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说,每个玩盆景的人,心中都藏匿着诗情……

 12345csdms 2021-12-31

 2016-11-10 05:58

图片
潘仲连作品《自然之子》(五针松)

荣获2013世界盆景大会暨亚太盆景赏石大会

“中华瑰宝奖”

图片

琵琶语赵聪 - 琵琶新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这种精神信仰可以在自然界找很多对应物,用诗词来歌咏,达到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

图片
松柏

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古诗词中,我们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出国人深沉的“松柏情结”。

图片

鲍世骐藏品(真柏,树高120cm

荣获第四届中国唐风盆景展特等金奖

首席国家大奖中国鼎

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

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

图片

韩学年作品《云海游》(山松,飘长130cm)

图片

何国铭作品(台湾五叶松)

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来体现诗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李峤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衰松

】孟郊

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颜色。

人心忌孤直,木性随改易。

既摧栖日干,未展擎天力。

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

图片

郑永泰作品《苍松着意化为龙》(山松,树高115cm)

坚贞节操的寄托者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

代书寄薛四

张说

孤雁东飞来,寄我纹与素。

纹足经三象,素当综群务。

远见故人心,一言重千金。

答之彩毛翰,继以瑶华音。

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

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李白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图片

▲上海植物园藏品《孤松横东》(53cm×57cm)

生于修林之中,长于幽泉之畔,集潇洒风度和妩媚之态于一身的竹子,它的经寒不凋,坚韧挺拔,令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咏叹不绝。作为一种体现士大夫人格理想、精神追求和某种心理寄托的意象出现在各种咏竹的诗词中。


郑永泰作品

高风亮节、谦虚坚韧的品德

诗人常借竹高风亮节、清风瘦骨、虚心有节之品来托物言志。

咏直竹 

】朱淑真

劲直忠臣节,孤高烈女心。 

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题竹

叶剑英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图片
韩学年作品

闲适隐逸的生活追求

晚唐社会动乱,文人仕途无望,故将功名看淡,而渴望一种恬静、淡泊的生活,表现在咏竹诗上,则追求一种避世的心态和追求超然出尘的境界。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温雪明作品

图片

“草”是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这一自然界中极为平常的植物,在古诗词中意蕴却非常丰富。

图片

表现顽强生命力

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不怕风吹雨打,不畏严寒酷暑,随处皆可生长。因此草成了诗人讴歌生命力的最好代表。

赋得古原草离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爱春惜春

小草是最早的报春信使之一。诗人常用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图片

比喻离恨

这大概是每年春天,春草都要重绽新绿,就像回归一样,而多情的诗人又往往由“草”的回归联想到“人”的回归。诗人因此用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离愁。

清平乐·忆别

五代宋初】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图片

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杂草丛生,常给人以荒凉之感,于是“草”就成了诗人们用于描绘荒凉景象,抒发国家兴亡、事物兴衰变化感慨的物象。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表现环境幽静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草木茂盛,多是因其生长处人迹罕至,无人践踏。因此诗人常用草来表现环境的幽雅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喻贤才君子和自己追求的理想

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

端午感兴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

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

图片

柳,婀娜柔媚,摇曳多姿,受到历代诗家词人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往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王选民作品(柽柳)

表示离愁别恨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依依的柳丝、漫漫的柳絮,都寄托了世人的离愁别绪、苦苦相思;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图片

王小军作品《牧归》(柽柳)

作为故乡的象征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杨柳

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图片
李大勇作品《古柳》(柽柳

韶华易逝的人生感叹

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杨柳生长期短,易衰老,往往成为世人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意象。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图片

毛李明作品《野趣》(柽柳

抒哀婉闺怨之情

“柳”更多的时候表现的是哀婉缠绵的闺怨之情。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图片

姚乃恭作品(柽柳)

借指春天

杨柳因其吐青早,而成为春天新生的象征。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图片

冯天国作品《春意》(柽柳

美女意象

从质地及形象而言,柳树的材质疏松,枝条柔软,而柳条在随风瓢荡时,看起来婀娜多姿,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与风情万种的美貌女子极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

蝶恋花·暖日晴风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图片

王小军作品《雨霁含烟图》(柽柳

梅花

梅花被誉为“花之魁”,具有形神兼备、色香俱佳、独领天下春的风姿,玉骨冰心、圣洁高雅、俏也不争春的品格和不畏严寒、坚韧顽强、争报人间春的精神,符合比德式思维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梅花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热情讴歌,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图片

凌寒不屈的顽强

梅花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

寒梅词

】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当时,任他风雪苦相欺。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诗人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自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落

南朝】鲍照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图片

▲小林国雄作品(野梅)

隐者高士的象征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中吕·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张雨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濑溅溅漱玉沙,瓦瓯蓬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图片

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赠范晔

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梅花

】王安石

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

陇头人不识,空向笛中吹。

菊花

菊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

图片

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退隐山林的诗人便常以菊花比喻隐者高士。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图片

游子的感时伤怀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图片

志士的坚贞高洁

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图片

勇者的豪情壮志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菊花新的内涵,表达了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图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盆景世界编辑整理)

——- END -——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