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内发论,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 孟子 人性本善;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弗洛伊德 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威尔逊 “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个体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环境只是引发作用;优生学-社会达尔文论 格塞尔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势力说 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复演说” 外铄论,又称外塑论、经验论 荀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 洛克(英国) 白板说 华生(美国)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斯金纳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遗传--提供发展的前提和可能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环境
--为发展提供现实性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学所说的环境一般是指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一是环境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二是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出淤泥而不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教育
--主导和促进作用 起主导作用
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两种片面观点 教育万能论,代表人物洛克、康德、华生、爱尔维修 教育无用论:代表人物高尔顿 个体主观能动性
--决定性作用 概念 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
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个体生理活动;个体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作用 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在驱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如逆境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规律 概念 教育要求 顺序性
由…到…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要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不陵节而施 阶段性
不同时期 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即年龄特征 分年龄阶段教学,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反对儿童教育成人化,做好阶段的衔接工作,如幼小衔接、小初衔接
适应阶段性并不是要降低教育要求,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水平和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是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时候;跳一跳摘个桃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是不平衡的;个体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或成熟时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面可能较早达到较高水平,有的方面晚些 抓住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错过关键期,训练效果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的某个年龄阶段的人,身心发展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
可变性指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掌握每一阶段的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同时重视身心发展的可变性,促进儿童发展 互补性
身心互补、身身互补 某一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个别差异性
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 个体之间身心发展和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主要表现:不同个体同一方面发展不同,如少年得志和大器晚成;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发展不同,如有的人数学差绘画好,有的人相反;不同个体个性心理倾向不同,如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兴趣、性格;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之间,如男女性别差异 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整体性 学生是整体的人 教学要面对学生整个身心
促进学生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