这场夺位之争。至此,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正是拉开序幕!战争的爆发,引起社会的动荡,加速了西晋灭亡。随之爆发“五胡乱华”的民族灾难,北方少数民族南侵,汉族政权迁都至健康。从此,中国进入长期南北朝分裂时期。可以说,从宫廷内斗到“八王之乱”,贾南风就如同一条贯穿始终的导火索。

是她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而在声势浩大的战乱中,她又如同完成自己的使命一般黯然退场。也不知深埋黄土中的贾南风能否想到自己竟成了“八王之乱”的罪源。前人创造的历史交于后人来评判,但是,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我们,最多只能从史书中的只言片语,一点点勾勒那个朝代的轮廓。朝代更迭,沧海桑田,历史能证明我们存在过!

参考资料:

【《晋书》、《资治通鉴》、《世说新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