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邯郸到瑞金,为长眠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烈士邱积成寻找亲人的故事跨越了四十余年…… “细高的脊背,微微弯曲的身干,瘦长又严肃的面孔,一双大而灵动的眼睛,还有那会意的微笑,处处都表现着他的聪颖与顽强……”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资料室的烈士档案中记录着这样一段描述,而寥寥数句中刻画的人物正是长眠于烈士陵园内的革命先辈邱积成。 资料中记载,邱积成(1909—1940),江西瑞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0年4月22日,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病逝,生前任一二九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根据时间来看,邱积成牺牲的时间距离今天已经有80多年,但资料中那段细致的刻画仿佛将我们带回过往,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先辈足迹,追忆革命精神。 与先辈的一场“邂逅” 每一位革命先辈都承载着其独特的红色基因,而对于后人来说,他们更像一本书,需要后人带着尊崇去翻阅,带着敬畏去品读。不过,对于先辈邱积成的故事,我们在翻开之前,先来聊聊与邯郸“结缘”的红军后人熊瑞萍的经历。 “我的爱人是邯郸人,他在江西一带驻军时我们认识并结为夫妻。1987年,我和他一同来到邯郸定居生活。”熊瑞萍回忆道。 熊瑞萍是江西瑞金人,其父亲1932年参加革命,解放后回到瑞金县工作。 “我的父亲是走过长征路的老红军,从小就给我讲长征路上的故事,使我对红色革命历史产生了特殊的情结。”她说道。 那是1980年的时候,熊瑞萍还没有来邯郸定居,当时她和丈夫回邯郸探亲。因为她的“红色”背景,她来到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观并祭奠先烈。 “就是那次机会,我注意到了邱积成烈士,因为在他的碑文上写着'江西省瑞金县人’,是我的老乡。可同时我也发现,他的墓碑前似乎没有亲人来祭奠的痕迹。”熊瑞萍回忆道。 虽然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但邱积成这个英雄的名字从此便留在了熊瑞萍的记忆中,那一年她才二十多岁。 红色印记中的“偶然与必然” 如果说在烈士陵园内与邱积成烈士的“邂逅”是一次偶然,那熊瑞萍在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恰逢工作人员整理革命烈士名单这件事儿,便更是偶然了。 “就在从邯郸回到瑞金不久后,我到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恰巧遇到工作人员在整理烈士名单册,我便翻看了起来。”熊瑞萍对记者说。 因为名册是按照姓氏排列,有心的她又注意到烈士名单中没有记录下邱积成的名字。 熊瑞萍告诉记者,当时她提出疑问后,工作人员解释说,很有可能是烈士牺牲时没有直系亲属或与亲属失去联系,因为在册的烈士姓名是由家属上报而来的。 “当年他们为我们而牺牲,现在我们也应该为他们做些事情,我要为邱积成烈士找到自己的亲人。”熊瑞萍心里想。 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通信条件与现在比起来还是十分有限的,想要在茫茫人海中为烈士找到亲人可不是件容易事。 “只要有机会,我就托人帮忙打听,但都没寻到邱积成烈士亲人的音信。”从熊瑞萍的语气中依然能听出多次寻亲无果时她的失落之感。 转眼间40多年过去了,在熊瑞萍和很多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就在前不久,终于找到了邱积成烈士的曾孙邱善荣。 “40多年来的多次找寻多是无果,但这件事情始终放在我的心里,只要还没有找到,我便一直挂念着,不管找到的希望或大或小,我都不会放弃。”熊瑞萍如是说。 “红色血脉”终相连 “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烈士陵园内,有一墓冢安葬着抗日战争牺牲于此的瑞金籍八路军烈士邱积成。墓碑寥寥数语,只知烈士是瑞金人。八十多年来烈士坟头从无亲人祭奠,希望大家为烈士寻亲提供帮助。”这段内容,是熊瑞萍发布在以瑞金长征红军后代为成员的微信群里的寻亲求助信息,也是这条信息使得邱积成的亲人被找到了。 “我和熊瑞萍一同在瑞金县人民委员会大院里长大,我们的父亲都是曾经走过长征路的老红军,所以看到她发布的消息后,也激发了我内心深厚的红色情结,我便欣然行动,帮助烈士寻找亲人。”红军后人邹红宁告诉记者。 自此,邹红宁成为了寻亲故事中的又一关键人物。他查阅相关史料,寻找邱积成烈士的信息,又通过同学群、校友群和老乡群等渠道发布寻亲信息,将身边的力量发动起来。 “我通过查阅史料,找到邱积成烈士的家乡在泽潭乡,进一步缩小了寻亲范围。”邹红宁说。 最终,原瑞金绵江林场老职工邱来生通过在泽潭乡各邱氏家族中的电话信息,寻找到了邱积成烈士曾孙邱善荣。与此同时,邹红宁的弟弟邹武灵通过泽潭乡退休校长邱金煌的人脉力量也找到了烈士亲人邱善荣。 多股力量的参与为革命烈士邱积成寻找到了亲人。“我非常感谢大家的努力和付出,为我们找到了牺牲的亲人。”邱善荣激动地说。 据他介绍,他手里有一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但材料中只记录着他的曾祖父邱积成牺牲的情况,而并未记录牺牲与安葬的具体位置。 “小时候听父辈们提起过曾祖父,说他参军前就为人正直,做事勤劳,可遗憾的是他二十岁参军后就没了音信。”邱善荣感怀道。 多年来,邱积成烈士亲属也曾多次找寻他的安葬位置,但始终没有找到。“我和家人将于明年清明时节,到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祭奠祖辈英雄邱积成。”邱善荣告诉记者。 信仰好似星星之火,这份光亮一经点燃,便会直达内心,温暖恒久。这就是熊瑞萍和邹红宁他们执着地为烈士寻找亲人的根结所在吧。 也感谢他们让我们能再次认识一位伟大而光荣的革命先烈邱积成。 同时,也让我们一同打开这本题为《邱积成革命先烈》的红色革命书籍:邱积成同志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任指导员、团特派员、师特派员、保卫部长和师党委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转战太行,在历次反“扫荡”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率领部分政工人员、卫生人员冲破一个又一个封锁线,有力地打击敌人。 他日夜奔波,周密部署反奸措施,发动群众加强部队官兵教育,击败了敌特一个又一个阴谋,保卫了根据地,保卫了八路军的安全。1939年11月间,他带病参加八路军总部会议,为了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带病工作几昼夜整理文件,撰写工作报告。在召开干部会议时,他做了整整两天的工作报告,有时讲话都很困难,于是就用石头把讲的话写到砖墙上。 1940年4月22日,邱积成烈士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病逝,时年31岁。 为邱积成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红军后人寻亲的故事所感怀,记者特来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缅怀邱积成和所有革命英雄,他们永放光芒的革命精神犹如这园内的松柏,即便在这寒冷的冬日依然长青长绿…… 邯报融媒体记者 武悦 刘圆圆 王海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