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塑头条』《砼•景像》丨小议刘军磁州水墨园燕枝酒店景观雕塑作品

 雕塑头条武主编 2021-12-30

作品名称:《砼·景像》

作品材质:混凝土

作品尺寸:由16件单体雕塑组成,尺寸可变

艺术家:刘军

落成地点:邯郸磁州水墨园燕枝酒店




砼·景像

——小议刘军磁州水墨园燕枝酒店景观雕塑作品

文丨黄文智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
近期,艺术家刘军在邯郸磁州水墨园完成了作品《砼·景像》,这是一组将个人创作有效转化为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作品陈列于邯郸磁州水墨园燕枝酒店大堂,雕塑作品的立意与审美意蕴,均与园区、酒店品味浑然一体。

有意思的是,这组作品的造型并不是艺术家发散式的自由创作,或是刻意的苦心经营,而是使用混凝土等尺寸复刻中外经典雕塑作品,理念诉求新颖,视觉语言鲜明。摹本的原出处,都是中外美术史上的雕塑名作,在造型美学和文化内涵上堪称经典。

这组作品共由16件单体雕塑组合而成,其中13件集中放置于酒店大堂有墙(柱)体隔断的景观区域,在水景的映衬下,形成安静澄澈的倒影;另外的3件单体雕塑悬挂在同一区域上方,丰富了视觉和空间的层次感。

使用混凝土创作雕塑作品,并不是刘军的突发奇想,而是他艺术创作历程和长期思考后的自然呈现。

一直以来,刘军喜欢收藏,手中把玩着不少很有意思的物件,此中缘由,是这些物件有趣的造型或温润的质感吸引了他,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于器物形质的敏感和雕塑创作通感使然。2015年以来,刘军将兴趣转移到太湖石上来,他将这种赏石作为雕塑创作的载体(材料)来使用,创作出《无相》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是将精准的数字雕刻技术作用于奇巧多变的太湖石,形成一种局部特征鲜明且枯瘦多变的艺术形态。《无相》系列作品模糊了因势象形美学和精准造型的界限,此中需要艺术家对作品尺寸和整体形态有恰到好处的掌控,方能使原作气质和太湖石文化内涵得以平衡显现。

继《无相》系列作品之后推出的《尾矿》系列作品,在材料上则选择废弃的钢筋混凝土,其粗粝的质感和裸露在外并富于侵略意味的钢筋,与局部精细的雕刻细节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无相》系列作品是刘军在太湖石上寓意了一种怅然若失的人文情怀,那么《尾矿》系列作品则散发着一丝令人难以忘却的文化废墟气息,更能勾起观者的无尽想象。

这次完成的《砼·景像》系列作品,延续了《无相》系列作品创作理念,但与后者不同的是,《砼·景像》都是纯手工完成,再现了摹本原作的工匠手作方式,同时更注重文化内涵的当代转化。

《砼·景像》作品中,以中国北朝晚期的佛菩萨造像及附属雕刻为摹本的作品最为显著,且数量上也占据了多数。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不断的时期,也是古代佛教造像最为繁盛的时代,实际上,正是这种深刻和苦痛的社会背景,才造就了佛教美术的大繁荣,人们对于彼岸和来世的想象,都寄托和集中外显在佛教造像上,因此承载了信众祈愿的精美造像,在视觉上大多呈现美好、出尘、飘逸和神异的观感。这些摹品除了来自于青州、诸城的北朝晚期菩萨造像外,还有出自于峰峰矿区北响堂山北齐皇家洞窟中的神王、畏兽和装饰纹样,后者既契合了磁州水墨园游园赏景的文化体验,也彰显了邺城地区北朝晚期皇家窟龛造像的深厚文化底蕴。除了那些具备佛教内涵的作品外,一件盛唐时期雄健的石刻狮子也颇为引人注目,饱满的胸部和昂扬的姿态,折射出令人神往的盛唐气象。此外,还有几件来自于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雕塑摹品,其中矫健的狮子撕咬壮实公牛的高浮雕作品充满了异域神秘感,丰富了和提升了整个雕塑景观的感官体验。


《砼·景像》雕塑景观作品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相对于汉白玉、金铜、夹苎等传统造像材料而言无疑要廉价得多,但这些还原了经典造像特征的雕塑作品,并非是出自于宗教信仰的目的而作,而是艺术家日常创作理念的外显。一般而言,功德主在会尽可能选择更好的材料来制作佛像,以表达对偶像或佛法的虔诚,获得福报,比如北魏洛阳时代,佛教信众们为寺院发展不遗余力捐舍资财,出现了“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的场面。但在《砼·景像》系列作品中,原作的材质被置换成并不“贵气”的工业制品——钢筋混凝土,单体造像上还裸露出生锈的钢筋,甚至还局部保留了累砌的砖头,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品本身的“神圣”性而化为单纯视觉的存在物,但同时又可以适度引起观者对原作美学的自由想象。换句话说,材料的置换和信仰的“消解”,恰好赋予了作品更平和与宏大的精神体验。


还要提及的是,这些裸露混凝土质感的作品,与自身所处的建筑结构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就好像是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建筑结构实现了原设计的人居功能,少部分钢筋混凝土则被艺术家转化为成了艺术品,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不可思议的造化神奇。

作为公共艺术,《砼·景像》大型雕塑景观作品显然是颇具独特性的,这不仅得益于作品视觉观感的愉悦和文化内涵的有效转化,还与作品所处的空间有关。

磁州水墨园是毕十年之功营造出的的古典园林,大气中见婉约,燕枝酒店是精心设计的园区酒店,细节处显匠心,《砼·景像》安置于酒店大堂显要位置,正是酒店匠心的显现。

因为《砼·景像》作品的存在,使该区域变成了一个小型的美术馆,旅居或短暂在此停留的观者,能获得高品质艺术的文化熏陶,最主要的是,艺术家的才情能在此得以释放,公众也能借此获得空间与审美的双重体验。


  

 艺术家简介 

LIU JUN

刘军

1979年3月生于天津。

200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2014年结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BILLY LEE教授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

201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理查·迪肯”当代雕塑高级研究班。

现为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基础工作室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

鸣谢
天津竹间美学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Tianjin Among The Bamboo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Co., Ltd.
*本文由艺术家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