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十一
2022-01-01 | 阅:  转:  |  分享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十一《文钞》“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
病。富贵往往令孩子不成器。为什么?以爱之不得道故,这是旧说法,现在说,爱的不如法,令孩子生起烦恼心,有钱啊,骄奢淫逸的毛病都出来了
。一点出息都没有,他怎么能成气候呢?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里穷,令孩子早早立下志愿,为家里出力,担当事情。把孩子的本
能都激发出来了,为了家,没有一点为自私的概念。无论什么事,都会干得很好,遇到奋发的事业,他就会老老实实干一场。比如上学的学生,知道
有高考,就会努力学习,给家里找到新出路,自己也成就了学业,毕业后得到他应有的好职业。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富,夸富,耀富,骄傲自大的毛
病有了,勤苦奋斗的能力不能现前。我在高中毕业那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我们看着前面十届毕业生都下乡了,当了农民,我们不甘心做农民,希望
有出息,出人头地,自己默默努力,几乎到了拼命的程度,没日没夜地学习。因为是文革时代过来的一代人,又在农村生活学习九年,基础几乎都是
零。说是复习,对我来说都是重新学习,真累。家里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又在大学里面生活,自己能没有压力吗?并不是没有其他出路了,而知识分
子家庭的人,思路就这么大点,眼光也不远,只知道学习有出路。一心想考上大学。贪心起来了,压力起来了,忧虑也起来了,都是自己给自己带来
的无形负担。但是在那个时代,也不知道有其他出路了。77年到78年,两次高考之间,时间只有半年,上次还没能力考上呢,这次就得考上,谈
何容易。但是一个励志的人,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通过努力,刚刚过录取线。真幸运。“若为彼存以生息,余不得者,于父母生嫌心,于所偏
得兄弟姊妹生忌心,皆非所以教孝教弟之道”。这是说父母偏爱子女当中的一个,其余的子女对这个被偏爱的子女,就产生嫉妒,跟着就是障碍。
这也不是爱子之道。这样的结果,子女们的心理,没有一个平衡的,都心理不健全。这是第二种教育子女不正常的问题。上一个是对子女用物质关怀
,这一个是用心理关怀,都爱的不合当,不得法。令孩子们心里不正常,心理不健全。什么样的家庭,能令孩子们心理正常呢?就是家和万事兴的家
庭。家长之间能和睦,他们之间没有矛盾,相敬如宾,和气可亲,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本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各个都做的差不多了。孩子们看到
父母这样完善,做得各个没有毛病,孩子们各个打心里佩服父母,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像父母一样生活工作,家和万事兴。父母没有口传心授的教诲,
都是用各自的行为教育了儿女,说到的都能做到。而非说到的做不到,令儿女产生怀疑,不敬佩父母,产生深恶痛绝的抵触。健全的家庭太少了,说
到做不到的家庭太多了,乃至于说到的都几乎没有了,对孩子没有教育。任性胡来,父母都这样糊涂,你还能指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吗?为什么?父母
的父母没有教他们,祖父母的父母也没有教他们。这就完了,文化的传承断了,中国特有的伦常道德,因果报应和十善,都没有人传了,也没人讲说
了,做到的就不可能了。佛门的人做不到,他学大乘就没有基础,世间的人做不到,他做人的基础就没有了。人没有做人的能力,将来他过世后,还
能回人道吗?不可能了。没有基础的大乘,也没法子修成功,都失败了。回人道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可不是小事啊。人生第一件大事,做一个合格的
人。“若女有钱,出嫁必以钱自骄,或轻其夫,或不洞事,以钱助夫为不法事”。这是第三种情况,女孩子嫁出去,因为手里有钱,她就会
做很多麻烦事,都是父母教育不得其法,害了孩子。“欲儿女成贤人,当为培福,不当为积财。财为祸本,汝等看多少白手起家者,皆由无
钱,自勤而来。而大富家多多不久房产一空”。希望孩子们成贤人,当为其培福,不能积财等等,物质享受给孩子们。财为祸首,基本都把自己的
孩子害惨了。要给孩子们创造贫穷的环境,激发孩子励志,启发智慧,这才是真正为孩子们好。余下来的钱,帮助需要的人,给穷困的人去上学等等
,广积阴德。这样看来,有钱不过奢侈的生活,要过贫穷的日子,身体好的父母,要会装病,令孩子们激发出爱父母的心和感恩行为,这个心能激发
出来,你的孩子就基本教好了。“习劳知感恩”,就是这个道理。穷能令人发奋,并能令孩子感恩,这样培养孩子,算是父母真正尽到自己的责任了
,一个贤人培养出来了。炫富是傲慢,大烦恼之一。过穷日子,帮助需要的人,广积阴德。两者对孩子的影响,大不相同。“故古人云:‘遗子黄金
满籝,不如教子一经。’能读则读,不能读,或农或工或商,各有一业,为立身养家之本。女子若有钱,明道理,钱固为助道之本。不明道理,则害其女,并害其婿,并害其外孙孙女矣”。
献花(0)
+1
(本文系Fo弟子2yui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