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志愿六问

 王肖杰 2022-01-01

高考结束了,报志愿开始了。高考是考学生,报志愿是考家长。与一位家长交流,总结如下见解:

1、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报志愿主要看分数(废话)。对每个具体考生来说,分数是定量,学校和专业是变量,满意的学校可能专业差一些,满意的专业可能学校差一些,哪个优先?我的意见是专业优先。学校是面子,专业是里子;面子能用一阵子,里子够用一辈子,搞清楚这一点,头脑会清醒些。

2、为孩子,还是为自己?

家长选A,孩子选B,意见不一致,怎么办?人之常情:孩子一般不会为了父母而做选择,父母会为了自己做选择。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在别人面前炫耀的工具,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实际上是为自己好。有人会说:孩子不了解世事,他可能现在一步错,将来步步错,多让人担心呀!——世上无对错,因为有了立场,所以有了对错。还是那句话:你以为好的,对孩子未必好;你以为不好的,对孩子未必不好,未来的世界的发展方向,一定朝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是对孩子最大的好。不可能人人成龙凤,还是让孩子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吧!

3、看爱好,还是看偏好?

   如果一个人一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将有源源不断的幸福;如果一个人一生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那将事半而功倍。选专业的时候,是看自己喜欢的,还是自己擅长的。有时喜欢的也是擅长的,那最好;有时则不然。比如一个学生不爱学英语,可他英语的成绩很好,这说明他有语言天赋;而有的学生很喜欢学数学,也很努力,可就是成绩不如人,这说明他数学缺少天赋。我的意见是选择天赋,理由很简单:天赋是不可改变的,而兴趣是可以改变的。一般的规律,人在多次选择之后,最后会倾向于天赋所在。另外,天赋可以让人成为顶尖高手,而仅靠爱好和努力是不行的。

4、去北京,还是去上海?


大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体验上。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人的心胸和眼界是不一样的,城市所提供的资源也不一样。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国家”字眼很难出现在二线城市。在北京,就相当于在“国家”;在上海,就相当于在中国经济中心,资源的丰富性不可替代,所以能到大城市,不到小城市。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高校听上去在大城市,实际上学生生活在小城市,比如山东大学的学生可能在某海边小城读书。

5、拼爹,还是拼运气?


入学就要考虑就业。就业靠谁?最好有个“李刚”爸爸。如果你正好是爸爸,就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自然的选择是:能在哪个领域或单位让孩子就业,就让孩子去读哪个专业。比如在金融行业有人脉,就让孩子去读金融专业,顺理成章,将来求人也好张口。如果自己没本事,或者孩子不用你,那就要把孩子送到一个机会比较多的地方。总体讲,大城市机会更多;对专业发展而言,有些小城市更适合,比如研究甲午海战,威海就比上海要更合适。

6、花钱,还是省钱?


有些学校学费高,有些学校学费低,还有一些特别机遇,比如免费师范生,不仅免学费,而且给补贴,分数也比较低,条件是到农村小学干6年。如果家庭贫困,时间换金钱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经济宽裕,还是随心所愿的好。钱不用,就是纸;钱可以借,机会不能借;钱有去有回,时间有去无回。关键时刻,不能痛钱!

以上纯粹个人观点,希望有点参考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