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为新开的小池作了一首“纪念词”《南歌子·新开池戏作》,轻浅自然,妙趣横生

 qiangk4kzk8us4 2021-12-30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自带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一生以恢复中原为信念。

他不仅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帅,同时还是一位有着极深造诣的文学家,其词与苏轼齐名。

可是,有着“词中之龙”的辛弃疾虽然才华横溢,却是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以至于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就不得不退隐田园。

带湖庄园是他在乡闲居的第一站,自从淳熙八年冬被弹劾罢官的近二十年间里,他都生活于此。

远离朝党纷争,流连于带湖的山水田园,抛开失意怅惘不谈,他亦有过悠闲快意的时光。

这年夏天,他在庄园里新开了一个小池,池水丰盈,清凉舒爽,令他极其喜欢,就做了一首《南歌子·新开池戏作》以作纪念。

这首小词格调清新自然,语言诙谐幽默,画面感十足,给人趣味盎然之感,值得一读。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儿,把做镜儿猜。

——宋·辛弃疾《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简译:夏天气候炎热,已经到了夜晚,暑热还未散尽。

我散乱着头发,衣服也披在身上,坐在新开的小池旁纳凉,盘子里盛着用冷水浸泡过的甜瓜朱李。

泉眼无声,池水盈满,它们慢慢地浸到台阶上来,月儿的影子随着水波漾来漾去。

庄园里的雕梁画栋倒映在池水中,它们的倒影随波摇动,空灵不定。

水中粉红色的荷花也把自己的倒影投映在池水中,就像是在水里倒开着一样。

我身边的心上人,她把池子当成梳妆的镜子,正在照着池水往自己的香腮上搽着红粉。

荷花艳丽,美人端庄,她们象是在比美似的,看看谁的脸色最红润,哪一个最漂亮。

赏析

上片写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夏夜消暑,披衣散发的诗人毫无拘束之感,惬意悠闲地享受小池带来的凉爽和舒适,这是何等的快意、方便和闲适。

下片主要写池中空灵优美的倒影,雕梁画栋是自己的安居之所,临水照花是其孤傲品格的写照,女为悦己者容,美人梳妆其实亦是他入世的渴望。

这首看似信手拈来的小词,给人以悠然于世外之感,细细品来,却饱含着作者内心深处太多的情非得已。

他本不想过这样闲适的日子,可残酷的现实又使他不得不闲居于此,空有满腹经纶,却是报国无门。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尽管他把那理不尽想还乱的满腹愁绪都深埋在心底,可他的诗句还是会出卖他。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样的文字,读来是如此的令人心痛,它总是让人笑着笑着就流出了眼泪。

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清醒的辛弃疾知道,虽然他的才能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可他的坚韧和执着是不会被权臣所容忍的。

所以,当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被任以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时,就于其任上的第二年春天,开始在上饶兴建带湖庄园,为日后归隐做准备。

淳熙八年(公园1181年)十一月,遭弹劾被罢,彼时带湖新居正好落成,于是辛弃疾就回到上饶,开始了他此后将近20年的乡间闲居生活。

这首小词就是他为带湖庄园新开小池做的一首纪念词,清新自然,闲适恬静,语言也极尽口语化,给人以岁给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感。

写在后面:

辛弃疾虽然向往隐逸生活,可一旦真正地回归田园,那一腔沸腾的热血就在内心深处激情澎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少年时代起就以恢复中原为志的他,这一路走来却是屡屡碰壁,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这份无可奈何,一方面来自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抗金的热情,使得他与当朝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弹劾,令其在官场上难以立足。

另一方面,则因为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彼时南宋朝廷对北方沦陷区南归者持以蔑视的态度,所以辛弃疾的日子并不好过,仕途亦难有大的发展。

所以,他的后半生,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自我宽慰和旷达之想中纠结不定,恬静优美的山水田园令其陶醉,无情的现实和理想的幻灭又让他激愤不已。

辛弃疾词风多变,即有沉雄豪迈的一面,亦有婉约柔媚之处,以上分享的这首小词就极尽婉约,令人读之忘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