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反面典型”屠呦呦,获诺奖前无人知晓,却是中医药的荣耀

 国馆官方 2021-12-31

屠呦呦不是个会来事的人。

因为没有“社交牛逼症”,说话直来直去,总让人猝不及防地尴尬,被人诟病“性格有缺陷”。

前段时间,电视剧《功勋》周迅饰演的屠呦呦,更是数次把“屠呦呦低情商”带上热搜。

跟领导硬杠,下同事脸面,不懂“职场礼仪”,屠呦呦以一己之力踩遍职场社交中的雷坑,成了当代职场的“反面典型”。

图 | 源于电视剧《功勋》剧照

比起其他科学家,屠呦呦罕见地接地气。

自小成绩平平,不是老师眼里最优秀的学生。

高中成绩单里还有考过60多分的“光荣历史”。

图|在她的高中成绩单里,语文平均成绩71.25分,英语平均成绩71.5分,数学平均成绩70分,生物平均成绩80.5分,化学平均成绩67.5分

其貌不扬,不爱社交,在班里也只是个小透明。

“那时的我很文静、很低调。”

她的中学同学也说:“她很普通,穿着朴素,属于默默无闻型的。”

生活上,屠呦呦常常丢三落四。

今天丢钱包,明天丢钥匙,简直是家常便饭。

图 | 年轻时的屠呦呦

“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整齐。”

即便后来结婚为人妻,屠呦呦也没能学会收拾家务。

“我依然不灵光,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我家老李(李延钊)做。”直到八十多岁,她仍旧没有学会生活自理。

众所周知,钱学森好弹钢琴,袁隆平爱拉小提琴,屠呦呦却没有任何爱好。

不会生活,不懂艺术,跟其他科学家相比,屠呦呦这个人十分单调乏味。

如果非要从她身上寻摸出什么爱好,她只会回你两个字:工作。

图 | 屠呦呦

可屠呦呦在工作上并不受人待见。

周迅在扮演屠呦呦之前去过她的研究室实地采访,也跟她的同事多次沟通,最终摸索出屠呦呦的“低情商”日常:

和领导面对面走过,从不打招呼,碰了领导一肘子,仍继续面无表情地走路;

跟领导汇报工作,直接打断领导发言;

领导否定她的思路,她能直接甩脸子走人,问就是“不跟傻瓜论长短”。

人际关系一窍不通,也不屑于去维护,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都只是职场上的孤家寡人。

图 | 屠呦呦

偏偏那是个阶级斗争十分严重的年代,虽不流行“炒鱿鱼”,却会在评职称的时候绊上两脚。

无论屠呦呦多努力,院士头衔始终与她无缘。

哪怕后来成为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第一人,屠呦呦依然因“不会来事”被指责。

当时在外界看来,屠呦呦和5·23团队明明同是青蒿素的贡献者,但在后来的出版物引用文献里,其他人的名字被省略、屠呦呦的名字被前移,更是成了同行的话柄。

因为学不来圆滑,从年少到现在的屠呦呦,从来没有被人们完全认可过。

图 | 屠呦呦工作照

尽管获得诺奖后的屠呦呦无数次对着镜头说“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但人们仍乐此不疲地臆想着屠呦呦和“523”之间的内斗。

屠呦呦本就不善言谈,对于外界的恶意揣测,并不多做解释,她所有的心思都在“青蒿素”上。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遇上青蒿素,屠呦呦的世界再没有别的东西。

救人,救更多的人,成了屠呦呦毕生的执念。

20世纪60年代,越战爆发,可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枪弹,而是携带疟疾的飞蚊。

疟疾,又称为“生命收割机”,曾有考古学家推测,古罗马帝国的灭亡就是源于疟疾。

图 | 患有疟疾的儿童

这种病一旦发作,时而高烧焚身,时而如坠冰窟,之后逐渐丧失行动能力,甚至死亡。

当这种传染病在战场肆虐的时候,最高有三分之一的军团沦陷。

为了不让疟疾继续危害人类,更为了防止疟疾普遍性地传染到中国境内,1967年5月23日,一个研究项目小组在这个时候成立了。

“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这是523小组的任务。

时年39岁的屠呦呦还是北京中医研究院里的一个实习研究员,因为有学习过中西医的专业背景,加上其他资深专家被批斗倒下,只剩屠呦呦临危受命,破格成了523小组的组长。

图 | 20世纪50年代实习员的屠呦呦与老师一起研究中药

但她这个组长,是光杆司令,除了她,项目组根本没有组员。

那个年代的中国一片混乱,科研变得微不足道,屠呦呦手里没人、没钱、没设备。

开局就是一手烂牌,要攻克的却是人类几千年来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几乎难如登天。

所以“523项目”开始的前两年,屠呦呦独自收集古医书,拜访老中医,查阅民间秘方,逐字逐句地试配药方,但毫无进展。

图 | 523项目

后来523小组招进几个年轻人,人多力量大,屠呦呦带领团队汇集2000多个药方,进一步编写出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逐一排查实验。

还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

可惜,又两年过去,仍没有结果。

实验室里,作为组长的屠呦呦压力日渐增大。

实验室外,西南边境外的战场上,士兵发病率逐渐升到50%,死亡人数与日俱增。

全世界一半的国家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死于疟疾,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每分钟都有孩子成为疟疾下的亡魂。

而此时的屠呦呦正在经历第190次实验——青蒿。

结果,她又失败了。

“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这是屠呦呦在古书里寻到的提取方式。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柳暗花明,第191次实验成功了,疟原虫抑制率为100%。

图 | 第191次实验使用青蒿,疟原虫抑制率为100%

但这离治愈疟疾,还差十万八千里。

在狗疟临床用药试验里,有一只狗出现了毒性反应,青蒿抗疟在安全方面遇上了障碍。

“我来试服吧。我们不能放弃青蒿,但也要保证青蒿对人无害。”亲自服药,才能更清楚药带来的感觉。

当时的屠呦呦由于长年研究工作,身体已不大好,且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可她毅然选择当探路的小白鼠。

一连服用七天,幸运的是,结果显示正常。

青蒿抗疟,正式在人类疾病史上拉开序幕。

1974年,青蒿在国内临床治疗6000多例,均得到良好的效果,全世界开始关注这个抗疟神药——青蒿素。

图 | 与青蒿素相关的药品及植物标本

1993年,被命名为“科泰新”的双氢青蒿素产品走进疟疾重灾区肯尼亚,后来的6年里,“科泰新”一步步融入肯尼亚民众血液里。

他们会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COTECXIN”(译为“科泰新”),希望幼童不受疟疾进犯;对中国的理解也是“科泰新”,是“神奇的东方国度”。

一直到2013年,投入使用青蒿素的非洲国家,患病率已从本世纪初的15%下降至2.2%。

青蒿素在非洲地区数次立下奇功,也让非洲人民对中国不吝赞美之词。

2015年12月10日,北京时间晚上11点30分,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里,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正在举行。

85岁的屠呦呦身穿紫色礼服套装,颤颤巍巍,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奖章证书,成为中国内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

图 | 源于《一株小草的力量》

这是零的突破,是历史性的一刻,也让“屠呦呦”这个名字从此在中华大地上沸腾。

在诺贝尔主题演讲会上,她演讲内容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图 | 源于《中新网》

在中国早已日薄西山的中医药,全世界无人在意的中医药,因为屠呦呦,再一次被人们正视。

为她执话筒的是传染病学教授扬·安德森,全程演讲26分钟,他单膝跪地,给这位利用东方“岐黄之术”获得诺贝尔奖的女士至高无上的尊重。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父亲给屠呦呦取名时,自是没想到,他的女儿在未来用青蒿救助无数人,也因青蒿被载入人类史册。

冥冥之中,一切皆是缘法。

“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说着一口宁波普通话的屠呦呦在诺贝尔的演讲台上数次感激523团队的贡献,以及中国科学家的努力。

可在大洋彼岸的这边,有人倍感惊喜荣耀,有人反倒难堪不忿。

屠呦呦,不是院士,不懂英文,没有留学背景,没发过几篇论文,甚至连博士都不是,这样一个“草根”研究员,凭什么是她?

就连上报参加诺贝尔奖也只是经过基层同意,上面部门并不知情,甚至连国家科委、卫生部都有可能不知道,诺奖就直接颁给了这么一个从前没有听过名字的老太太,凭什么?

而且青蒿素不只是屠呦呦一人的功劳,而是523集体努力的结晶,凭什么只颁给屠呦呦一人?

各种争议扑面而来,甚至有人联名将举报信发给诺贝尔奖评委会,希望能按“程序办事”,拿掉屠呦呦这个“非正统”的科学家。

诺奖回绝了联名投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影响选出新药的研究者。”

图 | 2015年诺贝尓奖现场

屠呦呦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这种非议。

早在四年前获得美国的拉斯克奖时,因为“三无”背景,屠呦呦就遭到同行的质疑:“我不赞成她一人得奖,我赞成国家科委批准的发明单位都应该得奖。”

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对屠呦呦获奖给出了三点评奖依据:

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

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

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很明显,只有屠呦呦。

图 | 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

“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种科学发明完全出自一个人,为什么到了中国,类似的重大奖励就必须摊到每一个参与者身上才算公平?我们仍然对过时的平均主义、平衡观念心向往之,仍然没有树立起成熟的获奖心理。”一位学者的反问字字珠玑,戳中了那些捻酸吃醋同行的心。

在传统观念中,院士身份是评判科研工作者成就的一张有力的名牌,而屠呦呦从未得到这张名牌,她获奖也就显得不合理。

然而,民众也有更大的疑问:为什么一个成绩如此卓就的科学家不是院士?为什么如此重大的贡献在国内40多年并未得到公认?没什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无人知晓?

对于诸多质疑,屠呦呦没有理会,她如往常一样再次投身到研究中。

2019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在治疗红斑狼疮上有明显效果,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即将第一次纳入《牛津医学教科书》,屠呦呦又一次为人类疾病、为中医文化做出贡献。

同年,屠呦呦和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图灵并列入选为“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外界如何繁杂,屠呦呦这棵青蒿小草仍沉浸在她所热爱的药学世界里。

一路走来,质疑不断,只有丈夫李延钊始终陪在屠呦呦身边。

她不会做家务,李延钊就化身为“生活秘书”;

她临床实验初期,需要“人体小白鼠”,李延钊以身试药;

她没时间抚育女儿,李延钊就成了“超级奶爸”;

她实验停滞不前,李延钊就鼓励她支持她,为她扫清所有力所能及的障碍。

听到她获得诺奖,李延钊像个老小孩似的乐了好久,陪着她远赴瑞典,扶她步入会场,在台下看她一身荣光,为她鼓掌骄傲。

文献参考:

1、邹松霖.凭啥是屠呦呦?[J].中国经济周刊,2019(13):48-50.

2、杨戈.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J].中国科技奖励,2019(07):28-31.

3、吴晶,王思北,胡浩.屠呦呦:第191次的发现[J].当代劳模,2015(10):42-46+2-3.

4、弓长.是非·屠呦呦[J].科学家,2015(07):44-47.

5、图书《屠呦呦传》编写组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文字为国馆读书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作者:糖味的橙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