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南农村一座百年文昌阁,5层塔顶放一黑色大瓮,村民:避雷!

 大河乡土 2021-12-31

在山西南部的芮城县,胡营村因黄土高原风貌特征明显,民风淳朴,特别适合拍摄人文题材的照片,而被当地摄影人称为采风基地。胡营村东南方向的土塬沟壑间,矗立着一座方塔,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虽然我们一行多次光顾胡营村,但因为拍摄方向的限制,对这座塔一直没有探访过,也不知具体名称。近日,摄影师和两位朋友再次来到胡营村采风,抬头看到远处的方塔,忽然就萌生了去看一看的念头。

在村中,方塔可以抬头看见,但怎么走却不知道路在哪里,经询问村民,我们来到村东,沿着一条毗邻深沟且只能通过农用三轮车的土路,徒步向黄土沟壑间走去。大约走了10分钟左右,转过几个高低不同的弯道,终于看到了位于冬日荒凉土塬上的方塔,这时,村子里的嘈杂之声以及犬吠声早已听闻不见。

来到方塔下发现,我们沿着走来的土路是村民干农活踩出来的,并不能通往方塔,要想登塔还需自己找路。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手脚并用,相互拉扯着,沿着一条羊肠小道爬上了土塬。站在土塬上近看方塔,才知道方塔坐北朝南,为砖混结构,塔基用石头和方砖堆砌而成,全塔包含塔基共有五层,每层都有不宽的檐面,2-4层还开有长形门洞,5层的塔尖已经被毁,塔的整体高度大概有7米左右。

围着方塔转了一圈,仅东侧塔基处有一处石头堆砌的台阶可以登上方塔,但台阶已被杂草和尘土掩盖,徒有台阶之名而无台阶之实,几乎成了一个陡坡。步履小心地上了陡坡,这就来到了方塔的第二层。

在第二层的拐角正面一角,紧贴墙挂了一张当地文化和旅游局的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上面写着这座方塔的名称为文昌阁,时代为明代,类别为亭台楼阁类的古建筑,保护级别为县级。看到这些,我们才终于明白,原来这方塔就是文昌阁,而且年代还蛮久远,距今至少也有370多年了。

文昌阁是民间建造比较多的用于祭祀的建筑,有的地方也叫魁星楼或者魁星阁,供奉文昌帝君。文昌本为星名,是古代对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星相家认为它是主大贵的吉星,后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中国第一座文昌阁位于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建于晋代。

由于整个文昌阁没有进行修复,平时也少有人来,二层的塔沿不仅落了很厚的黄土,有一些砖还缺失了,人走在上面需要十分小心。我们慢慢地挪到二层的门洞里,看到里面早已没有了供奉的神像,四周的墙皮也大多脱落,露出了里面的土坯。没有脱落的墙皮上,残留着一些看不清楚的画和字,给人一种残破的感觉。

就在这层门洞的底部中央,我们发现了一个方形的洞,洞长40公分左右,洞宽20多公分,边沿整齐,深不见底。“这是什么?”摄影师想跨过去用手机里的手电筒照一照,同行的郭老师一把将摄影师拽住:“注意安全,别掉进去了。”郭老师年届6旬,见多识广,他推测说,这个洞有可能是个盗洞,因为古时候建塔,一般会在塔里藏一些宝物,藏的位置要么埋在塔底的地宫,要么就藏在塔尖,多是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这文昌阁的塔尖被毁,估计也和被盗有关。”

听了郭老师的推测,看到再无可行之路去往三四层,我们退出二层门洞,再次回到文昌阁所在的土塬,围着文昌阁又仔细观察了一圈。“上面有个黑色的瓮罐。”一起来的肖老师眼睛犀利,首先发现了新的东西。果然,随着肖老师手指的方向,塔尖东北角的位置赫然斜放着一个黑色的大瓮,周围还有一些散乱的砖块,瓮的底部似乎还破掉了。文昌阁的顶部为啥有个瓮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行谁也答不上来了,于是大家又停留了一会,各自带着疑问踏上了回村的路。

在村边,我们遇到了一位给枣树剪枝的大叔,摄影师想多了解一些文昌阁的信息,就站在树下和大叔聊了起来。大叔说,听老辈人讲,文昌阁建在村子的东南是有讲究的,古时候的人认为天有孤虚、地阙东南,在东南建一个文昌阁既能补平地缺,还能让村里出一些有文化的人,“至于盗洞,估计也有几十年历史了吧,塔顶也是那时候被毁掉的,因为瓮本来是竖着放在塔尖,据说是避雷用的,盗贼或许先登上了塔尖,没有发现宝物才又挖的盗洞,所以到现在村里也没人知道塔里面到底丢了啥。”

听了大叔的粗略介绍,摄影师也没有得到想要的信息,想到这个文昌阁为县级文保单位,回家后又专门上网查了一下,结果也没查到相关内容,深感遗憾。不过,这个纯民间的文昌阁虽不高大也不奢华,但历经300多年仍旧没有大的破损,对于研究古代民间建筑和民众生活也是难能可贵的实物了。

对于塔顶的黑色瓮罐,你觉得是大叔说的用于避雷的吗?


大河乡土原创作品

欢迎点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