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旦新年!这3部平均9.3分的纪录片,值得陪孩子一起看

 Daweb_YN 2022-01-01

1

《生命之色》


BBC的一部科普纪录片《Life In Colour》,作为第一个推荐。

图片

解说依然是大卫老爷子,有他在说明水准就已经有了。

图片

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因为这部片子角度很特别。

它主要讲述了色彩在动物互动、生存中的重要作用,还用上了最新科技的拍摄器材,带着观众领略人肉眼看不见的动物眼中的色彩。

图片

上映刚两个月,豆瓣高评9.2分▼

图片

网友评价'颜色盛宴的冲击,即是天堂!'。

图片

它总共有三集:

1. Seeing in colour 看见色彩
2. Hiding in colour  藏身色彩
3. Chasing colour   追逐色彩

自然界充满了色彩,而动物身上各种不同的颜色对于它们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有的为了繁殖、有的为了隐藏、还有的为了竞争。

图片

比如雄性山魈,猴类中最强壮的一种,成年之后面部和臀部就会变成红色。

图片

这种颜色对它们是力量和地位的象征,颜色越亮,地位越高。

雄性蜂鸟会通过展示羽毛颜色的方式,吸引雌鸟注意▼

图片

幻紫斑蛱蝶,它翅膀上的颜色则对它们有着双重意义。

一方面雄性翅膀上的色彩越鲜艳,就越能吸引雌性注意。另一方面,也会加大被鸟类捕捉的风险。

图片

另外还带我们探究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比如老虎常常要狩猎,为什么要长成显眼的橙褐色,而不是在丛林中好隐藏的绿色?

图片

其实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对颜色敏感。

比如鹿,它们是红绿色盲,它们眼中老虎身上的橙色看起来和绿色差不多。

图片

比如这是我们看到的视角,一眼就能发现老虎的位置▼

图片

而这是鹿的视角,老虎很难被发现。这个时间为老虎争取了至少5米的狩猎距离。

图片

所以说不得不感叹,色彩在不同生物的进化论中产生了相对最好的结果,真是神奇。

2

《地球的夜晚》


这部纪录片同样来自网飞,豆瓣评分9.3分。

图片

可以说它绝对是一部开创历史的动物纪录片。

因为它的镜头大部分拍摄的都是在黑夜。

图片

图片

你是否会好奇,当我们沉睡时,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小伙伴都在干什么?

曾经被认为只在白天狩猎的豹子,其实在夜晚也会行动。

图片

但是它们受到视力的限制,一个月只有在最明亮的几个夜晚才会出击。

草原上有另外一种动物,狩猎完全不受月亮变化的影响——狮子。

图片

健壮的身体,出色的夜视能力,使得狮子成为草原上妥妥的暗夜之王。

它们超过9成的狩猎活动都是在夜晚进行的。

即使在暗淡无光的黑夜,狮子也有能力瞄准猎物,偷偷靠近,给予它们致命袭击。

图片

河马,这是一种白天喜欢泡在水里,夜晚才出来吃草的动物。

它们夜里的视力和人类的差不多——睁眼瞎。狮子从它们面前晃悠过去也未必能发现。

图片

在黑夜里求生的动物,各自都有一套隐藏的秘技。

猎人蛛,身长3厘米,大概比人的一节手指长一点点。

图片

它可以凭借由地平线和星星组成的地图。在黑暗的沙漠中穿行400米去找寻配偶。

换成人来计算,大概是我们摸黑在沙漠里行走超过2公里。

图片

圆点树蛙,身体可以吸收月亮反射的紫外线,使得自己身体发出荧光。

看起来就像是黑夜里小小的灯塔。

图片

林蛙,身体细胞里面有高浓度的尿素和葡萄糖。

让它可以在阿拉斯加零下十几度的森林,半夜全身冰冻假装死去,等到温度上升到零度以上再活过来。

图片

有些动物的习性也因为人类活动的干扰而改变。

在地球另一端的的非洲南部,另外一个象群,因为城市建设阻隔了它们觅食的道路。

它们学会了在夜里穿越城镇去吃草。

图片

透过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在暗夜里发生的奇妙的事件。

它也提供了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和动物共享同一个地球。

3

《小小世界》


和很多大气磅礴的纪录片不同,这部纪录片聚焦的都是地球上微小的生物。

片名叫《小小世界》,豆瓣评分9.5分。一共6集,每集30分钟。

图片

像放大镜一样,把这些小生命摆在我们面前,才会发现微小的世界有多神奇。

比如,在非洲草原上,大象行走踩下的脚印,下过雨之后就成了蜻蜓、小蟹、蝌蚪鱼各种各样小生物的生活的“水塘”▼

图片

白蚁,小小一只。

它们用唾液和泥土建造起来的巢穴,和大象一样庞大,远远看起来像是一座城堡▼

图片图片

侏獴,身体虽小,可巡逻范围有50个足球场那么大。

巡逻的过程,它们还会倒立尿尿标识领地。因为在动物界,尿的位置越高代表体型越大▼

图片

图片

在残酷的自然界,相比大型的生物,体型微小的生物,生存更加不易。

热带雨林的草莓毒箭蛙,大小和葡萄差不多。

随便一个动物经过,都有可能对它孩子造成威胁。

图片

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它决定把家搬到一棵40米高的树上▼

图片

它把米粒大小的蝌蚪背在背后,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跳▼

图片

图片

最终它爬到了树顶,找到了一片中间有积水的叶子。

它把小蝌蚪轻轻地抖落到水里。以后,这就是孩子成长的新家▼

图片

刺豚鼠,它们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地面上。

图片

因为被大树遮挡住光,很少东西生长,这里的食物比较匮乏。

刺豚鼠怎么找食物?
有时候是等食物从天而降▼

图片

有时候,吃别的动物吃不下的坚果▼

图片

也有一些生物,为了生存进化超乎想象的高科技。

一种虫子能把自己假装成蛇把敌人吓跑▼

图片

天鹅绒虫。身上有震动感应器可以追踪猎物的移动方向▼

图片

它们的嘴巴喷出的粘液,可以在几秒钟变硬,把猎物困住▼

图片

为了拍摄到这些精彩的镜头。

摄影团队的足迹走遍了非洲草原、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加勒比海岛……

运用了微距镜头、无人机,拍摄到200多种动物珍贵的画面。

图片

透过《小小世界》,我们的感官被放大了。感受到自然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吼叫,也看到了生命不管大小,都可以坚韧而精彩。

获取纪录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