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年寄语】虎年说虎

 行者老鱼 2022-01-01

壬寅年元日闲来无事,一电脑、一座山、一杯茶、一缕阳光,咱们说虎。

在汉以前崂山有虎的记载,留下诸多传说、象形石和石刻。

流传最广的是童恢驯虎的故事,又说虎在童公驯虎后绝迹。法若真有诗:“一自童公驯虎后,二崂不借黑云封。”即为此。

故事发生在现在的驯虎山,山在崂山西北即墨境内。蓝水《崂山志》记:“驯虎山,在铁骑山西十里,北巅危岩北探,下有洞,狐栖其中,俗传童恢驯虎处”。

故事在即墨可说是家喻户晓。童恢,字汉宗,琅琊郡姑幕(今天山东莒县人),传其东汉光和五年任不其县令。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其时不其境内山高林密,山民常受虎患,有民人状告老虎食子,童恢命人擒获二虎,斥虎曰:“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及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逐令释放。吏民为之歌颂。

捉虎的山因此得名为驯虎山,离驯虎山不远的那个被老虎吃掉儿子的老妪居住的村落,因老妪常站于村外呼叫儿子,因而村落称“叫儿埠”。至今这些地名仍存,传说与事实就是如此难以区分。

崂山虎的另一个传说与宋道人刘若拙有关。

刘若拙,号华盖真人。曾经修炼于建驱虎庵、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上清宫门前的银杏树有三个乳状树瘤,据说一千年方能长出一个,则此树已历三千载,传此祖树为刘若拙所植。

传说宋初刘若拙来到崂山,其时其地常有虎狼出没伤人,刘若拙以过人勇力驱除虎狼之害。山民感念,赠其所居茅庵匾额曰“驱虎狼庵”,简称“驱虎庵”,道长潜修其中,此庵在太清宫东南侧钓鱼台北。

明黄宗昌《崂山志》中说刘若拙“丹颜皓首,不自知其年,衣弊衣,取掩形耳。不冠不履,冬不炉,夏不扇。一夕端坐化去,神色自若。”善气功,体质强健,冬夏不冠不履,不炉不扇,被誉为崂山古代十大道首之一。

刘若拙羽化后墓在即墨某小学院内。其墓地规模很小,虽处地闹市之一隅,仍显得幽古寂深。

另一个关于老虎的轶事是自然碑。自然碑是巨峰的门户,关于这块奇特的石碑,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段神奇传说,曰此碑为李铁拐为除虎患所立,这与童恢大人的石橛类似,这只能当做一个传说故事了。

虎有象形石。

最形象的虎位于戴家山的三清洞,因石崖酷似一只白色虎头,得名“白虎石”,与对面的青龙石遥遥相对,名为左青龙,右白虎。三清洞像一个盆景,座落在戴家山的山谷中,有庵、有洞、有井、有青龙白虎,有神泉、有仙梯,关键它处在闹市之侧,却无闹市之喧,端的是天造地设的去处。

最有名的虎峰在华楼,名虎啸峰,一峰突起,状如猛虎咆哮,为元代尚书王思诚游崂时所品华楼十二景之一,并有《虎啸峰》曰:“蹲蹲石虎树阴阴,坐啸生风几古今。若使当年逢李广,也应射没镞头金”。

虎有石刻。

最明显的石刻在三清洞,洞口处的石壁上刻有一个苍劲有力的草书大字——“虎”,对面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巨龟,名为“龟虎把门”。有书法家提出不同见解,说虎字石刻应当是“篪”字,一种写法是“竹字头下面加虎字”,其含义是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我想这可能是一只喜欢音乐的虎吧。

自蓝家庄进山,上行华楼涧蓝宅北界与华楼宫东南界的路口处有一连字虎石刻,所在处竹林茂密,是旧时候上华楼宫的必经之地。

该处石刻的字稀奇古怪,有点像符号,也可能是篆字。关于该石刻,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在当地,有人把此石刻名为“马马屋”,这纯粹是从字面上来看的,也没有任何意境,所以不足为凭。二是一些老师说是“虎虎居”,是说此处为“龙盘虎踞”之地,也可是表达对蓝氏后人的期许。

第三种说法是“处处居”。根据一是宋人晁补之的诗词《自乐其一》:“避地悠悠处处居,何妨涕泪作欢娱。”根据二为篆书“虎”“处”两字相近。

综合以上的说法,可能是说这里“虎踞龙盘处处在”吧!

虎年已到,愿虎踞龙盘的华楼早早开放,行山的山友处处居在!所有读文的朋友在新年“握虎符,持玉节,佩金鱼”,自有自在行山中!

虎年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