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见 | 西汉黑漆虎子

 眉州闲人688 2021-12-30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汉初期黑漆虎子

虎子,最早见于江苏镇江王家山春秋楚墓,盛行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据研究,战国西汉时期以铜质和漆木质为主,东汉以后多为陶质和瓷质。

该件黑漆虎子2006年出土于安吉县天子湖镇五福村1号墓,长、宽、高分别约为32.5厘米、宽13.5厘米和16厘米。

该件虎子为提梁式,由大小二虎透榫接合而成,器体为一身躯肥壮的大虎,呈卧伏姿态,向右侧抬首怒视,双眼圆张,腹腔内留有较大空间。提梁为一体态修长的小虎,虎首与大虎臀部贴合,四爪紧贴大虎脊背,爪与大虎背内榫卯相接。整体形象生动,雕刻细致,为浙江省内尚不多见的典型西汉早期漆木器之一,对于研究浙江西汉早期的漆器手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藏于安吉县博物馆。

图文选编自《浙江馆藏文物大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