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答:怎样总结经验?

 王肖杰 2022-01-01
肖杰老师:
您好!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想问在具体工作中,怎样总结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到经一事长一智?
——日出日落的光
 
日出日落的光:
你好!做事有一个万能公式,就是“意识+方法+工具”,也可以说是“道+术+器”。“总结”这件事,用这个公式也可以解决。
第一,要有总结意识。
总结是提炼,遇事要上升一个维度来看。比如退休干部对车补有意见,这是政策问题;报怨待遇差但不辞职,这是情绪问题;军转干部待遇不同,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要能上升一个维度,首先自己要掌握一些高维度认知,通俗的说就是基本规律。各行业都有基本规律,《易经》64卦就是总结了64种情况的基本规律,且总结得很高级。比如说“渐”卦,总结的是“逐渐”这个现象。“渐”封的爻词分别是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干,就是水边;磐,就是水边的大石头;陆,就是陆地;木,就是树;林,就是山林;阿,就是大山。秦朝修建的阿房宫,意思是大山旁边的宫殿。《易经》用鸟的飞翔来总结:飞到河边,飞到河边的石头上,飞到河边的陆地上,飞到陆地上的树木上,飞到山林上,飞到一个大山上,这就叫“渐”,是一个事情一步一步往前发展的规律。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底层逻辑。比如利益是问题的根本,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什么,群众所提90%以上问题的背后都是利益。当然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也可能是面子、职务升迁等。掌握了这一条,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的问题都能看清楚,大概率不会跑偏。
再介绍一个特别好用的基本规律:骑象人原理。一个人骑在大象上,大象就是人的情感,骑在大象上的人代表理智。骑象人非常形象的说明了人的理智的有限性:情感不动,人再怎么使劲,大象也是不会走的。从这个原理中又能推出很多结论,比如沟通,沟通是在说理吗?你看两个人吵架,这个说:“我错了吗?”那个也说:“我错了吗?”俩人都没错,但吵起来了。错和对是在理性层面上讨论,而沟通的最高境界是不沟而通,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沟的是情感,通的也是情感。中国人还有一句话叫“通情达理”,情通了那个理才能达,情不通,理是达不了的。教育孩子的话,为什么孩子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因为情通与没通。换位想想,父母跟你说的那些话,你爱听吗?比如穿秋裤,错了吗?没错,但为什么不听?因为情没通。
第二,掌握一些方法。
1.掌握一些思考的技术。
比如逻辑思维,这是一个最基础、最基本的技术。人要有逻辑思维,讲话得有逻辑性。举个例子:我的手表比挂钟快三分钟,这个挂钟比北京标准时间慢三分钟,所以我的手表是准的。对吗?乍一看,没问题啊!但它违反了逻辑学里的同一律原则。我的手表比挂钟快三分钟,这个“三分钟”是我的表跟挂钟之间的差距,而挂钟跟北京时间的差距,尽管也是“三分钟”,但是这两个三分钟如果用同一只表来测的话,不一定是相同的。都称“三分钟”,但内涵不一样,不是一个东西。
再比如说MECE法则。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大家想象切黄瓜片,一根黄瓜从头到尾全都切开了,没有粘连,头尾完整,就符合MECE法则,就是所有的要素都想到了,且两个要素之间不交叉。举个例子,假设你要学写公文,要请教谁?分本单位和外单位,就符合MECE法则;本单位请教谁呢?再分领导、同事、下级,这三个也是完全穷尽、相互独立的。
2.一事一反思。
任何一件事情干完之后都要回顾一下,最好能写出来。我去年写了一年“七思”,就是7个思考的点,每周在公众号发一篇,相当于每天思考一个问题。我用这种方式来磨练自己的思考力,同时也用这种方法督促我去思考、去学习。对事情的反思也是这样,每事一反思,反思的结果强化了以前的经验,或者学到了新东西。慢慢你会发现新东西不多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成长了,也意味着你成长的速度慢了,以后会更有工作动力。
在反思中会积累经验,强化记忆,优化方法,这些都会变成你身上的才干。一个大项目做完之后,要跟同事一起回头反思,即复盘,从头到尾理一遍,看哪件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好。复盘做完应该出一张工作清单,以后再干类似的事情就照着清单做就可以了,这就是在总结经验。
3.请教高人和读书。
最合适的高人就是你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一个人能走到主要领导岗位上,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有些人会瞧不起领导,甚至背后骂领导,这实在没啥好处,除了增长你的傲慢之外毫无意义。你看到他好的地方向他请教,这是跟领导交往的最便捷方式。比如问他那个事为什么要那样干?或者说对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讲,您觉得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读书也一样。随着微信的普及,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量都大大增加了,但是经常感觉一地鸡毛,没什么收获,为何?因为微信没有体系,而书是成体系的。读书大概率比博客、微信要好,特别是高人写的书。选书主要看谁写的,比如塔勒布写的书,他只要出,你读就行了,肯定有收获,《黑天鹅》《反脆弱》《随机漫步的傻瓜》等等都是好书,最近出了一本《Skin In The Game》,还没有中译本。
4.扩大知识面。
有时候,不是我们总结力不行,是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少。知识要融会贯通,没有一定的量是不行的。可以想象雨水滴在玻璃上,刚开始水滴是分散的,随着雨滴的增加,玻璃上的水滴会慢慢融合,最终合成一体。这个过程就是融会贯通。
我推荐大家去听得到APP里面的“每天听本书”栏目,它是扩展知识面的一个很好方法。这个栏目是高人选好书,然后讲给你听,每本书大概半个小时。有人讥讽它是“知识胶囊”,一口吞下去,不知其味,但从扩展知识面的角度来说足够了。头一年我听了500本书,感觉世界观都变了。我们日常遇到的问题,前人也遇到过,而且研究过,而且有结果,而且结果已经写进书里了,只是我们没有读到。
第三,找到好用的工具。
总结经验需要顺手的工具,比如思维脑图。所谓脑图,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把散乱的头脑风暴里的东西显化、结构化。做脑图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清思路的过程,讨论问题的时候能做到即时总结。还有的一些方法比如鱼骨图、六顶思考帽、SWOT分析等,都很好用。
有一些配套软件,比如X-Mind 、幕布、GitMind(手机APP)等,有时间可以尝试一下,操作很简单,但能有效地帮你把散乱的东西系统化。
另外一个工具是成长日记。它可以用来总结经验,用来记从领导那里听到对自己有启发的点,最好能做到一日一收获,如果做不到的话,一周应该至少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