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具匠心·著名陶艺家王丰年《文人四季·传统美学》作品展

 墨真书画 2021-12-31

【个人简介】

王丰年,号文峰山下,1980年出生于山东莱州,陶艺家、工艺美术师、中国当代艺术家跨界联盟秘书长。毕业于北京东方文化艺术学院。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作品鉴赏】

前言:人文四季·生活美学

春夏秋冬寒暑交替,忙碌中的您是否厌倦了这一成不变的生活?

有谁去追寻和发现美的意念呢?

您若真想发现美,就请不要再与之擦肩而过,或许我们能帮您减少些许遗憾。

人文四季生活美学,香的空灵,花的意境,茶的淡泊,书画的寄情与高远,今下来,就是艺术家王丰年以他的艺术作品来完美诠释。

花器作品

花道·花器

花道源于隋唐,也称为插花艺术; 插花(术)或者花卉艺术,花道者采四季中树、木、花、草、枝、叶等花材与器皿的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花器,作者或陶或瓷的创作,经过金木水火土的交融,呈现出形态各异的作品,配合着季节的转换、心情的转折,与人文空间功能的融合,通过插花感受自然、生命的变化,在创作美丽的作品和欣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这种以插花为手段,以提高精神世界修养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是文人四季,生活美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器《玉珠青玄》

一盘阴阳观沧海,

几滴雨露枝满弓。

谁知炉火纯青过,

恰逢秋风羞叶红。

花器《寂秋参禅》

秦汉薪火几千年,

侘寂秋光乃无言。

木叶青黄参禅意,

金银尘土本同源。

2021年8月,陶艺作品《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在“胶东红潮·匠心烟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遗文创作品展中荣获“最佳创意一等奖”

花器《涅槃法螺》

法螺涅槃老树根,

器物为何生横纹。

佳人信手插黄叶,

秋色侘寂观浮云。

花器《澄怀·天使泪》

柴烧灰釉有何难?

火候拿捏心堪堪。

过犹不及天使泪,

金陵十万雪花钱。

花器《大象无形》

高山流水千古谈,

一器传世可千年。

枝叶本来生复落,

插花随手见寂然。

花器《涅槃·龙鳞》

横卧窑中任火烧,

草灰落尽见魅娇。

龙鳞隐藏帝王气,

睥睨天下更风骚。

花器《褶秋风》

红叶何比二月花,

热血本来不足夸。

罐身衣褶如秋风,

西望长安谁思家?

花器《乾坤重门》

君子有节尚虚心,

方寸独立有乾坤。

能工阔斧成巧匠,

龙种九秋胜三春。

花器《龙魂·禅寂》

日月穿梭北斗寒,

炉火复烧月复年。

习慕崖上龙蛇藤,

笑看人间禅寂然。

茶器作品

茶道·茶器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杯好茶的“孕育”离不开水与茶器。水与器赋予了茶生命,茶从此有了生机,有了香气,有了属于它的味道。

茶之道,器知道,器之道,人知道。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王褒的《僮约》之中,“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这是我国最早提到的“茶具”的史料。好马配好鞍,好的茶好的水,同样也需要好的茶具,本次作者所呈现的茶器以茶盏为主,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创新与文化的融合,每一件作品都富有浓厚的魅力与生命力,让文人四季生活美学体现的更为细腻与优雅…

《辰时·返璞归真》

行走的杯盏《瑞雪·虚怀若谷》

《亥时·枫红绯云》

《子时·放眼看世界》

《戌时·智者乐水·龙脊》

《立冬·温酒待雪》

《豹纹·行色匆匆》

《瑞雪·瑞兽志野》

《龙井·陋室铭》龙蛋壶

行走的杯盏 Mt Seymour Resort《薪知足》柴烧品茗杯

香器作品

香道·香器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艺术的升华,先秦时期就广为流传,先是出现在宗教礼仪法术之中,人们以萧艾寄神灵,后多流行于古代贵族士大夫及文人阶层,通过识香,六根感通、香技呈现和香法修练等环节,并在相对规范的程序中,使我们体会人生和感悟生活的一种高品味的四季修行。

大致分为:宫廷用香、宗教用香、民间用香、药用香等。

香器,顾名思义是焚香时所用的器皿及香具,也泛称为香具。随着制香和用香的日益广泛与细分,各种香器也应运而生。

作者本次展出的香器作品就是根据刚提到的大致分类,功能性的创作,有宗教礼仪用香炉、宫廷礼器香炉、医学药用熏炉等,表现手法与形制密切联系,充分做到了艺术为功能服务,艺术形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豐年炉-《造极》

豐年炉-《造极》

豐年炉-《造极》

鼎足三瑞兽分别:俐齿兽-“制怒”、独角兽-“灵犀”、千里眼-“静观”太湖石于其上方袅袅烟雾缭绕寓意“顶峰”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简文 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作品取“登峰造极”之意。

《仓牙炉》

《狻猊炉》

《幽将炉》

《幽将炉》

书法拓片作品

传拓艺术

自古以来,大凡书香雅致之家,多爱在自家的墙壁上饰以尺幅。室内悬挂字画艺术作品,可以渲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思想情操,愉悦身心,联络情谊。

书画是“软黄金”,中国有句古话:“宅有书画家不穷”。常言说的好,“家居无字画,必是俗人家。”这话虽然尖刻,但却一针见血。

拓片:

《隋书·经籍志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就有“传拓”一词。俗称拓片。历史在创造、泯灭、新生的进程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彩陶上的画符,甲骨上的刻字,“书其事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古碣凭人拓”的传播,有文字记载的文物国宝的面世,促使了传拓这种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本次展出的拓片作品均是作者近期新作,由选材到书法,从雕刻到拓片,均由作者一人完成。

一件好的摩崖石刻、碑帖或拓片作品,不但要有好的书法家,还需要有好的雕刻家,二者心有灵犀的默契才能把好的石刻或碑刻木刻作品呈现出精彩,另外还需要好的拓片技术,最终才能有传世的传拓艺术作品。

作者近几年潜心研究学习传拓技艺,加上20多年来的书法功底和雕刻技术,逐渐的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传拓技法,本次精选14幅作品,与大家见面分享。

《福蕴华堂》朱砂拓 280x60cm

《物华天宝》金墨拓 280x60cm

《钟馗纳福》102x12cm

万世皆如梦:这世万物完全就是梦的虚幻;

见心无所生:见证了法界实际并无一样真正真实的存在。

万事皆空,当看透所有外相,不为外相迷惑大彻大悟,才明白所有都是虚幻。

《禅》松墨拓 120x17cm 佛教用语,指排除杂念。

《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146x23cm

岁在辛丑·丰年书刻帝师翁同龢诗

《鹤寿》朱砂拓 140x22cm

宋人僧守仁在《垤鹤》中说:“秦人即呼'鹤’ 鹤亦'鹤’自谓。”;寿:长久,年岁长久。

《般若波罗蜜》140x22cm

意为:到达智慧的彼岸

般若的意思是:智慧

波罗蜜 的意思是:至彼岸

般若波罗蜜心经的意思就是运用大智慧度彼岸的心经.

此岸即碌碌苦海,彼岸即极乐净土.

包含了一切佛菩萨六度万行之智慧与功德,也是大乘佛教精神所在,亦为【大般若经】中之结晶之精华。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松墨拓 150x39cm

辛丑中秋·文峰山下於南锣鼓巷

《酒仙》朱砂拓 125x30cm

岁在辛丑重阳

《须弥福寿》140x20cm

须弥:宇宙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既无开始,也无终结,是一个不断运行着的循环过程。在空间上则是浩翰无垠,无边无际。

须弥福寿,即指无量福寿,是大吉祥。

《达观》140x23cm

心胸开朗,见解通达。出自《书·召诰》:“ 周公朝至于洛 ,则达观于新邑营。”

《春雨呼童耕垄亩·夜灯教子读诗书》140x31cm

天順門裡家風傳·豐年於京華

《言志》140x40cm

《言志》

明 · 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结尾:

生活美学就是这样,没有勉强,没有躁乱,宁静致远,乐在其中。

生活美学 需要您在工作之余做自己,

在广阔的世界里汲取灵感,

向内探知和理解自我的过程,

从焦虑不安,庸碌中脱离,在喧嚣中沉淀。不去定义,只去呈现,抛除偏见,抵达内心。

秋入云山,

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

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

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

忘形共说清闲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