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陈春维:【2021年读书有感】

 三秦文学 2021-12-30





2021年读书有感

文/陈春维

年初,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年内看完30本书,厚度适中的。但很显然,我没有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惭愧也自责。尽管工作和生活确实占据着大量的时间,但还是有很多缝隙时间可利用的。我不断的在自我反省的路上理所当然的挥霍着光辉岁月。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著名小说。故事围绕傲慢的男主达西先生和对他带有偏见的伊丽莎白女士之间的误会、偏见,再到沟通、理解、欣赏、爱慕。
人与人之间的初见印象是最深刻的,达西在舞会上怠慢了伊丽莎白,导致她对他产生了偏见,中间也有他人制造的谎言。两人的误会越来越深。要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要通过他人去了解,待人真诚、带有善意,少一些偏见
也许是去过西藏的缘故,所以阅读《仓央嘉措诗传》觉得亲切、尽管我们相差了300多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为六世达赖喇嘛,一个达赖喇嘛却写尽力世间情歌,当然也因种种政治原因,他有名却无实权,他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及情歌。我最喜欢的那首《洁白的仙鹤》,纵然我不懂一句藏语,但我懂一个俊雅的少年,一颗赤子的心肠,一个尽情高歌的有情人,最终成为一个悲凄的故事,成了诗歌、成了传奇、成了后人的想象。这么有才情的人,23岁就成了生命的终点。实在是可惜。但还好,我去过他曾到过的地方,站在布达拉宫的台阶上,感受那雪域高原的风情。

《纳兰容若词传》那句“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深切的诠释了他和他的初恋即表妹的恋爱结局,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却敌不过皇帝随口一句话。后郁郁寡欢,总觉得他的遭遇和性格跟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有些相似。纳兰容若不喜“梅兰竹菊”,偏喜欢别样清幽的寒梅。孤傲、顽强、坚韧。
《诗经》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饱含着哀婉与凄艳。古人几句诗,我们现代人解读了几千字,古人用词的精准,我只能叹为观止。
《柔柔暖暖的元曲》风格独特,以感情为主的散文随笔。通过一首首元曲,描述一幅幅唯美、动人、震撼的浪漫往事。几句我喜欢的句子“虽爱尘世,依然潇洒遁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诗经《凤》,书里的文字都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想起书里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一景,朦朦胧胧,让人沉醉在诗意里。
《亲爱的三毛》,是读者和三毛互动的书信整理成书的合集。每一封回信,三毛都写的真切深入。尽管自己内心沉重、悲伤,但也用她的真性情和不羁的灵魂影响着读者和喜爱她的朋友们。这是怎样的一种豁达和清醒。
《我的宝贝》列出来三毛的收藏。有首饰、衣服、器具、陶器等。也许在别人看来有些稀奇古怪,但三毛总把她们当宝贝一样珍藏。她记录着每样物品的来历、归宿,拍照留存,然后写下一段段故事。好似每件物品都有了生命一样的存在。但她也舍得送有缘人。她活的娴静、舒适、潇洒。

《万水千山走遍》,那一个个她走过的城市,在她的笔下,风格迥异。马德里、撒哈拉、加那利群岛……在日光下,慌乱的街道,在各种不同的建筑里,似乎都静静的诉说着各自的故事。三毛笔下的世界,总是充满着人情味,她的书里也描写过一些困境、无奈、去高原头疼、路上遇洪水,但她的骨子里早就有漂泊的宿命。所以流浪对于她而言也是洒脱。
《稻草人手记》是三毛的一篇散文集,记叙了她在加纳利群岛上的生活。她写的序言“农夫的孩子拉着稻草人的衣袖,谁:来,我带你回家去休息”,她总是能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险恶。她的婆婆一家有点苛刻甚至不近人情,但在她却也只能爱屋及乌。反正写出来她们也不认识中文,幽默诙谐的风格,自我调节式的方式。使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姿。
   知道我为什么一连看了四本三毛的书吗?因为借来的,同事那买了一套三毛的书。有什么书,我便看什么书。


《边城》沈从文著作。一本阅读较漫长的书,晚饭后闲暇时刻,周末的零碎时间。茶峒小溪边,溪水清亮透明,浸润着楚湘景色,处处散发着淳厚质朴的人情风味,宛若世外桃源。这座小城的意境像古诗里描写的一般柔美,令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一位慈祥的老人,一个淳朴的女孩,一条忠诚的黄狗,一场爱情的悲剧。关于翠翠的爱情,是偶然也是必然。通过一系列的误会推动着事情的发展。在她看来,那是属于她的秘密、她的爱情,可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是狂风暴雨、爷爷在一次暴风雨后死去,剩下她一个人,留给她的是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思念。生活不会因为我们痛苦而停滞不前,在经历过青春、期待、幻想后生活仍要继续前行。人生本就是不完美的吧!
《主角》是陕西作家陈彦著作。他也曾写了被拍成电视剧的《装台》,作为陕西人当然要看一看张嘉译老师和闫妮老师的剧作啦。
忆秦娥是《主角》里的主角。一生经历风雨、磨难、诬陷、沉沦、自我救赎。生命的密度和厚度都有了。
她最早并没有做主角的意愿或者说野心。甚至随时准备回去放羊、去当烧火丫头、去跑龙套。对于人人艳羡的“主角”,她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怯场和反感。但时势却一步步把她推到了主角的宝座。她时而感觉新鲜刺激,时而懵懂茫然,时而深感受用,时或身心疲惫,时或斗志昂扬,时或扶摇直上。吃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也享了别人享不到的名分。想要当主角,就要学会隐忍、受难、牺牲、奉献。
忆秦娥跌宕起伏的命运、她的无奈与辛酸无人诉说也懒得诉说,阅读到她“有难”的时候,实在放心不下,一个人默默的开着夜灯尽情地阅读,读到她度过难关才肯睡去。
她经历的苦难;她对待伤害过她的那些人的宽恕,她对她热爱的事业的坚持。才奠定了她成为主角的缘由和支撑。
一个像“奥黛丽赫本”的传奇女子,我期待哪天能被拍成电视剧。我相信忆秦娥是真的存在过的。


《安娜.卡列尼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两个多月,在繁忙和琐碎的工作中,看完了上下两本。安娜·卡列尼娜是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女人,是个丰富多彩的女人,是生活在上流社会的高贵的妇人。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有着善良且勇敢的人格魅力,喜欢读书,有着富贵的身份但却不虚荣。她敢于直白地告诉她的丈夫她爱上了别人,但卡列宁却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权势和地位才是他最在意的。
我相信伏伦斯基是爱她的,但她自己总是郁郁不得心安。两个人之间的冷暴力使得安娜心里完全坍塌。安娜内心也在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中挣扎、煎熬。外国作家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总是细致、那种复杂又多变的心里变化合情合理,有血有肉,使你完全沉浸在故事里。


《笑场》作者李诞。看过李诞的吐槽大会,看过李诞的笑果文化。李诞有句著名的名言:人间不值得。那到底值不值得呢?我认为靠各人的感悟吧!别人难以评说。
师徒二人的对话,幽默风趣的对白。但我始终无法专注地阅读。所以也只是粗略翻阅,收起来放入书架。
总有一些书是我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继续坚持是对作者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精神摧残。所以我选择果断放弃。
《暂坐》是一部由贾平凹创作的都市题材的小说。以西安城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现代女性的都市生活。未结婚的或是离异的,她们在一起相互取暖,用自己的思维和人际关系在社会上周旋做着生意。待人诚恳,善良,乐意帮助身边的人。各自受痛,但在心灵上又相互依偎。我们来到人间,其实也都是“暂坐”而已。

《蛙》莫言著作。早就想买一本莫言的书,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所以一直想买一本拜读。
小说以《蛙》命名,但写的却是以中国八九十年代的“生育史”,以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计划生育的残酷、无情、不具任何人情味。看着那一个个即将落地的生命在姑姑面前或结束或意外地溜掉,心中对姑姑的憎恨与埋怨急剧加重。虽知姑姑代表的是制度、是政策、但人性道德规范与国家伦理的矛盾使我愤恨。
我也生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热血时期。当然,我也是计划外的,我应该感谢或者说我比较幸运的成了“幸存者”,在层层打压下活了下来。也许姑姑的内心并非冷酷无情,也许她内心也有过无数次的挣扎和纠结。她对生命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人性在巨大的政治下也变得扭曲和近乎变态。这么写实的一部小说值得一看。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朋友送来一套余秋雨的书,我挑选了略微熟悉的一本。看书名,便思考,高雅的文化怎么用“苦”来形容。细细品读,是真的“苦”,但也“甜”。
文人的最大功绩,就是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叙述、总结、感悟来阐述对一切事物的感知。也是给了我们捷径。去不了的远方,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给自己心灵上一次净化和旅行。
他去莫高窟,伤感,对那些残破不堪的历史无奈也惋惜。他去欧洲,只为寻找以欧洲文明为坐标中华文明的短处在哪里。其实他看的不是景,是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他幻想着自己能挽回或者能修补好那千疮百孔的华夏文明。

在经历了“中国之旅”和“世界之旅”之后,《文化苦旅》才是他所追求的“人生之旅”。
现在的游人到了景点也只是拍照留念,吃喝玩乐,打卡网红景点。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我唯独能做的就是每次旅行结束写一篇简单的游记,记录一下我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若干年后,这也将是我自己的一笔“财富”,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一份精神上的富足。

9月初去曲江书城买了几本一直想看的书,其中就有史铁生著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后去朋友那里喝茶,觉得手空,就随手带了这本还没来得及看的书。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去亲戚朋友家,总想着带个什么礼物,哪怕是简单的水果或是自己当天做的一些小吃零食,让对方觉得你心里是惦记她的。主要也是因为她也喜欢看书,也算投其所好吧,她也是个特别安静的女孩,每次心情低落的时候,跟她待在一起,哪怕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她泡茶、倒茶、递到我面前……就觉得内心释然。那股安静的力量,能让人变得谦卑、悠然、从容、闲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手边的书读完。实在是惦记着《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在网上买来,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习惯性地先看作者的简介,历史背景,年龄,长相。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犀利或讽刺、滑稽或露骨的片段,我不禁会把细腻的文字和作者的长相联想在一起。不过有时候你的想象远不及作者的丰富和深刻。
史铁生,北京人,18岁在陕北插队。后因腰腿疾病回到北京。后半生一直处于“轮椅生涯”。平实而浪漫的笔法描绘了一副令人向往的陕北插队的生活画卷。贫瘠的土地上、穷山穷水、吃不饱的牛依然保持着善良,吃不上饭的劳动人民却不失淳朴。插队虽离我很遥远,但作者用地道的陕北人的说话方式和语气描写,更接地气。我也几乎是用陕北话默念读完的。
谁会忘记自己的十七八岁,那时候的感情、那时候的生活简单而纯粹。你不仅记住了那个姑娘或者小伙子,也记住了那个地方,那段生活。那是你整个青春的记忆啊!
每一段微小的文字,每一个作者的思想,每一本捧在你手里的书,都或多或少的会影响着你、照亮着你、指引着你,最终铺成你脚下坚实的路!
疫情当下,减少出行,在办公室安静的阅读、思考、自省。
愿早日战胜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致敬我们亲爱的、可爱的白衣天使们,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铜墙铁壁!我的城,西安,加油!!!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陈春维, 女 ,笔名沉墨, 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生于1983年5月5日, 陕西礼泉人;平时喜欢阅读、写作、画画、旅行。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特刊】徐萱波:【2021年词二十三首】(二 )

【三秦文学】刘学高:【达拉特旗响沙湾】(散文)

【三秦文学】王明利:【辛丑冬月西安抗疫留句】(绝律八首)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295期)

【三秦文学】朿宝荣:【有话对茶说 】(散文)朗诵:梦锁清秋

【三秦文学】滕建国:【寒梅傲霜故人来】(散文)

【三秦文学】鹏 鸣:【红尘情殇 】(诗歌二)

【三秦文学】岭南鱼:【一个人的爱情——大峪河的风景】(长篇小说连载三十八)

【三秦文学】诗歌群:【诗歌精选】(第212期)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同题“忆江南●三秦好”专集】(第45期)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喝茶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