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 扪虱见桓温

 读书人心系天下 2021-12-31

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群雄逐鹿乱中原,桓温北伐抵长安;

寒士王猛扪虱见,狂人开口语惊天;

鸡肠不容大略展,凤凰要栖梧桐巅;

晋军大败回江南,潜龙再隐华阴山。

就在王猛见嵩山长者的前后,中国的版图上继续抛洒着各族人民的鲜血。公元349 年至351 年,整个北方可以说血流成河。鲜血改写着历史,权柄在血手中变换。

公元349 年,冉闵在后赵帝国首都邺城发动宫廷政变时,与忠于羯族皇帝石鉴的势力杀得尸体重叠、血流成河。冉闵下令全国:“汉人砍下一个胡人头,送到凤阳门,查验属实者,文官升三等,武官全升营门官(牙门)。”此令一出,一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开始了。命令发出的第一大,就有数万匈奴人和羯人被杀。冉闵亲率兵马屠杀胡人,不论男女、长幼、贵贱,见到胡人便杀,被杀者总数达到20 万,冉闵令将尸体拖到邺城郊外,全都喂了野狗。有些鼻子长得高的、眼窝显得深的、胡子长得多的汉人,也被当做胡人杀了,当了冤死鬼。在首都周围如此,在戍守边疆的部队中也如此。有个叫麻秋的无赖将军(后面还将提到他),从长安率军至洛阳,接到冉闵杀胡人的命令后,将部队中的匈奴、羯族士兵1000 余人全部杀死。

翌年,在镇压石氏集团的反抗中,冉闵先是杀掉石琨3000 余人,接着杀掉石琨兵团1 万余人,紧接着杀掉张贺度兵团2.8 万余人,杀掉石祗、刘显兵团3 万余人。石氏皇族包括皇帝石鉴在内无论老幼全部被诛杀。作为报复,在冉闵围攻襄国失败时,忠于石氏集团的人在邺城杀死了10 多万汉族人民。然而,在战斗中死去的人加上统治阶级自相残杀的人,比起死去的逃难人民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由于人口稀少,统治者在战胜后往往要抢夺人民,石氏后赵政权鼎盛时期,武装强迫居民迁往山东、河北、陕西和湖北北部,见石氏政权土崩瓦解,移民们纷纷返回故里,谁知一路遇到战乱,衣食无着,加上瘟疫流行,饥民互相抢夺,最后只好吃人的尸体,平安返回家乡的,不过十分之二三,约百万人死在了路上。

冉闵靠屠杀夺取了政权,最后消灭了后赵,但是他仅仅过了不到三年的皇帝瘾,便被从关外南下的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帝国所俘虏,先被押解到首都蓟城(今北京),然后关押在故都龙城(辽宁朝阳),最后被处死。到公元353 年,原后赵帝国的国土除长安外,全部被前燕所占领。前燕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这里也许有必要罗嗦几句的是,原来后赵皇帝石虎从各地搜寻来邺城的10 万美女,在冉闵兵败被围时,竟被城中饥饿的兵士活生生地像猪一样被宰杀充饥了。

我们的主人公王猛耳闻目睹了上述一幕幕惨剧。在这连绵不断的战乱中,他能逃得一命,算他的福气也得益于他的聪明。他卖畚箕曾到过后赵的首都邺城(河北临漳)。在“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的情况下,他“悠然自得,不以屑怀。”他这种不以受辱而发脾气、不因小事而伤脑筋的态度,引起了皇帝石虎手下的一个大人物的注意。此人姓徐名统,是后赵帝国的司隶校尉,相当于今日的首都卫戍司令兼行政长官。徐统是个有点神神道道的人物,会看面相、手相算命,自称有知人之明,在首都是个有相当影响的人物。

徐统为王猛算了一命,对王猛“见而奇之”,觉得他将来必然大富大贵,便给他封了一个功曹的官(相当于行政办公室主任),要将他留在自己手下。王猛听到徐统要召他当功曹的消息,立即脚板里抹油——开溜了。功曹这个官儿虽然很小,但对于卖畚箕的穷小子来说,当上后起码可以解决衣食问题。王猛拒当功曹,避之唯恐不及,到底是因为嫌官小还是厌恶石虎的残暴统治而不愿为虎作伥,史书未曾明言,但以王猛之智力,我们有理由判断:他已预见到石氏羯族政权的末日不远,即使从避祸保命的角度来说也应远远避去。

作为汉族人,王猛对偏安江南的东晋既恨铁不成钢又始终在等待它的生机。在中原大乱的时候,上苍已将北伐收复中原的战略良机赋予了东晋。特别是冉闵在后赵发动宫廷政变后,虽然残暴但没有忘了他是汉族人,曾派人到东晋送信,一面表示甘愿俯首称臣,一面相约南北夹击,消灭石氏,恢复中原。王猛从内心希望东晋能够抓住这个战略机会,然而他盼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当时,王猛为躲避战乱,按师父的指点隐于华阴山。华阴山可能即是华山,因华山在华阴县境,早在汉代便建有西岳庙,成为道教活动的一个场所;但亦有可能是指少华山,因少华山的道教活动比华山更为有名,且后来王猛见桓温后曾进山问师父,少华山至灞上的距离比华山要短。无论是华山还是少华山,王猛当时隐于山林是确定无疑的。

在山中,王猛与师父谈得最多的是东晋北伐的问题。在东晋之初,祖逖曾募兵组织北伐,虽然没有朝廷的后勤支援,但得到北方人民的拥护,人民向往司马氏的心未死,所以一路势如破竹,人民倾其所有以迎王师,可惜祖逖的胜利非但没有鼓舞东晋皇帝司马睿,反而使他害怕不已。他害怕祖逖军功大了尾大不掉,威胁到他的皇权,于是百般加以节制,硬是把一个生龙活虎的祖逖变成了笼中虎、浅水龙,祖逖气病交加,悲愤而死。

公元349 年,冉闵趁石虎死后诸子争权之机尽灭石氏。东晋北伐的时机到了,桓温自行屯兵湖北安陆准备北伐,后赵一些忠于晋朝的将领也举行起义响应北伐,然而东晋皇帝司马聃害怕(这年司马聃才七、八岁,与其说是他害怕,不如说是掌实权的殷浩害怕)桓温过于强大,便将北伐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外祖父褚衰。褚衰按台湾史学家柏杨的话说是只“瘟猪”,此人长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却畏敌如虎,不会用兵。尽管如此,由于整个形势对东晋有利,北方人民纷纷响应,“晋之遗黎,鹄立南望”,亟盼王师。但“瘟猪”褚衰在此情况下反而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结果一战即溃,损兵过半,烧掉粮草,仓皇逃回。

公元350 年,东晋又派一个书生殷浩率军北伐。但是,只见命令而不见行动。殷浩先生出身贫穷,未仕前是个十分有名的清谈家。很多人被他的清谈所迷惑,认为“如果殷浩不出来做官,那么谁来教天下苍生”,似乎离了他地球便不转了。由于他名气很大,朝廷只好请他出来做官,到司马聃当皇帝后,他权倾首都,成为司马氏皇族抵制桓温的顶梁柱。然而,此公似乎也是精于权术,而干不了实事。350 年的所谓北伐不过是一个做给别人看的样子,尤其是为堵住桓温请求北伐的嘴,并不真正想要行动。

北伐之事一直拖到351 年,仍不见殷浩的行动,此公正忙于朝廷的内斗,根本无暇北伐。桓温在多次请求无效后忍无可忍,在351 年采取了一次十分鲁莽的近乎兵谏的行动。他擅自带领5 万大军从荆州顺流而下,直抵武昌,请求北伐。

桓温移兵武昌,将东晋朝廷吓破了胆。如果他继续顺江而下,建邺(南京)指日可下。此时,平时不可一世的殷浩乱了方寸,他打算用辞职的方式来平息桓温的怒气。然而,殷浩害怕,司马氏皇权比他更害怕,劝他说:你辞职不免一死,不辞职兴许还有希望。最后由会稽王司马昱给桓温写了一封软硬兼施、捧中带吓的十分得体的信,桓温怕冒造反的危险,只好引兵返回荆州。

桓温兵回荆州,朝廷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殷浩不许桓温北伐,但自己却在352 年率军北伐了。殷浩北伐,与其说是要收复失地,不若说是为了加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在华阴山中,王猛问师父:“您觉得殷浩北伐有成功希望吗?”师父不作回答,反问道:“你看呢?”

王猛摇了摇头,叹息道:“怕是中原黎民的满腔希望又会化为灰烬。”师徒谈起殷浩,此人长于清谈,短于实干;勇于内争,怯于外斗;热衷权柄,视之重于社稷,不可信赖也。

 诚如王猛师徒所料,殷浩这位书生刚一挂帅,便接二连三地做出不可弥补的蠢事。他以保证军需为名,关闭了全国的学校,遣散了所有学生,让学生无学可上。他手下无精兵猛将,依靠的是两位降将,其中之一是原后赵的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子姚襄。姚弋仲临死之前,反复告诫姚襄要归顺晋室,其情可感。姚襄乃文武全才,深得北方人民拥护,记着父亲的临终嘱咐,要为东晋收复中原尽毕生之力。然而,殷浩的老毛病改不了,他害怕姚襄的威信过高,兵力过大,从而失去控制。他频频派人对姚襄放毒、行刺,打着杀死姚襄夺取其军队的如意算盘。结果他的如意算盘一步未能实现,活活将姚襄逼反了。姚襄的倒戈,加上殷浩手下的谢尚因慢待降将张遇而发生倒戈,使北伐军不能前进一步。殷浩连年北伐,连年兵败,土地未收回一州,沉重的军需却压得东晋喘不过气来,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这种情况下,隐于华阴山的王猛寄希望于桓温。他和师父谈起桓温,希望他能率军北伐。

桓温(公元312—378 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集)人。其父桓彝曾任东晋的宣城太守。他生下后尚未取名,尚书温峤见到后说:这个孩子有奇骨,让他哭一声试试看。桓彝一捏他的屁股,桓温顿时大哭起来,其声音比别的孩子要大。温峤听了连声叫好,进一步拍马屁说:这个儿子真是一个英物呵!因为受到温峤的夸奖,于是取名为温,有纪念温峤之意。然而,桓温的少年并不幸福。苏峻作乱时,桓彝由于忠于皇室,被苏峻部将韩晃所害,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这一行动。

当时,桓温才15 岁。父亲之死使桓家一贫如洗,他母亲生病后要用羊来当药引子,因家贫不得不将弟弟桓冲送给一富户当人质以换取一只羊。桓冲小字“买得”,富户便带侮辱性地叫桓冲“买得儿”。桓温小小年纪,但十分英武,讲孝道。父亲死后,他枕戈睡觉,双眼哭出血来,立誓报仇。他18 岁时,江播死了,其子江彪兄弟三人害怕桓温复仇,带着刀子守灵。桓温假装去吊孝,将江彪杀死在屋中,又追出来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桓温这种为父血仇的行为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桓温长得高大魁武,一表人才,脸上有七颗痣,为人豪爽。他少年时的朋友刘惔说他“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磔(胡子硬得象刺猬的刺)”,将他比作孙权、司马炎式的人物。后来,桓温因娶了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儿南康公主为妻,便开始飞黄腾达起来。先任驸马都尉、琅琊太守,徐州刺史,到公元345 年他33 岁时,官至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军事、安西将军并兼任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享受假节的待遇(不必请示,可杀犯军令者)。

王猛所以还寄希望于桓温,在于他在公元347 年不顾朝廷许多官员的反对,率兵伐蜀,一鼓作气、三战三捷,一举消灭李势的成汉政权,使东晋帝国的版图上又多了一个四川。桓温在伐蜀之役中,不仅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军事指挥艺术,而且表现出政治家的才能。对投降的成汉皇帝李势和他的臣属,他一个不杀,全部送到了首都建邺,请朝廷发落。他还从降臣中挑选了一些人留在自己手下,委以官职。对于蜀地百姓,他采取安抚政策,受到人民的拥护。伐蜀胜利之后,桓温进位为征西大将军(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即同司徒、大尉、司空),封临贺郡公。

殷浩北伐失利后,桓温上表要求撤掉殷浩的职位。软骨头皇帝司马聃没有办法,只好接受桓温的请求(实际无异于命令),撤了殷浩。朝廷原来是用殷浩与桓温抗衡,用他们两人权力的平衡来维系统治,现在殷浩垮台,权力便完全落在桓温的手中。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掌故值得一说,朝廷撤掉殷浩后,桓温以消灭了对手而后快,但不想将事做绝,便给殷浩去了一封信征求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再出来做官。当然不是原来的官——中军将军,而是有很高待遇而不掌实权的官——尚书令。

殷浩接到信后居然忘了桓温是自己的敌人,竟然感动不已,字斟句酌地写好了一封回信,意思是感谢桓温的关心,自己愿意出来做官。这位官迷心窍的软骨头生怕得罪了桓温,把写好的信反复拿出来推敲,信装进去又拿出来,拿出来又装进去,反复了十来次,最后终于定稿,但过分谨慎反将自己搞糊涂了,阴差阳错让人将一个空信袋送给了桓温。桓温见信袋中空无一物,认为殷浩在戏弄他,不禁勃然大怒,殷浩再当官的事就此作罢。再说殷浩,听说送去的是个空信袋,也搞不明白自己怎么这样糊涂,于是得了轻微的精神分裂症。他一天到晚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殷浩先生丢了官,却取得了咄咄怪事这一成语的“版权”,也等于为自己立了一座“纪念碑”,因为后世编的《辞海》、《辞源》和各类成语词典,要解释“咄咄怪事”必须抬出殷浩先生来。

闲话休说,只讲桓温独揽东晋大权之后,马上于公元354 年进行北伐。王猛在华阴山听到这一消息,对桓温的北伐充满了希望。他向师父提出,要出山去见桓温。

老谋深算的师父说道:“出去见见也好,但对桓温此人,还需要再观察一番,不可轻易投入其门下。”

王猛记住师父的嘱托,出山去了。

且说桓温北伐一路顺利。4 万大军自2 月从湖北襄阳和河南浙川水陆并进,加上其他部队一共10 万,于4 月抵达蓝田,离前秦帝国的首都长安只有咫尺之遥(关于前秦帝国,容后一章再作介绍)。此时,战机对桓温十分有利。桓温的部将生擒了前秦帝国商州的指挥官郭敬,突破了蓝田东南的要地青泥。加上在前秦西部,前凉王国也派大将王擢进攻陈仓,响应桓温。4 月22 日,桓温与前秦大军在晓关大战。前秦帝国淮南王苻生只有一只眼,但武艺高强、英勇无比,他单枪匹马杀人晋军阵中十多次,杀死许多晋军将士。桓温见此情景,亲自督战,挥军奋进,前秦军队抵挡不住,落荒而逃。与此同时,桓温之弟桓冲(“买得儿”)又在蓝田的白鹿原击败了前秦丞相苻雄。桓温势如破竹,屯军灞上。

桓温正坐在中军帐中,忽听有人报告,“有个叫王猛的读书人求见!”不待桓温说请,破衣烂衫的王猛已经哈哈大笑地走了进来。王猛旁若无人,一会儿从身上痒处捉出一个虱子,用手指拤死,拤得“啪啪”作响。他边抓身上的虱子,边谈论天下大事:中原大乱,源于晋室内乱,而晋室内乱,非源于女子也,而源于法纪废弛、皇室大权旁落也。“五胡乱华”之所谓中原群雄,不过流氓地痞恶霸者流,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也。晋廷虽偏安江南一隅,然中原人心尚在,若内部一心,选将得体,谋略得当,荡平中原,收复失地,囊中取物而已。可惜可惜!老朽褚衰,兵败受辱;腐儒殷浩,清谈无功,吾为司马氏欲哭无泪矣!

桓温也算见多识广的人,放荡不羁、不修边幅者见得多了。自魏晋以来,道教盛行,炼丹之风,遍及士人。读书人服了丹药,浑身发躁,袒胸露怀,扪虱取乐。然此辈多谈玄学,而不论时事。眼前王猛,举止颇有魏晋风骨,言谈却切中时弊,不涉玄学。桓温于是感到十分惊奇,问道:“我奉天子(东晋穆帝司马聃)之命,率领10 万精兵良将,为民扫除残贼。但不知为什么,三秦的英雄豪杰却没有一个来投奔我呢?”王猛将一个虱子放进口里,咬得“叽喳”一声响,然后往地上一吐,说道:

“首先从战略上看,你桓公已取得大胜,前秦天王苻健,将所有能动员的兵力已全部动员,加起来不过区区3 万余人,交给大司马(国防部长、最高军事指挥官)雷弱儿,让他与太子苻苌会师作最后抵抗。目前死守长安小城的,只有苻健的6000 名老弱病残之军。三辅之地的郡县,都已纷纷易帜,向你桓公投降。人民宰牛杀羊,担着美酒来慰问你的大军,哭着诉说战乱之苦,欢呼雀跃,以迎晋军。你的大军压境加上前凉军队在西部的配合,前秦已是四面楚歌,即使作困兽之斗也难免灭亡之命运。现在,你桓公的大军面临小小灞水,渡过即可成就大业,可不知你桓公为什么不发布渡河命令。三秦的英雄豪杰摸不清你桓公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所以便不来见你。”桓温听罢,只微笑而不说话。王猛继续说道:

“在殷浩北伐时,北方豪杰姚襄、张遇投奔王师,可姚襄险遭暗杀,张遇受到谢安的慢待。如今三秦豪杰尚不知你桓公的为人,岂肯轻易前来投靠?”

 桓温仍然只是微笑而不答话,显得神秘莫测。灞上这个地方,很容易使人想起“鸿门宴”这个典故。当年楚汉相争时,项羽曾摆下鸿门宴,准备在宴上杀死刘邦以绝后患,不想临时心慈手软,让刘邦得隙溜走,逃回灞上军中。王猛想到了这段史事,预感到了桓温有可能“当断不断,反受其难。”桓温发现王猛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沉默了许久。他慢慢说道:

“按你的才学,江东(芜湖以下的江南地区,这里指东晋首都地区)没有人能和你相比。”

桓温任命王猛当他的军谋祭洒(参谋主任)。王猛接受了。但是,即使谋士有齐天之才,主帅不采纳也是枉然。渐渐,王猛明白了,桓温所以屯兵灞上按兵不功, 是在等待他伐蜀时的奇迹重27演:让敌人内乱溃散,然后来向他投降。可惜他这次将算盘打错了,苻健趁他按兵不动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调整了军事部署。白鹿原一次大会战,晋军虽射伤前秦太子苻苌(后不治而死),但最终大败,一万余人成了刀下之鬼。

桓温不仅损兵十分之一,而且军心发生动摇。部队对前秦兵谈虎色变,加上军粮告罄,人缺粮,马缺料。按照常规,对于粮草不足的远征军来说,应该速战速决,夺取敌方辎重为我所用。桓温放弃速决,主要是想收割前秦的小麦以作军粮,未曾想到前秦早有准备,抢在他到来之前已将小麦收割干净,运入长安库藏。打了败仗,加上军粮匮乏,桓温不得不于6 月1 日下令撤军。按照当时抢掠人口的习惯,他令部队裹胁关中3000 户居民随军撤走。撤退之时,桓温任命王猛为高官督护(高级大营指挥官)。王猛想到师父的嘱咐,溜回华阴山向师父讨教。

王猛把见桓温的情况和桓温坐失良机反遭败绩的情况向师父讲了,师父问道:

“你认为桓温是不懂兵法吗?”

王猛一时未知如何回答。师父缓缓说道:

“他或许是真不懂,军事谋略平平而已,但在我看来,他或许另有所图。他不愿冒险,不仅是怕丢掉军队,更怕丢掉在朝廷的地位。”

“打了胜仗,他的地位不是可以更高吗?”

师父反问道:“但如果渡灞水失败,全军覆灭呢?”

王猛经师父指点,对桓温其人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在讨伐成汉的战役中,要不是号令兵慌马乱中出了差错,桓温也不会是一个胜利者。那时桓温已三战三捷,直逼成都。成汉皇帝李势作困兽之斗,在成都东南的笮桥发动反击,一举消灭桓温的先头部队,斩杀参军龚护。敌方射来的箭落在桓温的马头之前,军心动摇。桓温一看危险,下令鸣金(打锣)撤退。似乎有天佑神助,传令兵在慌乱中没有打到锣,却擂上了鼓(古代通信手段简单,擂鼓表示进攻,打锣表示撤退)。本来慌乱不堪的军队听到阵阵鼓声,一个个冒死奋进,桓温由此从被动变为主动,挥军打到成都城下,烧毁城门。此时李势内部分裂,不少人抛弃李势而逃,眼看大势已去,李势投降。由此看来,在关键决战时犹豫不决,并非桓温一时犯傻,而是他的一贯作派。原来对桓温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但王猛毕竟是汉人,他对东晋仍然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情丝。他仍旧希望凭自己的才能,能给东晋朝廷带来生机。

师父看出了王猛的心思,问王猛道:“如果你到东晋,你和桓温能并世相处吗?”

一句话让王猛陷入了沉思。如到桓温手下,你给他当高参,他虽然夸奖你的智慧,却不用你的计谋,但如果另起炉灶,就必然会遭到他的迫害。而且东晋的社会制度规定了像王猛这样非士族出身的人永无出头之日。东晋选贤不出士族,就是说你必须出生在世代为官的家庭,才在朝廷选拔之列,否则,即使你有管仲、乐毅之才,最多也只能当当人家的幕僚。这是两晋人才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王猛对桓温彻底失望的事。桓温屯兵灞上时,主张渡过灞水发动攻击的并不止王猛一人,顺阳郡郡长薛珍就是其中一个。薛珍见桓温不听他的意见,便自己带领部众发动攻击,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战果。直到桓温下令撤军时,薛珍才不得已收兵跟随撤退。想不到薛珍嘴巴不严,经常当众夸耀自己勇敢,批评桓温用兵谨慎过度。这一下闯下了杀身之祸。桓温听到手下竟敢当众议论他的短处,将薛珍斩首。

一个郡长只不过在勇敢上超过了桓温,他便不惜借机将其斩首。如果有谁的才能全面超过他呢?岂不会碎尸万段吗?桓温的浅水养不了王猛这条大龙,桓温的心胸容不下王猛这样的栋梁之材。

那么,王猛的抱负将在何处施展呢?

“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师父告诉他,在三秦就可以富贵,何必到远处去呢?

可三秦是氏族苻氏的天下。王猛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现在,我们已无法考证到王猛当时与师父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对话,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王猛决心到长安去投前秦,思想斗争一定是十分激烈的。当时以东晋为正统,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寇贼,投奔前秦,无疑是对东晋朝廷的背叛。当时也许尚没有“汉奸”这个词儿,但从谢尚慢待张遇来看,东晋统治者对曾为五胡政权所用的人是极其轻蔑的。由于胡汉政权的更替,各族人民之间团结的少,仇杀的多,尤其是在冉闵大杀胡人之后。我们无法想象王猛有我们今天这种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和我们一起高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但是他具有施展自己抱负的强烈愿望,而他抱负的施展客观上将有利于民族大融和,因为要巩固他所效力的政权,就必须加强民族团结。

师父之所以要王猛投奔前秦,史书上的记载多少给人一种有先见之明、料事如神的神秘色彩。剥开其神秘的面纱,其实是一种科学分析:首先,你到东晋肯定没有前途,而且可能掉脑袋,而在前秦也许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其次,按照一般规律,处在创业阶段的新兴统治者往往会重用人才,不用人才就无法发展且难以自保,而日落西山的腐朽统治者往往不重用人才,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的地位。当时前秦刚刚立国,只占小小一州之地,正是需要用人之际。

桓温一直到撤回荆州也没有再见到王猛,只收到他一封告别的短简。王猛在华阴山停留不久,告别师父,向长安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