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曹兆才:明光知青迎新春年度聚会一一“后知青”时代的生活纪实(上)

 新用户9326cauu 2022-01-01


2021年12月4日上午,阳光明媚,心旷神怡,明光市原建筑公司的《明光缘》知青朋友,相约美兰湖东方假日田园,举办明光知青迎新春年度聚会。

东方假日田园位于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张墅村,占地600亩。整个园区汇融生产、观光、休闲、生活、科普为一体的乡村大观园。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乡村生活情趣,望眼前树林间的那湿漉漉的薄雾渐渐散开,似形无影,像晨起的淑女梳妆妩媚身姿风韵地向你一路飘来。尽情享受来自土地、河流、森林带来的清新和自然景色。

悠悠岁月半世情,明光知青返城后,颐养天年,含饴弄孙,欢渡“后知青”时代的晚年生活。花甲之年与年逾古稀的老知青重逢相见,精神饱满,气色红润,神采奕奕。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亦是知青的集体记忆。

那么,他们的“后知青”时代,是如何勾画出“后知青”文化斑驳陆离的概貌和精神层面积极向上,生活状态平凡而又有品位地展示老知青自爱、自重、自强、自尊的人生画卷呢?可是,我足实被深深地感动了。现场我访问了时启亮老师、王松豹女士、张伯源先生及陈永乐先生等。

关注老知青群体一族的生存状况与日常生活面貌,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舍离身边的烦恼、浮躁得已净化心灵的开悟;他们以不服老的年轻心态,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余热,谱写精彩的“后知青”时代人生路上的旋律,赞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发扬光大,领唱着新的一首《知青之歌》。

时启亮老师今年已经过了七十,五十多年前下放到洪庙公社浦岗大队务农。上世纪70年代曾先后在实验小学、五七小学、嘉山中学任教。返沪后曾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东海学院商学院院长。退休后依然坚持着翻译学术著作,也热心参与社区的志愿者活动。

时老师与参加调研的上海、新疆学生合影

今年6月,东海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承接了上海市教委的特色项目:“民族一家亲,关爱育新人”。参与项目的时老师着手组织24名内陆学生和24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两个多月的社会调查。48位学生就“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家庭公用事业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家庭通讯及网络使用状况”、“社区集贸市场经营状况”、“社区交通便捷度”、“社区医疗卫生设施”等专题去了解家庭,了解社会。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通过内陆学生与新疆各民族学生合作参与社会调研,增加学生之间的亲近感与合作精神,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时老师与参加调研的上海、新疆学生合影

通过团队合作、实地调研、在线交流与辅导,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新疆学生及内陆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努力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与祖国一起健康成长。调研活动已于今年10月圆满结束。

今年10月1日上午,时老师还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讲座。与学生一起展望2035年的远景目标。他告诉学生,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能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等等。

新疆学生实地调研合影

时老师耕耘教育事业几十载,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是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同志,现在还在参与社区的党建活动。谈话间,他也表示出自己要“不忘初心”的信念。

在“后知青”时代,时老师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是从安徽的乡间土地上一路走来的”。他始终保持着一名老教师、老党员、老知青的本色,为人谦卑,默默奉献。

新疆学生实地调研合影

我和时老师在东方假日田园的田间地头一起看风景,在长满藤蔓的绿色拱形长廊下散步。谈笑风生间,结束了一段愉快的“采访”。

王私豹女士为大家演唱草原歌曲《游牧时光》,苍劲伤感的歌声意远情长,吟唱游牧人飘荡四方的生活,博得了老知青们阵阵掌声。的确,每一首歌曲都代表一种心情,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去用心听、去体会、去感悟。

王松豹女士

王松豹女士今年67岁,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70年6月下放津里公社,76年12月招工原明光建筑公司。王松豹女士幼小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喜爱临摹被誉为“楷书之宗、帖学鼻祖”王羲之书法字帖。王羲之书法笔势委婉俊雅,遒美健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015年王松豹女士居住的上海老城区动迁,利用2016年至2018年回明光的三年过渡居住期间,酷爱书法的她,参加了明光市老年大学书法班和地书班学业。和顾正全、从其云、冯明善、黄春敏、祝应彪等同学,一起互相切磋学习交流,受益匪浅,继续深造培训。

书法班指导胡崇良老师在授课《兰亭序》课程,从教学基础入手,意境内涵讲解,笔划顺序剖析,加上生动的故事,引经据典,让同学们领悟易懂。

胡崇良老师讲述从史书记载,王羲之是一个道德思想高尚的人,学养深厚的人,富于创造精神的人……之所以,才是真正的德艺双馨被后世推崇为: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

胡青誓(已故世)先生、夏和利先生为:地书班指导授课老师。

王松豹女士勤学苦练书法几十年,尤其在明光市老年大学书法班和地书班三年的专业系统授课,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7年明光市举办的画展中,她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行草)参加展览。《兰亭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王義之写出的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范本。

王松豹书法作品《兰亭序》参加2017年明光市画展

王松豹书法作品

欣赏王松豹女士参展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笔端精致挺拔,章法洒脱,气韵盎然,博采众长,自成一体。蕴藏着练达的笔墨技巧与厚实的文化功力及不懈追求书法艺术的情操,受益于胡崇良老师的谆谆教诲,并受到行家一致好评。

在此,王松豹女士委托本人向胡崇良老师、夏和利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向胡青誓老先生表示深深地敬意与缅怀。

相比之下,同样的我在小学三年级时,也爱好书法临摹柳公权碑帖,却耐不住寂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不在焉,弄得手上衣服面襟墨渍斑斑,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2018年底,王松豹女士回到上海新建小区居住,积极加入社区里委志愿者队伍,开展宣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共建慧苑美好家园活动。布置楼道宣传墙报专栏内容有:楼组公约、居民议事公约、表扬讲文明树新风的个人先进事迹等。特设开辟“党员风采掠影”和“党员活动”专栏。把党务建设的宣传阵地在基层弘扬扎根,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并且根据时政舆论导向要求,及时或定期调整墙报专栏动态信息;牢牢把握住正能量的传播声音,与时俱进。

王松豹布置楼道宣传墙报栏

王松豹与社区志愿者合影

每逢春节之际,各家各户纷纷忙碌办置年货喜迎佳节;也是王松豹女士义务为社区居民书写春联最繁忙的时候。各种书法字体,形式内容多元化,颂扬祖国和国泰民安的条幅,精彩纷呈,供居民挑选,更深受居住社区老知青兄弟姐妹的赞誉和欢迎。

王松豹书写春联

王松豹女士能歌善舞,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进基层社区宣传,激发创意灵感,主动指导编排重大节日社区文艺演出任务。在庆祝的社区文艺演出,王松豹女士领衔排练《再唱山歌给党听》的团体舞蹈。党旗飘扬,演员神情激奋,展示优美肢体语言和高亢的歌声,讴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思想。

为活跃社区娱乐健身需要,王松豹女士免费教授爱好锻炼及喜爱文艺的居民,按时排练交谊舞、民族舞、新疆舞、唱红歌的课程。并且经常在社区和外区参加文艺交流演出,使社区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朝气蓬勃,为共建美好家园奉献一名老知青的微薄力量和余热。

庆祝文艺演出剧照

王松豹女士是在农村6年的知青,返城后,安排好自己平淡有序的家庭生活习惯。然后热心地为社区做各项服务工作,兢兢业业,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学会的本领回馈社会;乐于助人,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示范。

王松豹女士依然充满当年的革命激情,要求进步,坚定理想信仰:“听党话,跟党走”。她已自愿写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参加社区党小组活动,等待批准。

“后知青”时代的知青,老当益壮,紧跟着新时代步伐,尽在夕阳红满天的余晖中,闪亮出一道青春灿烂的光芒。

王松豹女士深有体会地说:“日常生活有时需要自己调节清零后,恢复到最佳状态的刻度,只有自己阳光积极的精神面貌,才能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互相勉励,生活就有质量,才能使晚年的生活更美好”。

近几天来,王松豹女士正在筹备编排2022年虎年春节社区文艺演出节目,我预祝她们的团队演出圆满成功。

下一篇记实张伯源先生、陈永乐先生等文章,待续。

《明光缘》老知青聚会合影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