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度世桃花源

 Kath2633 2022-01-01
图片

洞天福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洞天福地”的概念及空间原型

图片
图片

典型的洞天空间示意图

“洞天福地”源自中国本土早期的山岳崇拜,如中国古代人对于山岳河海等重要自然空间意象进行官方封禅或祭祀的传统。其一方面接续了《山海经》的传统,一方面又延续了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的神圣空间体系。在唐代司马承祯、杜光庭等“国师”系统归纳和整理,最终形成了广泛分布在“天下”——即东亚地区地理空间,由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共同组成的“洞天福地”空间意象体系,并且具有一整套与之相应的神圣空间理念——也就是关于“神仙居所”和“天然庇护所”的理想。其发展与繁荣一直持续到宋明时期,受到从民间到官方的普遍认可与重视,并成为大量文学、艺术创作的主题,对东亚地区的建筑、景观、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和审美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洞天”,在道经中的原型最早见于《灵宝五符经序》中龙威丈人入太湖洞庭为吴王取书的故事,而六朝高道陶弘景汇编的《真诰》最完整地描述了洞天的完美模型,即茅山华阳洞天。根据这些经典记载,洞天一般四方开四门,希望进入洞天的人必须“斋戒寻之”才能“精感得开,乃得议入”;天下各个洞天以昆仑为中心,互相通达,每一处洞天都是一处与外界相似的小世界,其间“日月照临”、男女仙人居住其间,又有“仙草灵芝” 等富含生命力量之物:洞天其上为穹顶,正中开有玄窗,空间意象与“明堂”有类似之处等等。“洞天”是一处神圣空间,并且大多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难以进入的门和狭窄的入口通道,与世俗类似自成一体的内在时空,通往天穹的窗或开洞等,这些空间特征共同形成能够完成生命超越的“洞天”原型。因而早期的道教徒也往往在洞门口结庐而居,并设坛礼拜洞天仙官,在后世逐渐形成了围绕洞门而建的道观。

图片

茅山道教科仪


而现有最为完整关于 “福地〞文字论述也见于《真诰》:“土良而井水甜美,居其地,必得度世见太平······兵病不往,洪波不登。”也就是说,“福地”象征着现世间人们所能到达的远离灾祸、适宜居住的庇护空间,因其所蕴含的天地之精气和丰厚的水土资源,使得居住其间的人能够“进则修仙得道,守则益寿延年”。如果说“洞天”是理想中神仙居所的 “彼岸”,只有修行有成的人才有缘进入、接受仙官选拔;那么“福地”则是普通人躲避灾祸、安心修行的一处“桃花源”,是中国古人理想的现世居所。

因此,“洞天福地”共同反映了中国人面对生活和死亡的态度和思考,也反映了形成理想时空系统的宇宙观念。而这些水土资源丰沛、山川风光秀美,同时富于美好想象空间的“洞天福地”在后世又逐渐成为描述美妙自然环境的代名词,成为象征中国人理想生活环境的审美原型。

图片

“洞天福地”的价值特征及其影响

图片
“洞天福地”的最初形成与系统化与道教人士的推崇有密切的关系,唐宋以后则通过国家斋醮的形式成为政治体系的一部分,并体现了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与融合,最终通过艺术创作影响了东方传统文化的构成,尤其是东方的审美意趣。

首先,“洞天福地”反映了“道生万物”,因此“天人合一”的中国本土哲学理念。中国本土道教是形成“洞天福地”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受中亚文化影响而注重造像的佛教迥异,自古就反对具象的宗教崇拜,如有《老子想尔注》:“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象也,但可从其诫,不可见知也。”同时认为万物皆由“道气”所生,因此宇宙、山水、人体不仅都由“道气”衍生,并且有相互可以比拟的类似结构。如与《真诰》同时期的上清经典《紫阳真人内传》云:“真人曰: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虚,是为洞庭。人头中空虚,是为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入无间,以黍米容蓬莱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载焉。”由此可见,道教经典将宏观的天地与物质上存在的洞天乃至微观的人身洞房(即头颅)相关联并等同,把洞天内的生命转化与人生的内丹修炼等同,这种源自上古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经过道教提炼精粹后一直传承至今。与此同时,这种把外部世界的山川洞穴与人体自身的关联的思想,也使道教徒愈发地崇敬并爱护自然界中的灵山洞窟和动植物种,使“洞天福地”所在之处成为最早的生态自然保护区。

图片

 《体象阴阳升降图》将整个人体比作昆仑山,洞府为穴位,气脉为江河

其次,“洞天福地”的“神仙洞府”想象也体现了秦汉以来国家职官制度的影响。按照《真诰》等经典描述,洞天中的男女仙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世之时有功德的人,死后被引入洞天中,成为人与仙之间的一种过程状态——学仙(地下主者)。第二种是负责统领洞天的仙官,学仙在他们的统领与教导下在洞天内继续修行,并等待来自司命君的定期拣选,以此获得仙位,实现生命的超越。诸多按想象彼此连通的洞天,实际可以被理解为遍布天下的修仙学院,后世道教信仰者有意地按照地理空间分布这些洞天的位置,可以认为是对汉魏时期早期天师道的“教区”——二十四治(或二十八治)的一种致敬(其统领学仙的职能也与天师治堂领户化民相仿),同时也是对上古“星宿分野”的继承。

将洞天的空间特征与其内部的“选仙”机制综合考察,可以得知他们都指向了“分离”、“阈限”、“聚合” 这一经典的“过度仪式”结构,因此洞天是一处凡人不可及的彼世,是善人死后超越自我生命的阈限空间,是一座意象上孕育新生命的“复活洞穴”。


最后,人们对“洞天福地”所拥有的“神仙居所”和“天然庇护所”理想之空间、人物、制度的具体想象,又进一步开启了后世“桃花源”的创作母题,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仪式、文学、美术、建筑、园林等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对神仙洞府的向往逐渐失落,取而代之的是〝洞天福地”在空间意趣、艺术品位、审美理念等方面的影响,伴随着衍生的对象进人千家万户的世俗生活。这一过程经历了以想象到现实,从零散到系统,从原始到文明的发展,是东亚文化在这一时期发展过程的印证。

图片

来自于“洞天”概念的“桃花源”暗喻,在东亚地区的影响

图片

关于洞天的崇拜,直接开启了对于太湖石的审美,并延续至传统的园林设计及奇石玩赏

                   

图片

本文由 王蕾 摘编自 吕舟 崔光海  主编《2019年第一届洞天福地研究与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一书之“序”和“度世桃花源:'洞天福地’申报世界遗产初探”。内容有删节、调整。

(审核:孙莉)

图片

 978-7-03-070234-0

定价:280.00元

图片

本书是第一届“洞天福地研究与保护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和会议发言合集。内容涉及洞天福地概念的历史与发展、个案历史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原型、文学类型、山水绘画、风景园林、墓葬考古、符号象征、圣地旅游、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潜在遗产价值阐释与比较研究等方面,并对洞天福地申报世界遗产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