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千字文13:晏子为何阻止孔子当官?

 王肖杰 2022-01-01

  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论语》上有“晏平仲善与人交”的记载。山东高密人(与莫言是老乡),在齐国做大夫长达40年,富有政治远见、外交智慧,堪比管仲,但比管仲更简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最为人所知的是出使楚国的故事。楚王知道晏子个子矮,就让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请晏子走小门,晏子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楚国是狗国吗?还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也是晏子使楚的故事。
  晏子是齐国人,孔子是鲁国人,两人同时代,还见过面。孔子对晏子的评价很高:“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而晏子对孔子的评价却不高,甚至成为孔子仕途上的绊脚石。
  孔子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时候,通过各各机缘见到了齐景公。《论语》有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了著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很赏识,想把一块田地封赐给孔子。晏婴这时站出来了,说了一番话,改变了齐景公的想法,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政,更没有任用孔子为官。
  晏子说什么了呢?《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这段话,大意是:儒者能言善辩却常无视法度,高傲自大不足以教化百姓,崇尚丧礼破费财产,四处游说伤风败俗,礼仪、节度一辈子也学不完,用这一套来治理齐国,不靠谱!
  晏子的话道出了知识分子固有的不足。当时孔子还没有从政经历,相当于没当过领导的老师给领导干部讲领导科学。很多知识分子苦心研究,真诚诉说,没有一点私心杂念,甚至不顾身家性命,实在让人尊敬,只是可惜,他们说的那一套无比正确、无法实施。北宋张载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听得人热血沸腾,可弱弱的问一句,怎样做呢?——不知道!说这话的张载自己,也没见他开什么太平,不仅万世,甚至连一世太平也没有开,整个大宋王朝的天空飘荡着四个字——“丧权辱国”。倘若今天张载在世,他会说:“那是因为我没有权力,如果我有权力,就能办得到!”这与孔子的想法如出一辙,孔子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大小也当过“代理国务总理”,执政期间也没见鲁国成为“东周”,甚至连自己的权力、地位都保不住,被迫四处流浪。
  知识分子更讲“求真”,从政者更重“务实”。威海的一位博士市长说:当了市长才知道,干事首先要学会妥协。有理想、有热情自然好,但还不够;要想做成事,没有实践这条腿是绝对不行的。晏子一直工作在治国理政第一线,而孔子则是旁观者,有时旁观者清,但更多的时候,游泳的人才知道水的温度。
  另有一些知识分子,甚至连孔子、张载的高洁品质也没有,而只剩下所谓“骨气”,他们的原则是:只要政府提倡的都表示反对!为什么要反对?——想想再说,反正不能跟政府站在一起!这些人实际上是极端的自私者,目的不是为了社会大众,而是标榜自己,沽名钓誉。至于靠写评论赚稿费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就更不值一提了。得罪!得罪!
  晏子不让孔子做官,笔者私下里还有一种揣测:孔子身高至少1.92米,而晏子估计身高不足1.6米,两人一起站在国君面前,晏子是否有心理阴影?——且罢!我大概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个人成长的助力者

阅读活动的推动者

成人教育的实践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