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军中将被击毙,妻子顶编授少将,后来她三姐妹的结局均令人嘘唏

 铁血老枪 2021-12-31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打了一场著名的胜仗,开封战役。此役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原地区的局势,更重要的是动摇了国军据守大城市的信心。因为以前的一些败仗,国军的那些军事“砖家”,都强调失败的一些五花八门的理由,而开封依托铁路线,城防坚固,调动便捷,后勤保证没问题。而且地形开阔,空中侦察完全可以准确把握解放军动向,各路援军也可相互支援,但败得如此之惨。充分说明就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因此,此役大败之后,直接导致国军上下意志消沉,都作好留有后路逃跑的打算。

文章图片1

开封,位于河南东部平原,北濒黄河,南倚陇海路,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都先后建都于此,号称六朝古都,历代是军事战略重地。开封有六门四关,城墙高大而坚固,民国时期河南的省会便设于此。当年为了内战,国军依托开封的高大城垣构成主阵地;城外挖有深、宽丈余的外壕,以子母堡群组成独立支撑点,特别是在开封城内的龙亭设有驻守的国军整编66师的指挥部。

文章图片2

整编66师师长名叫李仲辛,湖南长沙人,黄埔六期、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其人长相英俊,皮肤白白净净,性格斯斯文文,不像一名武将。据他的同学们描述,他在读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身体素质突出,在同学中脱颖而出,他能得到“蒋校长”的刮目相看后来快速提拔重用,是缘于在医疗所里与校长偶遇。

文章图片3

那一天,李仲辛去医院,恰好校长也不舒服来医疗所看病。医疗所负责人自然不敢怠慢,赶紧清理这里的学员,声称有重要领导来看病,叫这些排队等候的人下一拔再来,一些人只好悻悻地离开。然而,唯独这李仲辛不干了,大声和医疗所负责人吵了起来,大骂狗眼看人低,并大声抗议,无论是谁也有个先来后到,别说重要领导,即使是校长来了,也不会像你们这样。巧的是,蒋校长正好这时候到了,听见了这句话,当场表扬了李仲辛,称他是个将才,从此就记住了他,并在李仲辛以后的军旅生涯中多次提拔重用。

文章图片4

后来,李仲辛先后担任过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侍从参谋、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期间,成为整编66师师长。这期间,他最著名的事就是孟良崮战役中,得知张灵甫的整编74师被我军包围,周边的部队都怕我军,唯独李仲辛指挥着部队突破华野外围防线,要去救张灵甫,结果快到张灵甫的师部时,突然得到了消息:张灵甫已经战死了,部队也大部分被歼。他便指挥部队又回去了。

文章图片5

接下来李仲辛率部驻守开封,他汲取张灵甫被歼的教训,荒郊野地的孟良崮容易弹尽粮绝。因此,他把指挥所设立在龙亭。

文章图片6

龙亭是一座清代建筑,屹立在大型青砖砌成的13米高的台基上。相传这个“台基”是宋太祖赵匡胤登基的金盔宝殿。龙亭是开封城内的制高点,殿宽阁高,土厚墙坚,上有工事密布的建筑物,下有巨大的地下室,上下连通,有5层火力网。更是一处易守难攻的所在,其西、南、东三面被一片湖水所包围,只有正南方向有条狭窄通道。

文章图片7

李仲辛的师部四周不但修筑了高大的围墙,还建立了许多碉堡、地堡,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向外射击的枪眼。还布置大量轻重机枪和超过50门山炮、野炮,企图凭险据守,进行最后的挣扎。因此,有这么固若金汤的地方,李仲辛认为是万无一失。

文章图片8

然而,他想错了。开封攻城战打响之后,我英勇地解放对其阵地进行猛烈攻击,很快李仲辛的外围阵地就顶不住了,随后一个个溃退,此时,李仲辛命令封堵城门,不许部队退往城里,但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哪里能封堵得住,随后,在炮火的掩护下对城门实施爆破,追着穷寇的大军全部涌进了城里。

文章图片9

解放军如潮水般地一举攻占了开封城,李仲辛成为瓮中之鳖,却指挥着残部凭借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天险,固守龙亭,负隅顽抗,等待援助。由于此地平坦开阔,缺乏隐蔽物,目标极易暴露,不利于我军进攻。加上飞机彻夜在龙亭周围投掷照明弹,夜间进攻也一度受阻。

文章图片10

此时,我军指挥部调整策略,对龙亭发起了最后的攻击。攻击开始前,数百门火炮集中轰击龙亭附近的军事目标和运动场,完全压制了李仲辛的炮火。残存的国民党官兵被我军炮火轰得晕头转向,丧失斗志,随后,大军从围墙的缺口冲进去,龙亭失守。此时,师长李仲辛带领卫兵化装突围,谁知企图翻越城墙时被击毙,师参谋长游凌云以下官佐2万余人全部当了俘虏,开封战役结束,取得了攻占敌省会城市的辉煌胜利。

文章图片11

开封战役师长李仲辛阵亡后,他的妻子叫周黛西哭得几度昏死过去。当时,蒋介石为了安抚她,随后追晋李仲辛为中将,并将周黛西晋升为少将,还亲自出席了授衔仪式。在整个国军系统中,丈夫是中将,妻子是少将,也是唯一的一对。但是,周黛西虽然成为了少有的女少将,周黛西还是没有跟随蒋介石败退台湾,而是留在了大陆。但她还是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于1954年在抑郁中病重身亡,追随丈夫而去。

文章图片12

不过,顺便一说的,成了少将的周黛西还有两个姐姐,人称民国的“周氏三姐妹”:周黛西、周黛莲、周黛倩。出身名门世家,三姐妹都受过高等教育,那个时代可谓是出类拔萃,但是三姐妹最终的结局,却都不尽人意却是令人嘘唏。

文章图片13

周黛倩她继承了中国传统女子的优点,性格优雅恬静,还可以烧得一手好菜,是贤惠妻子的代表。周黛倩毕业于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来她成为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原本周黛倩长得人又漂亮,又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曾有很多人追求过周黛倩。但是她偏偏嫁给了南京中央大学的孙玉成,但是婚后两人赶上了抗战的全面爆发。

文章图片14

即便在战火纷乱的年代,周黛倩和孙玉成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受到了一定的保护,后来全家迁居香港,之后他带着周黛倩返回国内,并受到周黛西的嘱托,将孩子们前往巴西定居。但是好景不长,孙玉成在外面做生意时,不幸遭遇了车祸,并在车祸中身亡。孙玉成的死,给周黛倩带来了深深的打击,她一时难以接受,精神逐渐失常。周黛倩的侄子,也就是周黛西和李仲辛的长子李明明,得知自己亲生父母的事情后,更是难以接受,变得疯疯癫癫,最后不知所终。

文章图片15

周黛莲是一名军统特务,长得非常漂亮,看着是一位典型的毫无威胁的柔弱佳人,但作为军统精心培养的女间谍,周黛莲手段出色,出手极为狠辣,连战场上杀敌无数的男人都不敢小觑她。后来她把周黛西的女儿李莎也带成了一名军统女特务。但是周黛莲的下场,恐怕也是不尽人意了。

文章图片16

有着高学历、高颜值,而且能力又出众的周氏三姐妹,拿如今的情况来判断,本都可以有着幸福的生活,奈何生在乱世,时局变化以及个人选择的错误,导致了结局也颇为惨淡,后人为此着实感到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