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的书与诗

 岁月有情JH 2021-12-31

2021即将到达终点了,每至岁末年初,总是要盘点一下这一年读的书,今年也不例外。前些日子海口阴雨连绵、寒气逼人。今天艳阳高照、气温回暖,天气恰如我此时的心情,都想为这一年作一个好的总结。于是,除了想起这一年所读的书之外,还想起写过的几首打油诗。那可是记录着生命最安适的状态,一并归结一下恰能说明岁月有情。

01.《域外小说集》

这是周氏兄弟用地道的文言文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如果在语文书中读过《狼》、《黔之驴》,就可以类比着想象这些小说集的风格。这本书的故事亦讲的好,有的如小夜曲,有的似惊涛拍岸。读来感觉文言文的表现力如此强,又如此简洁,时常让人拍案叫绝!

有一篇题为《月夜》的小说,是周作人译的,其中有一大段关于月夜景物描写,文笔不输《小石潭记》,景色吻合观察者即一个长老的内心情感。长老是来阻止侄女月夜幽会,而在月色中的此情此景让他认识到,上帝创造这样的月夜就是给年轻人幽会的。这个长老本来就六根不净,因此眼里有景,触景生情,很有意思。
02.《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在观看《奇葩说》第7季的过程中被刘教授圈粉了,于是网购了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经常有收获、有心得,有共鸣。于是一边读一边有所记录:

如,在读到作者论“古今之变”时,觉得我们经历过或正经历着的现实世界的变化,很多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古今之变。我们一边慨叹传统的力量如此强大,一边却又觉得变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了很多曾经以为千古不变的东西。因此,有时候惶惶然,不知道有些改变带着我们去到哪里;有时候也欣欣然,享受有些改变带来的福利。而刘擎教授,明白地告诉我们,那些改变有哪些利弊。

又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这是读中学时在《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读这本讲义,觉得此言不虚。作者对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所反应的思想观念的洞见与梳理,让人深受启发。

还如,刘擎老师讲沙特的观点:人的存在是虚无的,就要用意义填补这种虚无,形成人的本质。而本质决定人的命运。要填补什么意义,人是自由的,这自由常常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因为没有一种意义能让人完全或永远感到满足。而要填补意义就要行动,要行动就会有选择,要选择就要承担相应后果。世间上不存在什么别无选择,那是逃避承担后果的托词。觉得哲学家看问题总是那么深刻,自己也正意识到,过什么样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

日常的记录还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触,读完整本书之后,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一场饶有趣味的思想探索之旅

03.《培根随笔集》

读这本书是在工作很辛苦的时候,一小篇一小篇看看这个大思想家怎么样看世界,怎么样论真理、死亡、宗教、人性、婚姻、亲子、建筑... ...当作一种休憩。读完后觉得这个人太了不起了,凡事想得通透也说得通透。于是上网一查,他居然晚节不保。想:把方方面面都看的这么明白的一个人,居然晚年因受贿逐出国会,身陷囹圄。说明知易行难、知行合一何其难,也说明人性是多么经不住诱惑。
04~06.“简史三部曲”

或许根本没有读进去,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午睡会和它们耗上三、四十分钟,仿佛是在和自己较劲。其实读的很没劲的,就像听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一样,那些煞有介事的宏大叙事中有知识、有观点、有情怀,可非常空洞。当你满怀忧患地合上书后,仿佛什么都没有了,如做了一场迷茫的梦一样。罗胖的演讲还只是一个晩上四个小时,这场梦做了大半个学期。我想起人们对罗胖的评价:贩卖焦虑。合上最后一本书的时候,长吁一口气:终于可以醒来了!
07.《河洛图》

《河洛图》是我读的李佩甫先生的第二本书。前一本书是《生命册》,讲的是当代读书人在时代大潮中下海经商,沉浮兑变的故事。这一本《河洛图》,讲的是清代书香门第被逼上经商路之后,跌宕起伏的家族发展史。皆荡气回肠!

掩卷之间,脑海里出现“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句话。想想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在用生命诠释“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们传统文化中忠、孝、节、义的典范,又是那个年代受到良好的教育的结果!

读完这本书,写了一篇读后感文章《波澜壮阔河洛图,循循善诱育人经》在朋友圈转发这期公众号时,还引用这段话作推介: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仁),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08.《漆盖下的思想》

一个底层知识份子的日常中的愁与喜,关于职称、关于房子、关于暗恋、关于人口... ...他所写的很多是我们经历过的,或者我的哥哥姐姐们经历过的。那些日常的经历,被作者用幽默的文笔记录下来,特别能引起我们的共情。书中很多篇目都读得我笑得流眼泪,好久没读到这么可乐的文章。常常读着读着忍不住大笑,笑着笑着忍不住心酸。我读完后把这本书推荐给老头读,他也津津有味地读了它。
09.《山间庭院》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图片说明书的偏见,它的文字雅致而灵动,很飘逸地揭示了图片中丰富的内涵,把知识与思想融会于轻描淡写间,恰如那千年的山间庭院,清静而又大气。

读完这本书,好想去湖南大学去岳麓书院走走看看,认为就凭这座书院这本书,值得选择湖南大学,或选择去长沙上大学,好有更多的时间从书中到实地,去细读一座庭院。

读这本书本是怀着权当消遣的心思,却想不到一经开卷便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通过江堤的文字了解岳麓书院的前世今生、兴衰沉浮,了解历朝历代到这里传播或浸润过文化的先贤圣哲,了解每一座楼、亭、轩、院的历史由来与历史印记……在作者生动的讲述中,有一种忘时、忘地、忘我的沉浸式体验,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10.《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这本书是别人不要我捡到的,捡到后还没有读,准备捐给一所学校的图书馆,书装进纸箱又拿了出来,觉得捡了一场就这样又送了出去,对不起当时捡书时的心动。

留下来就认真地读一遍,深感开卷有益。原来当下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与方法,老祖宗都有说法与做法可供参考。能把传统文化中论述教育的精华理解透、抓落实,就非常了不得了。越读越佩服先贤圣哲的智慧。

读到五分之四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框架,用传统文化为砖瓦搭建而成。编者把传统文化中论教育的原文,放在框架的对应位置,引用、解读、提取精华、警示糟粕,读来觉得关于教育古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其实是编著者贯通古今后的呈现。

一本资料性强,值得收藏的好书,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有益处。
11.《陶渊明诗文选》

这是带在身边作为探亲的过程中读的书。这本书对陶诗的解读比较现代与激进,而《澄明之境》那本书对同一首诗的解读可能态度完全不同。因此,两本书中有两个不一样的陶渊明,前一本于2010年出版,其中的陶渊明是被门阀制度所迫而归田园居,壮志未酬而忧愤,不与官场人为伍,后接近自然而豁达。后一本书2019年出版,其中的陶渊明是內心澄明而不随波逐流,一而再再而三逃离官场回归田园。归田园居后和什么人都说的来,官来家访不辞畅叙,民遇田垅也可热聊,乞食的时候还聊得忘了饥饿。

读的时候觉得,一方面,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认识,见心见性。另一方面,历史是现实人心的映照。
12.《给孩子的散文》

这本书在带娃的过程中漫不经心地读完的,是一本好书,一本散文集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目是让人喜欢的,是很难得的。

什么样的文章让人喜欢呢?首先要文笔好读的舒服,名家文笔都不赖,但就是有些文字生涩,有些文字轻飘,读来就不一定舒服。其次要有情感的共鸣或为其中的思想、哲理所打动。还有用轻快的文笔呈现丰富的知识的散文读起来也过瘾。

书名叫《给孩子的散文》,其实不然,给多大岁数的孩子呢?所选的文章没有几篇适合小学的孩子读,即使上了初中、高中,还是有一些文章孩子读起来不轻松,如果没有老师讲解的话。这套书是我的孙子出生后,儿子的同学送给娃娃的礼物,这大约是“给孩子”的标签所我无法确定收到礼物的孩子到什么时候会读它。
13.《爱因斯坦谈人生》

这是从爱因斯坦的通信中摘录一些段落组成的一本书,没有目录,归类的标题也是引用通信中的原话,像没分类一样。书中爱因斯坦的每一段话都说得很通透、很艺术。

一个人的陈述问题的思路是清晰的,表达必有条理、有逻辑有针对性的,无论所说的内容是什么。而思路清晰必是在表达之前,对自己所说有认真的思考并且想明白了。仰望!不只是他的伟大,还有他的有趣。爱因斯坦是一位睿智、浪漫的暖男。

读了这本小书,写了三篇体会文章:《浅说爱因斯坦的幽默》、《来自爱因斯坦的安慰》《爱因斯坦这样爱孩子
14.《三字经》

这是一本描红练字的书,本来是拿出来练字的,拣着拣着读进去了,并且还用心地读了一遍。才理解为什么古人教学拿它做启蒙书。以前只见过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鳞半爪,总以为《三字经》是专门培养封建思想的孝子贤孙。真的读一读,才知道里面的知识很丰富,也有科学知识,也有家国情怀,也有和谐关系的积极因素。才知道它作为儿童的启蒙教育的课本,且被私塾先生教上个一年半载是有道理的。而且,编写的人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写的,方便授课者进行单元教学。可见,单元教学的思想古已有之。
15.《从我的梦中打马走过》

好喜欢鲍尔吉·原野的文章,总是读得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会把通俗的大白话写出美妙的小情趣,一样的感受一样的体验一样的想法,只有他才会像这样天真而又俏皮地表达出来。或曰:“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鲍尔吉·原野的心养得多好啊!所以他的文字很纯净可爱。

爱因斯坦和鲍尔吉·原野同样谈到几位钢琴家的作品,他们对贝多芬的作品感受都不佳。爱因斯坦说:“对于贝多芬,与其说是喜爱,不如说是钦佩。”还坦陈自己“对于贝多芬的兴趣小得多,”“贝多芬对我来说,过于戏剧化了,个性太强。”鲍尔吉·原野说:“我不怎么听贝多芬的原因,是找不到与之契合的气味。他的作品常使我目瞪口呆,像海水一样博大喧哗。”11月14日那天,听一晚上吴牧野演凑贝多芬的作品,我的感受也是目瞪口呆。觉得音乐真奇妙,它能让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有同样的感受。

读鲍尔吉·原野的散文,要把有味道的句子、段落作标记,每一句每一段都可标记。他对大自然无比深情,因而细致敏锐地感受着大自然的一切:阳光、鲜花、草地、河流、小鱼、泥土、沙粒……赋予它们以美好的面貌与心情。鲍尔吉对故乡强烈的文化认同、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感受,让他的文章确实有妙手天成的感觉。
16.《红楼梦》

因为要在定安的校长读书分享会上、做了一场《红楼梦》阅读心得分享,还要在海师举行的“阅读改变海南”的活动中讲《红楼梦》阅读体会。于是,把自己最早拥有的这本《红楼梦》又用心地读了一遍,以不辜负这“痴人说梦”的机会。这本书本次读罢,将好生封存起来。

二十多岁读《红楼梦》,对黛玉的孤傲与悲戚特别有共情;三十多岁读《红楼梦》,从批判探春到理解并敬佩探春;四十多岁读《红楼梦》,发现宝钗诸多的可爱可敬,且与黛玉一般的悲情;五十多岁读《红楼梦》,觉得每一个人无论好与坏、是与非都是故人,都在磕磕碰碰中不可逆转地走向自己的命运……而在一次次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中,对宝玉的态度也由轻视到尊敬。

其实,到今天我才读到和68回,近几天可以读完它的。这一次是通读,而且读得太仔细了,查了很多资料、画了很多道道、又做了一些旁批。这是和我的第一本《红楼梦》的告别之读,以后这本经历了岁月沧桑的书要束之高阁,作为一种老资格放进书柜,轻易不再碰它了。

写诗比写文章难多了,轻易不敢贸然写诗。偶尔聊发少年狂来那么几句,一定是不吐不快。把日子过成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始终是内心的向往。

1.2月6日在成都桂溪公园赏梅

卜算子·咏梅

桂溪小河边,梅林群芳妍。千树万朵赏不够,游人久留连。

寒冬待花信,早春绽新颜。风吹雨打枝犹坚,浩气薄云天。

2.五一节同学会

五一艳阳天,
结伴游龟山。
青松挂新果,
杜鹃秀娇颜。
同学情谊重,
故园天地宽。
历经千帆过,
一群美少年。

3.七月在新疆游

天蓝白云静,
野旷山路长。
一日数百里,
漫游美新疆。


4.又读《红楼梦》

冬阳和煦隔窗融,
半生书同情不同。
泪尽缘空债未偿,
犹觅前因在梦中。

5.定安校长诵读会感怀

卜算子·定安校长诵读会
定城群英会,
经典诵读美。爱国爱党爱教育,豪情惹人醉。 

读书图发展,树人显神威。正心诚意办教育,杏坛尽春晖。

6.扬州陈老师腊梅花视频见赠

琼涯腊梅无处寻,
扬州遥寄一园春。
疏影横斜枝傲冷,
沁黄闪烁香透屏。
鹤岗游人当乘兴,
运河画舫可启程?
寻梅最是史公第,
千古高风唱到今。

这一年读的书不多,写的诗更少,但那些经历是用心的、因此也是宝贵的。以此作别2021。愿来年能潜心多读一些好书、有逸致写出像样一些的诗来。
2022,来吧!我准备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