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竞相布局万头牧场,但是否适合国内养殖规律?

 乳业财经 2021-12-31

 撰文:夏纤纤

监审:范慧新



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都在加大对万头牧场的布局,但万头牧场是否真的适合国内发展?一些牧业企业近几年经常处于亏损状态,未来怎样扭亏为盈?

企业争相建设万头牧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优质奶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正是这些因素,推动并带动了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

规模化和非规模化都是奶业生产方式。此前,非规模化畜牧方式是中国乳业基础性的生产方式。但是这种传统的奶业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对牛奶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就要解决乳品数量问题,质量问题和乳业企业的效率问题,应市场趋势,万头牧场就顺应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乳业财经》了解,今年5月,内蒙古优然牧业1.2万头奶牛基地项目落户内蒙古阿荣旗,占地面积1778.2亩,总投资约5.38亿元,规划养殖奶牛1.2万头,目前,该牧场已开工建设,预计11月底完成青储窖、办公楼以及饲养牛舍的建设,满足基本的饲养条件。

资料显示,甘肃德联牧业也计划了万头奶牛基地项目,占地面积847亩,总投资3.2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计划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建成。第二期计划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建成。

近期,得益乳业大规模引进7000头澳洲纯种荷斯坦奶牛,也是提高牛奶新鲜品质的关键一步。为提高牧场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得益乳业首创国内六个100%牧场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了100%青贮全覆盖、100%进口冻精繁育、100%全自动TMR喂养、100%全自动清粪、100%全自动挤奶及100%全自动粪污处理。

此外,乐源牧业2019年计划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再建2个万头牧场,自2013年筹建以来,目前已有9个万头牧场7万头奶牛。

据了解,2018年,新乳业斥资23亿要在澳洲兴建首个万头牧场,根据新希望与澳大利亚方面的合作协议,新希望集团对澳投资,将从“上游-加工-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此次将首先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建设万头奶牛规模的牧场。

万头牧场是否适合国内发展

不难看到,万头牧场在国内发展势头越来越旺,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各大企业都在争相布局万头牧场,但是,万头牧场真的是万能的吗?

一是环保问题,奶牛养殖是一个高排污的产业,平均一头奶牛一天排尿20公斤,排粪便40公斤。据此计算,一个万头奶牛场一天粪便大概是400吨,尿200吨,一年仅奶牛排泄物就有20多万吨。在一个人口稠密,大部分是耕地的农业地区,完成20万吨污物降解非常困难,势必造成当地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是奶源安全问题。企业自建奶源,可以杜绝类似三聚氰胺“人为添加”有害物质风险。但是大规模集中饲养,特别是大规模圈养,将极大增加奶源出现人工激素、重金属超标等隐性食品安全的风险。

三是企业根本也许就不清楚万头牧场是否适合中国市场,就盲目追风,没有拿出相应的计划建设出来,一些热衷于GDP数字的地方政府万头牧场的兴起,在土地优惠、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牛补贴、担保贷款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无疑又为万头牧场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一些企业会利用这些空子套取政府补贴,从中谋取不正权益。

据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介绍,2004年以前中国原奶价格总体低于国际平均,2008年前与国际水平相当。当时小农养殖的产业组织模式具备较明显的经济性,饲料自给能力强且价格偏低,人力成本忽略不计。因此,过去中国原奶是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但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落后,养殖加工利益矛盾突出,随着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传统小农养殖体系完全被瓦解,并由此开启中国奶牛养殖转型之路。

至于万头牧场是否适合国内养殖行情,又存在哪些弊端,宋亮认为一是此前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等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滞后,养殖积极性严重挫伤,奶源供应不能稳定。

产业组织模式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市场地位,增强博弈加工企业能力,有助于提升养殖积极性,从而为实现与加工形成专业分工、合作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分担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模式奠定基础。

二是转型发展带来的产业链“系统性”成本高,主要表现配套的饲料、防疫、挤奶、配种、运输等没有形成很好规模,布局结构不合理,防疫体系分散不统一,没有与养殖同步发展。

三是规模化发展方向偏差。万头以上大规模养殖,因为饲料供应半径过大,集中饲养带来防疫、粪污处理等问题,是典型高投入高产出,而大规模牧场高奶价成为国内原奶价格整体上涨的原因之一。

关于奶业发展的方向,宋亮提出中国奶业的发展一定是适度规模为主,种养加相结合,乳业的方向应该是适度规模化,本土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平衡。

宋亮还表示,可以让自己的牧场向欧洲看齐,跟欧洲牧场的管理看齐,饲料上养殖水平上进一步看齐,将来能够超越的对象,相信中国的奶业能够发展起来,中国的奶业是可以推倒重新的,有这样的基础、条件和机会,但是我们不希望这样,黑龙江近几年一直在推动牧场建设,由过去1200头转到300头,我们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因此,农区的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包括内蒙奶业发展一定是以适度规模化为主,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摒弃前嫌,抛弃眼前利益,能够结合起来,希望中小牧场经历2014年低谷后能够不是快速而是平稳的发展,打好基础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新生力量。

能否帮助企业实现盈利

记者查询西部牧业财报显示,西部牧业2016年亏损5221.47万元,2017年亏损额度高达3.76亿元,2018年,虽然净利润实现1971.01万元,但扣非后的利润仍然是亏损状态。而在19年其发布的三季度报告虽然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但净利润只有124.13万元,同比下降超九成。

根据现代牧业历年财报显示,2016年亏损7.42亿元,2017年亏损9.75亿元,2018年亏损4.96亿元,连续三年均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原生态牧业财报显示,2016年亏损8856.90万元,2017亏损6790.70万元,2018年亏损高达5.56亿元。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

宋亮表示,上游养殖企业业绩颓势背后更深层的问题则是中国大型牧场的困境。大型牧场从长期看不利于中国乳业发展。一是中国乳业国际化发展早已是事实,不可阻挡,大型牧场的高成本造成其国际竞争力很弱的风险将长期存在;二是大型牧场朝下游发展成功的概率很低;三是大型牧场成本下降空间很小。

因此,大型牧场应该尽早转型,否则拖的时间越长转型的成本越高,风险越大。从长期看,要始终坚持适度规模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紧密的上下游供应衔接关系和利润分配关系。


《乳业财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