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2021-12-31 | 阅:  转:  |  分享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三、课文学习。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引导总结: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归纳小结

1.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

2.分析,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

?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但仍有诸多不足: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教师得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