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党校工作手记35:职称为何讲年限?

 王肖杰 2022-01-01

职称评审期一般三年,三年之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层级。发展党员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职称为什么不可以成熟一个、聘用一个?党员的成熟标准是模糊的,而职称的标准是清晰的,为什么反而不可以?

可能是费用原因。发展党员无非是增加一个名额,没有其他的费用支出;而现在职称的评与聘合一,职称与工资挂钩,评聘上之后费用支出会增加,所以党员9000万人问题不大,教授如果增加100万人,财政支出就过3000亿了。

只是这个原因吗?中国GDP现在是世界第二,又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人才、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拿出钱来多养几个教授,费劲吗?过分吗?

职称可能还有一层管理方面的意义。古人有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设立了科举制,于是天下英雄都为我所用。他曾得意洋洋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管人的最高境界是“顺其所求,利其所能”。人之所求是什么?马斯洛有层次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5种,中国人更加概括,无非“名、利”二字,根本还是一个“利”字。十八大之后从严治党、治政,别说灰色收入了,甚至有人喊出“官不聊生”,可为何公务员考试热度不减?无非因为公务员工作、收入有保障,“铁饭碗”是保底一生的“利”。

良好的保障是一把双刃剑,能把优秀的人才招进来,也造成进来的人动力不足。除非天生努力者,一般而言,人有保障,必生懒惰。如何激发体制内人的动力呢?方法之一是利益分层,如工资分成很多级,然后与职务职称挂钩,人为制造差别,目的是给每个人以奔头。

有了“利”,自然就生出了“名”。教授的工资高,外出讲课费的标准也高,讲师讲半天1000元,教授可以拿到4000元;教授可以申请国家级课题,讲师基本无望;教授做课题负责人,批准的概率更高;教授发表文章,刊载的可能性更大……于是教授的名声比副教授要高,副教授比讲师要高,其背后仍然是利益。教师们晋升了职称,不仅叫着好听,而且名利双收,所以动力很足。

管理者通过职称晋升标准,可以方便地实现管理意图。希望多搞资政,那就资政成果分数高一些;想鼓励高层次发表,那就核心期刊分数高一些,职称标准就成了管理的有效“指挥棒”

但这个指挥棒也有失效的时候,那就是教师晋升无望的时候。很多学校存在教授不干活的情况,因为他们没有了奔头。这些人拿着很高的工资,工作量却比不上某些讲师,很不公平。如何改变?方法之一是规定聘期内的工作量,完不成就降级,既“负激励”。但这种方式显然不好,谁都不愿意被逼着干活。

从管理的角度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有的。这就是本文的主题:职称年限。

以前职称只分四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假设三年一个聘期,中间没有任何意外,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25岁到党校工作,34岁就有可能评上教授,之后的20多年,工作动力何在?(仔细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会发现,同样25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34岁有可能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与职称晋升时间规定基本匹配。)

现在这四级之中又分级,助教分了2级,讲师分了3级,副教授分了3级,教授共4级,形成了12个台阶。同前假设,三年一个聘期,中间没有任何意外,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25岁到党校工作,聘在第12级上,24年之后有机会晋升教授,此时年龄49岁。在基层党校,教授一般只有四级、三级,52岁可以晋升三级教授,女性55岁可以退休,正好期满。如果30岁到党校,55岁可以实现顶格晋升,这样在整个工作时期都有动力,最后三五年可以稍微放松,合乎人情,是一种很合理的制度设计。(公务员职级并行,思路与之相近。)

设定一定年限,避免“火箭式”晋升,不让他快速的进入“无望阶段”,始终给他以奔头,这比规定聘期内工作量效果更好。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与教师同处一所校园,人情越来越浓,慢慢滋生了“找好处”想法,把职称看作是教师的福利,而不是更好发挥党校职能的机制。还有部分党校上下一心,跟人社部门争政策、争好处,结果走的太远,不仅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而且出现了矛盾:教师意愿达不成,便把矛头指向校领导班子,认为他们不为教师着想,是失职,造成了不稳定。领导班子成员也感觉很无奈,因为长期形成的理念,很难说服。

对此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指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