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的命运,为何不同于感恩节的火鸡?

 王肖杰 2022-01-01
一只火鸡被主人养着,每次见到主人都会得到食物,它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感恩节的前一天,主人来了,手里不是食物而是刀。
由此得到很多教训:如明天太阳未必照样升起,黑天鹅事件时时会发生,要未雨绸缪;再如看问题要全面,要有上帝视角,既知己也要知彼;再如归纳法不科学,而科学就是对以往经验的归纳,所以科学不科学……
我则想到另一个问题:主人养鸡也养狗,为什么狗的命运跟鸡的命运不一样呢?为什么狗可以寿终正寝?
因为狗的用处比火鸡大。火鸡的作用无非是当做食物,当做食物的东西很多,火鸡是食物,鸭子、牛羊也是食物,可替代性比较强;而狗可以看家护院,基本无可替代。
狗的用处不仅大,而且发挥作用的时间长。火鸡只在感恩节或圣诞节的时候有用,且宰了吃掉只能一次;而狗每天都能看家护院,服务时间更长。
但狗也会被杀的,不是有个成语叫“兔死狗烹”吗?即使有用,且长时间有用,也难逃死路,那又怎么讲呢?
“兔死狗烹”的实质是狗没有用了。越王勾践的手下文种大夫、刘邦的手下韩信将军死前都发出了“兔死狗烹”的感慨,他们当年为主公立下汗马功劳,天下大定之后,他们的作用消失了,不用你看家护院了,还留你做甚?
不仅如此,这些功高盖主的人还会对主公形成威胁,也就是说,这些“狗”不仅不能帮自己了,还有可能害自己,那岂能留?——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中国历史的大半。
能够让狗寿终正寝的品质不仅仅是“可用”,还有是“可爱”。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或者说“可爱”也是一种用处,是满足情感的大用处。
人类有两大需求:一是客观世界的物质需求,二是主观世界的情感需求。前面所说的狗和火鸡有没有用,指的是客观世界的物质需求,而人的情感需求显然不可或缺。

有些人很愤怒:自己奋斗半生不如帅哥丁真咧嘴一笑。其实没什么可愤怒的:你的奋斗领域是客观世界,提供的主要是实物价值;丁真满足的是情感需求,提供的主要是情绪价值,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两种不同的规则,不能混为一谈,就象体重不能和智商相比较一样。

问题仅仅在于:天赋(比如相貌)不同,且天赋无法改变,努力只能用在可努力的范畴。比如美女化妆,美貌是天赋,天生丽质,化妆是努力。
而每个人能做的仅有努力而已,且努力的结果未必赶得上别人。比如相貌平平者再怎么化妆,可能也比不上美女素颜。
好消息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别人再努力也未必赶得上。我在文字上可能有天赋,但数学差极了,我需要在纸上用方程式计算的问题,我爱人只是眨巴眨巴眼睛,直接就把结果说出来了,这又到哪里说理去呢?
最可怕的是有天赋的人很努力,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才华,这样的人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人。仅有天赋,或仅靠努力,都可以达到中等水平,要成为顶尖者必须二者兼具。
你的天赋哪里?又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是没找到发挥天赋的领域,还是努力程度不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