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三峡游小记

 葳蕤的石空 2021-12-30

三峡之山

三峡的山是三峡之本,伟岸,险峻,奇特。

北朝·魏·郦道元《水经注·巫峡》中有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今,由于三峡大工程的介入,三峡区域江面升高约一百五十米,大江两岸虽有群峰连绵,但其磅礴气势已非往昔,所幸依旧是山不离江,江不离山,山水相依。

游客乘船而至,顺流而下,从甲板上看巫山十二峰,诸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其美不仅贵在浑然天成,更在于峰峰有传说,使人恍入仙境。俗话说“三分形象,七分想象”,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正是靠文人的想象力和知识赋予的。

三峡的山,生万物而不私,育群物而不倦,让人肃然起敬。真是纵有千管碳墨笔,也难写尽三峡两岸山啊!

三峡之水

有诗云: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山是三峡之本,那么水就是三峡之魂。从格拉丹冬雪山的第一滴水开始,长江水穿过千山万壑,汇聚百流千川,一路奔来,匆匆赶到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不可阻挡的魅力。

三峡之水,不只宽阔壮丽,更有它“利万物而不争”的温柔一面,江流平缓无声,江面波光粼粼,着实迷人。坐在游轮的阳台上凝望江水,碧波荡漾,滴翠如兰。虽有浪花淘尽英雄无数,但它却也平静得令人神思无限。

带回来的三峡大坝基岩,花岗石。

三峡大坝基石:

“三峡大坝坝址基石为天然花岗岩,是地质勘探时从坝址钻探取出的样芯石。因花岗岩岩性均一,透水性微弱,抗震抗压能力强,是修建水利大坝的理想岩石。长江三峡只有大坝坝址上下约31千米的河段为花岗岩地质。国内外工程地质专家在查勘了坝址后都交口称赞三峡坝址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

万年江底奇石:

万年江底奇石,重达20多吨,为完整的花岗岩质地,经地质专家考证据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是三峡建设者从二期围堰基坑中挖出。万年江底奇石上下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空洞为江水长期冲刷形成,而较为规则的孔洞为历地质勘探者的考察三峡工程坝址时,钻探取样留下的痕迹。

201958日于文源石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