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内蒙古|袁华年:2021年读过的书

 阿拉善文学 2021-12-31

原创作者:袁华年|内蒙古阿拉善盟

2021年读过的书 

2021年匆匆而过,总想在这岁末之际盘点一下自己的所得所获。翻看朋友圈,能够拿出来晒一晒的似乎也只有这一年读过的这些书了。

第1本:《褚时健传》

这是我2021年阅读的第一本书。阅读这本人物传记的时候,竟感觉像小说一样吸引了我。在细细品读之余,我深深地被褚时健这个人物身上的精神所感染、感动。
这本书是七零后人物传记作家周桦在18个多月深入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而成,2015年出版发行,当时褚时健88岁高龄,历经沉浮,他正在开创“褚橙”的新创业阶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年褚时健在给自己改名字的时候,也许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他要经历传奇的一生。正如万科创始人、著名企业家王石引用美国巴顿将军说过一句名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谷底的反弹力”来评价褚时健,可谓恰如其分。
70多岁的耋耄老人创业,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褚时健做到了,而且成绩斐然,不仅成就了一段佳话,更是缔造了一个行业品牌。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是能扛得了事儿的人!”这也是我阅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能扛事,不光是勇于担当的态度问题,更是能力提升的发展问题。
是的,人在任何时候精神都不能倒下。因为任何时候,只有精神不倒,才能从谷底反弹。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褚时健传》|袁华年:人在任何时候精神都不能倒下

第2本:《了不起的盖茨比》
相信很多人都在不同场合听到或者看到过这个书名——《了不起的盖茨比》。也许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想到了比尔·盖茨,事实上与这位名人没有半点关系。这本书也不是什么励志鸡汤,而是一部美国作家F·S·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以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出版于1925年。
如果说到阅读后对我的影响,我认为,这部中篇小说的叙事角度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将自己化身成为“尼克”这个故事中的人物,贯穿始终,充当叙述者,以固有的,或者说是理性的角度进行讲述。同时,作者所刻画的主人公盖茨比也在叙述,围绕他的爱情、幻想或者是财富面向自己叙述。作者将本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或者说是理解,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融入其中,让故事变得饱满,让讽刺变得深刻,让批判变得现实。
说到讽刺与批判,就会表现在伦理道德层面,也算是小说的另一个高度。我从学习小说创作以来,其实一直在探索尝试让自己的小说具备这样一个高度。如果你只是构思了一个故事,那么他的表现力也仅是让读者看热闹;如果你的故事从讲故事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上升到道德层面,那么他所代表的就将是一个阶层的问题。拔高之后,作品所表现的感染力就会散发出不一样的力量。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了不起的盖茨比》|骆驼先生:叙述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第3本:《贺兰山——一部立着的史诗》
整本书读完,虽然意犹未尽,但是让我立刻想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余秋雨先生也是历时多年,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历史文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余秋雨先生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展现出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追溯与思索。
唐荣尧老师的《贺兰山——一部立着的史诗》也是这样一部集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散文篇章。作者以文学的语言、参照纪录片拍摄的叙事手法,从贺兰山的历史、地理、宗教、人文等各个视角来挖掘这座山的文化,还原了一部史诗般的山脉。这样的写作无疑是困难的,要达到学者的严谨,记者的求实,就要在众多的研究史料中抽丝剥茧,找到与贺兰山、历史、文化、文明等息息相关的、真实而无误的内容。还要夜读千册,脚穿百谷,通过实地采风查看,求证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演进,感受历史的遗风。如何让这本书更具人文历史气息,而不是史料专著般的枯燥转述,我想,作者是经过很多思考与选择的,最终从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梳理出了这本书的脉络,每一章节都突显了贯穿贺兰山的历史文化意义。
贺兰山,就立在那里,千百年来始终瞩目着四季更替,文明迁变,朝代更迭。“山无言,但山一定在等待”,那么,贺兰山在等待什么呢?也许它在等待揭开神秘面纱、等待烽火狼烟燃起、等待驼铃穿越而过......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贺兰山——一部立着的史诗》|袁华年:贺兰山的人文历史篇章

第4本:《大漠有大爱》——“国家的孩子”在阿拉善
《大漠有大爱》——“国家的孩子”在阿拉善一书通过从1960年开始的三年期间,内蒙古接纳了3000多名上海孤儿,他们被称作“国家的孩子”,其中阿拉善家庭领养的有30多位中联系到的21位当事人及知情人口述史料,由受聘的文史专员执笔整理而成的文史类书籍。在阅读中,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国家的孩子”,他们近60 年来的人生历程,也许早已和阿拉善的草原、沙漠、戈壁融为一体,很难再去区分,然而在他们身上,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的是那份生生不息传递着的感恩与爱。
六十年一甲子,我们看到国家日新月异,看到人民生活万象更新。当我把这本书捧在手边,通过一位位“国家的孩子”回忆、描述这六十年的经历,就好像正在翻阅一本本写满沧桑的故事书。书里的很多人物都有着共同的命运与经历,他们经上海孤儿院中转来到内蒙古,走进大漠戈壁深处,成为牧民的孩子。六十多岁的他们,各有各的不同机遇,成长中的幸福与不幸,背后也是众多家庭的幸与不幸。于亲生父母而言是不幸,有生之年他们始终没有能够团圆。现今养父养母基本都已离世,虽然膝下儿女子孙围绕,但寻根的念想始终时而浮现。
作为一名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关于家乡的人文历史素材是我们创作必不可少的根基。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不去感受身边人物的经历故事,我们就难以写好家乡的人和家乡的故事。作为一名阅读者,阅读并理解家乡人家乡事才能更好的从世界的宏观角度看待家乡的变迁。这也就是我们想要阅读并推荐这本书的目的,因为这件事贯穿阿拉善60年,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这些都是我们写作和阅读必须要吸收的养分。
无论30人,还是3000人,历史赋予了他们特殊的身份;无论上海人,还是阿拉善人,历史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大漠有大爱》|袁华年:家乡人文历史素材是我们创作的根基

第5本:《盛宴》
这部长篇小说原载【当代】2020年第5期。记得当时读完才发现,这部长篇小说还未付梓刊印成书。小说通过生活场景刻画,描绘了家庭、爱情、情亲、友情等人物群像,作者把作家设置为小说中的一个角色,穿插在充满现代生活的气息里,角度新颖,情景代入感很好。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我所处的生活空间及环境限制了我的想象。更或者说,作者将小说的背景刻意设置在了“中产阶级”这一档位,并以此描摹当代生活。长篇小说写当下,并不多见,因为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多元价值趋向特别明显,驾驭起来难之又难。但是这部小说作者程青以深厚的写作功底把这些人物妥帖的安排到了我们身边。很多时候我们读着读着就能看到自己或者身边某人的影子。小说中的人物演绎着它们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演绎着我们的故事。

第6本:《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阿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从小在藏族地区长大。这部小说的创作和人物塑造都以藏族人文历史文化为总的基调,讲述的也是中国封建时期延传下来的土司制度。
我从网上了解到,阿来这部小说创作于1994年,其间遭到多次退稿,直到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该书出版。2000年,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也成为首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藏族作家。2019年《尘埃落定》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好作品总会被发现,是经典总会经久流传。
小说的叙事角度很有趣,因为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而这个第一人称的“我”又是“傻子二少爷”这样一个身份。我也经常阅读小说,也自己尝试练习写作。小说的写作需要一个窗口,也就是用独特的视角来窥见所构建的故事框架及脉络。使用第一人称去塑造一个人物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作者在写作中会不自觉的演变成故事的讲述者,把自己分离于故事的参与者之外。《尘埃落定》是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作品明快而节奏有序的语言风格感染下,使读者感受到了他驾驭故事,尤其是以第一人称参与故事发展的魅力,不得不佩服作家的深厚功底。
小说的魅力之一在于引发读者的遐想,这样的互动不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更能把读者带入到故事中畅游,去看见尘埃中的真相。
《尘埃落定》一书中,作者通过对土司制度下人们面对权利、欲望、财富和性的深刻描摹,深入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历史发展现状,暗含着对社会、对制度、对发展、对人性等等方面的更为深刻的隐喻。小说把“傻子”和先知先觉在故事中没有任何破绽的融为一体,看似波澜不惊,却自然而然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尘埃落定》|袁华年:小说的魅力之一在于引发读者的遐想

第7本:《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部优秀散文集。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地坛公园的所思所想和所见所闻,把自己失去双腿的前后娓娓道来,把生与死的思考浸润到字里行间。平实的语言,描绘出曾经的或者说是作者回忆里生活的大院,母亲种下的合欢树以及小巷的变迁等等在作者笔下都变得的生动,而且引人思考。
二十一岁的年龄失去双腿,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无比沉重的打击。对于史铁生来说是,对于他的母亲来说更是。我相信每个人有如此遭遇,都要变得愤恨,都会选择寻死觅活。那种折磨,常人一定是无法忍受的。
在寻找死亡的过程中遇见生,这也一定不是什么巧合。面对深重而无法摆脱的苦痛,生命或是就此沉寂,泯灭无迹。或是愈发坚韧,涅槃重生。显然,史铁生属于后者。
史铁生关于生命、关于命运有着切身的感悟,也始终进行着深入的思索。在散文集里既反映人与事,又体现生与死的价值与意义。他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第8本:《装台》
长篇小说《装台》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的一部作品。断断续续用了半个多月时间阅读完,被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和对底层小人物的细微观察所折服。作者的笔就像刻刀一样,把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隔着文字都能让读者看到那一幅幅在眼前闪过的画面。
我是后来才知道这部作品已经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看了一些宣传海报,竟然和我想象中的一些画面完全重合。一部小说要塑造的人物形象,通常包括外观和内心。《装台》把故事里人物的内心或者说是人性,以一种淋漓尽致的笔触写了出来,就仿佛那个人的善与恶、美与丑就在眼前,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他喜,为他悲。为他的种种悲剧而悲剧,为他的种种挣扎而挣扎,那种悲与喜,爱与恨,柴米油盐混杂的生活,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吗?那些美好与遭遇都是不期而遇的。
这部小说始终在讲生活,讲底层“下苦人”的生活,即使那些高大上的人物、场景,也是在烘托“下苦人”或者说是平常百姓的生活。艺术源于生活,把真实的生活写好了,就是一部值得称赞的好作品。对于学习写作的朋友来说,这部优秀作品绝对值得细品深学。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装台》|袁华年:真实的生活就是情感与命运的交织

第9本:《精力管理手册》
在阅读《精力管理手册》之前,我曾读过张萌的《人身效率手册》和《从受欢迎到被需要》,无论哪本书,都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一位86年出生知识女性奋斗进取的满满正能量。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效率管理......畅销书作家、多家企业创始人、CEO.....坚持早起20年、每周进行四五次泰拳训练、一年300多场全国巡回演讲......每年阅读100-300本书、每年出一本书......认真看完关于她的简介,对比自己,我只能用“开挂的人生”来形容她。
《精力管理手册》是与作者其他书籍一起入手的,因为都“太过励志”,阅读完前两本,这本就在我的书架上搁置了。这次阅读,我也是带着解决自身精力分配问题而来,希望借鉴学习别人为意志力充电的方式方法。正如作者张萌所说:“知道不如做到,做到不如持续做到。学习知识是为了改变认知结构,改变自身行为,最终改变命运。”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精力管理手册》|袁华年:“开挂的人生”背后是什么?

第10本:《文城》
暌违八年,余华带着新作《文城》归来。读完没有让我失望,余华还是那个《活着》的余华。
长篇小说《文城》讲述的是一个发生于清末民初时的故事,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荒蛮的时代,延展了从北至南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我们不禁要问:《活着》书写的是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等社会变革时代中的苦难人生,《文城》将背景向更久远的时代延展是为了什么?
我理解为:找寻。找寻什么?找寻活着的意义。找寻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文城》以找寻妻子小美开篇,拉开了寻找“文城”的序幕,然而,《文城》里从没有出现过文城,文城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几乎只存在于阿强的口中,和林祥福的心里。所以,文城并不是城,小说通过找寻赋予了这个“城”特定的意义,而找寻的过程中,则缓慢的述说着那个荒蛮的年代和渐渐苏醒的人性。同时在我们的阅读中,也在找寻着自己的内心,找寻活着的意义。文城没有找到,小美没有找到,生与死的擦肩,死与死的错过,他们各自找到了活着的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更找到了一代人面对压迫、面对苦难的觉醒。当林祥福毅然决然前去送赎金以救顾益民,当溪镇的人们拿起武器反抗土匪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高于《活着》的价值。
余华曾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在《文城》里,我读到了找寻的意义,选择的价值,希望的温度。更读懂了:总有一些价值,高于“活着”。
戳此阅读全文↓↓↓↓↓
【荐读】《文城》|袁华年:总有一些价值,高于“活着”

第11本:《写作7堂课》
这本书是从网络上无意中看到的,据说“秋叶大叔”的这个特训营很厉害,于是买来想要学习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整本书读下来,作者给了我们一些写作的模式,即:框架式、复利式、碎片化、联机式、结构化、清单化、复盘式。
无论哪种模式,乍看起来都说的很有道理,似乎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细品之下,或者说你要按照书中的见解实操的时候,才发现作者使用的是归纳法,这些模式想要操作也是有前提或者说的有保留的。
总而言之,畅销书里的干货若有如无,其目的一是在为个人品牌做宣介,二是为作者背后的训练营做宣传。看来干货未必真干。

第12本:《一把刀,千个字》
“一把刀”是“扬州三把刀”中讲究刀工精细的菜刀,“千个字”则取自袁枚《随园诗话》中对扬州个园竹趣的吟咏,“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一把刀”,杀鱼斩骨,烩无数佳肴;“千个字”,花前月下,写故事人生。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王安忆的作品。小说讲述了靠一手厨艺在纽约法拉盛谋生的淮扬菜厨师陈诚的故事。陈诚的母亲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好歹也是传奇人物的儿子,可是他并不要这个传奇的笼罩,而是阴差阳错地成了法拉盛一个厨师,每日在烟火中过自己的小日子。故事跨越90年代和60年代、
国内国外等多个地域,既时空交错,又烟火气十足。小说呈现给读者以深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但是情节进展缓慢,应有的跌宕起伏都被捏烂揉碎在细节中,所以导致整本书读完感受并不好,一个字:“累”。故事似乎很简单,但作者将故事放置在时空中来回跳跃,而且对于环境及事物的描写笔触过多,让文章显得沉闷或者说让读者局促不安,或许我的阅读能力还不够,总有一种文字的堆砌感徘徊在心头。读罢,并没有多少深刻的影响,视为遗憾。

第13本:《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一书记录的是季羡林先生的百年生命智慧。整本书读完,并没有让人心潮澎湃起伏不定,而是一种难得的宁静。书中整理收集的63篇作品,基本都是作者望九之年关于人生、读书、处世、死亡等方面的所思所想。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但能够真正与近百岁的老人交谈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更何况像季羡林这样充满学识和智慧的老人。幸运的是,这位老人笔耕不辍,把他一生的所感所悟都记录了下来。于是,当我们捧起这本书,就仿佛一位智者在与我们这些年轻人畅谈人生,畅谈生活,畅谈梦想。
行走于天地人间,唯有真实,方得心安。纵观季老的百年人生和他以通透之心、智慧之眼、天真之态留给我们的文字和谆谆教诲,无不激荡起我们面对生活,树立人生信条的信念。
因为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愿你历经沧桑,永葆天真模样。

第14本:《康震讲诗仙李白》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火了董卿,也火了康震。看他在台上对中国古诗词信手拈来,人文历史背景娓娓道来,而且绘画书法样样精通,让我敬佩不已。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将他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或许我已经把康老师当做了一个典范。
李白的大名在中国可谓如雷贯耳,三岁小孩也能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是历史中,真实的李白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出于补习人文历史知识的匮乏,我阅读了这本书。康震老师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书中康老师为我们揭开了李白出道、翰林、遭谗、参军、入狱、家世、交游、收入、信仰等9个方面的谜题,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理想的李白。
通过阅读,我把李白其人、其诗放回到盛唐,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那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荡然无存。一个朝代,一个诗人和他的理想,纵然对酒当歌,洒脱不羁,也只能是后人的述说。当年李白行走在长安街头,那种无奈与失落,也许他也曾感叹生不逢时吧。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15本:《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读罢诗仙李白,我又来了解欧阳修,看看法学博士章敬平笔下世俗的圣贤是什么样子。这本书在导语里面告诉我们:从幼年丧父的寒门孤儿,到曾国藩精选的“千古三十二圣哲”,欧阳修的一生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一个打败时光的千年传奇。一代文宗——影响后世千年文风,却酷爱创作流行歌曲,绯闻轶事一箩筐;千古伯乐——学生苏轼对他感恩戴德,老师晏殊却怎么也瞧不上他;三朝老臣——力图革新,却也世俗圆融,游走于人情与礼法之间;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先有人情,再做圣贤。
熟知欧阳修,一般是从唐宋八大家开始,再到《醉翁亭记》。对于一本古代人物传记,拿到手的时候,我很担心是一本晦涩难懂,史料堆砌的长篇大论。打开文章读下去,才发现法学博士也有轻松诙谐的文风,他用简单直白的表述,生动、鲜活、真实、有趣的让我轻松了解了欧阳修。

第16本:《佟家大院的女人们》
张继炼主席推荐给我这本书,并告知要举办研讨会。由于各种忙碌,研讨会召开之前没能读完,而且因事错过了参加研讨会与作者梁玲女士见面的机会。
这本书的作者梁玲女士以女性独有的视角书写了一部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故事取材、脉络构架都深刻反映了时代变迁、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刻画出了云兰香、婴宁、囚囚等多个深动形象的人物。女性视角,女性人物,故事承转起伏,跌宕中饱含历史、命运、人性、伦理、道德的深刻反映,在悲剧和苦难中以一个家庭的兴衰变化,折射出时代风云和社会进步。
个人认为不足之处是部分地方出现逻辑错误,显得有些仓促跳跃,比如大火过后那一节,似乎不符合逻辑。

第17本:《穆斯林的葬礼》
这部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确实很经典。作者霍达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一个家族三代人六十年的岁月变迁,饱含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让人读着读着深陷其中,时而可以为她满含热泪,时而为她把心悬起。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从来都是爱恨交织着,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充满渴望,然而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的多。爱情、梦想、追逐,一路跋涉,也许能够收获美好,也许满面疮痍。书中所说:“我们都有生活的权利,爱的权利。”但是,生活和爱还有痛苦的一面,我们只能感叹,一切命运的安排都是我们所处社会当下的馈赠。

第18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读完王小波的这本杂文集,让我对文字的叙述有了新的认识。以往很少看杂文,也很少去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看完这本,我在觉得有趣的同时,也感受了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为了确定我的感受,我在网络上购买了《黄金时代》的音频版,每天抽时间去听书。果然,王小波的叙述语言很独特,或者说是我喜欢。受此影响,那段时间,我转换了一种语言风格,写了一篇《骆驼先生的文字斗争史》。完成后搁置了一段时间,自己再看,也乐了。
看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都会有意或无意中被设置,就连读书这样的事情,有时也会被设置,被自己固有的观念所设置。很喜欢书中的这段话,我也很怀念作者的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第19本:《情人》
我很少看外国文学作品,因为翻译而来的这些译本,总是让我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于是索性不读。之所以阅读这本,是因为上一本书,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王小波多次提到王道乾先生翻译的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这部中篇小说,评价很高,于是决定试一试。
这部小说并不长,但是跳跃性很强,写作所采用的倒叙、顺序混合出现。作者以这样的方式极力表现人物的两种状态或者说是两种面孔,年老与年轻形成鲜明对比和呼应,使得小说更加生动。也许是我对作者创作背景的不了解,或者说是文化背景底蕴的不同,我并没有读出经典的味道。

第20本:《我和我的命》
原本是去图书馆借阅梁晓声先生荣获矛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的,可惜图书馆没有,看见有这本《我和我的命》,也许冥冥之中我是该先看这本的,于是也不矫情,借来一阅。
小说的主线是两个年轻人的奋斗故事,叙事清晰,环环相扣,让人看到人物的真实存在感。阅读当中,我常生出这样的想法,我的身边一定也存在有这样遭遇的人,只是我还不知道他的遭遇而已。关于命运,几乎是绝大多数小说的暗线之一,而这部小说,则以命运为主题主线,直接展开,把人物鲜活的经历呈现于读着眼前。生活的种种纠葛,所有幸与不幸都是一种命,祸福相依的辩证关系,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想,这就是梁晓声所擅长的现实主义笔法精髓所在吧。

第21本:《遥远的救世主》
我很少追剧,自然也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道》。无意中在抖音刷到一段视频,点击进去后发现了这本书,于是我成功被大数据盯上,我的各种APP都向我推荐了这本书,结果自然是我经不住诱惑被洗脑,网购了一本。
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居然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读着文字,脑海里出现的却是王志文,因为他在《天道》中饰演丁元英。《天道》中的各种视频片段也接踵而至。就这样,我在一种裹挟的氛围里读完了全书。
这本书确实精彩,尽管主人公已然有超脱世俗之感,但那种通透,那种散发智慧光芒,那种道破天机的感觉,让人酣畅淋漓。也许我们的生活中不会有超然世外的人物存在,但是这样一位睿智,或者说是天赋异禀的人的出现,打破了所有过去的认知框架,似乎在一种形式上,让我们有重新构架生活的欲望。
我很喜欢书中丁元英那这段自嘲,与君共勉。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第22本:《跑步治愈》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了如何跑步,因为确实没有学会。主要收获是观念的更新。跑步原来也有那么多的技术含量,尤其从心理层面对自己锻炼身体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有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治愈的是心态,心态对了,一切都很容易坚持,心态跑偏了,坚持就变得痛苦。我们谁都不会为了跑步而跑步,所以,想想我们内心深处想要跑步的理由,挖掘出来,这也许就能让你轻松的跑起来。

第23本:《枕上诗书》
半生风雨半身寒,一杯浊酒敬流年,回首过往半生路,七分酸楚三分甜,
日出东方催人醒,不及晚霞懂我心,辞别再无相见日,终是一人渡春秋!
按照书名指示,这本书我也基本上是在枕头上读完的。每天睡前读上一篇,轻轻走进那些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或轻叹,或幽思,把自己置身于千百年前,用诗情画意感受爱恨情仇。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那些唯美诗词背后的故事。因为唯美,所以读来让人能够平和,所以确实适合在枕头上阅读。

第24本:《草房子》
因为一时兴起,写了一篇我认为也算作儿童文学或者说是童话的作品《布尔津的猫》,而后,有些忐忑,于是想要了解一下儿童文学到底要表现什么。所以,这本书是我今年涉猎的唯一一本儿童文学类作品,当然以往我也很少看。为了补齐阅读类型不全的短板,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经典作品。
小说的故事发生地在江南水乡,作者曹文轩通过对男孩桑桑深刻描写了一段难忘的小学成长时光。当然,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并不完全是幸福的,甚至作者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各种苦难。起初我并认同这种创作手法,我想作为儿童文学,应该把一些美好的事物留给儿童。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看到了故事中孩子们的成长,他们经历过痛苦,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他们在慢慢绽放。于是,我也渐渐理解了作者的用心。
纯真的友情、炽烈的爱情、命运的转折、生死的领悟,当这些融入到一部作品中,他就有了升华的意义。

第25本:《月光落在左手上》
本年度的末尾,我读到一本现代诗集,余秀华的《月光落在左手上》。至此,一年中我的阅读基本涵盖了文学作品的各个种类。对于诗歌,说不上喜欢,因为我的敏感度很低,往往读不出诗歌的意境与内涵。
如果说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流淌,那么这本书,我想应该是诗人过往人生的全部倾泻。关于爱情、关于命运、关于自己、关于苦难、关于感悟,一切肢体可以感触到的事物,思想可以到达的意境,都能在她的文字里摇晃。对,就是摇晃,如她所说,摇摇晃晃的人生。当然,这不是她的全部,我和诗人一样,我也不愿意用脑瘫诗人、农民诗人来形容她,我想那是对诗歌的不敬。生命,或是生活给予你的不是全部,你可以写诗,你可以用文字翱翔,愿属于你的月光落在你的左手上。

袁华年,笔名骆驼先生,80后,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阅享读书会会员。热爱阅读与写作,致力于阿拉善文学艺术服务和阅读推广。所创作《局长之梦》《等爸爸回家》《暖流》《陪伴》等短篇小说、微小说及散文、诗歌刊发在《华文月刊》《乌海日报》《阿拉善日报《阿拉善文学》期刊和《阿拉善文学》公众号等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