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业之外,苏州经济一个新亮点看齐北京、上海

 旷达致远 2022-01-01
图片

2021年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大年

两个关键指标再创新高:
GDP总量迈过2.2万亿大关
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新台阶

网络在欢呼:
苏州工业总产值将首次超过老对手上海、深圳,没有大的意外,苏州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梦想实现与否有待验证,至少苏州离这个梦想不远。


当然,苏州依然低调,我不说。一声不响,苏州今年有44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沪深主板4家、科创板18家、创业板9家、北交所4家、港股4家、纳斯达克3家、台股1家,以及上市REITs1支。苏州登陆科创板企业占据江苏一大半,仅次于北京、上海。

疫情之年,苏州做到了人从花丛过,片叶不沾身,经济表现强劲,外贸出口旺盛,在抗疫防疫优等生遍地的长三角相当惹眼。

中国工业第一强市苏州活力十足,诸多经济数据让人服气。从经济总量到外贸出口,从入围世界五百强的数量到人均收入,苏大强是同级城市的“天花板”,是高等级城市“拦路虎”。

苏州经济的强大不仅有关键指标支持,许多不为人知的数据也有反映。最近发现苏州经济一个新亮点:文化消费实力。

长期以来苏州给人的感觉是强在工业、好在制造、兴于外贸。但是这个数据却让人看到了双面绣苏州的另一面。

如果说苏州的工业力爆棚,那文化消费的表现,让你感觉苏州的城市实力“炸裂”。

看数字:

2019年,苏州全体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2748元,约等于上海,是北京的1.2倍,是深圳的1.6倍,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

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人均文化在消费占比达到15%,而苏州人均消费支出中的占比达到8%,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一半,比上海北京都要高。
在文化消费领域,苏州是全国城市中最接近发达国家的城市。


从农村人均文化消费看,苏州更是一枝独秀,苏州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548元,分别是北京的2.3倍,上海的2.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


文化消费上,高等级城市的护城河很硬核,但苏州偏偏就逆袭了。要是苏州在工业上秀肌肉,相信大家没有意见。工业赛道,三十年前看乡镇企业,二十年前看外资,两者正是苏州的优势。

最近十年,国内部分高等级城市的创新优势走起,但苏州经济底盘扎实,转型升级亮眼,光芒更耀于往日。


但文化消费就不同了

文化消费传统上属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地带。至少具有四大优势

1、直辖市和省城有大量的高等级文化资源,比如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区域内最好的文化场馆;省城还驻有大量的文化组织团体,聚拢了绝大部分省内文化精英;

2、直辖市和省城还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众多、知识分子多、大学生多;

3、第三产业更为发达,大城市的高端消费人群相对更为高端。

4、相对于高等级城市,苏州缺少一个发展文化文旅消费非常必需的资源,国际民用飞机场——输送高端消费人口的大通道。


欠缺优势条件,苏州的文化消费力为何强?

第一、作为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历史遗存底蕴深厚,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文化艺术星光璀璨,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级旅游景区53家。

第二、苏州通过自身的努力,聚拢了一批高素质的艺术团体,比如苏州有芭蕾舞团,而全国范围内同类队伍不超20家,有的省还没有一支队伍;苏州有一支高水平的交响乐图;近年来,苏州还创建了同样水平很高的民乐团,苏州还有一支比较顶尖的昆剧团,这些剧团的存在和发展为苏州培育了消费市场和消费习惯,让苏州市民爱上了艺术欣赏活动。

第三、苏州近年来一直在培育江南文化,在积极开拓文化产业,通过供给端影响消费端。各类小剧场、夜间文化演出遍地开花。“如果说'苏州制造’是我们的'最硬内核’,那么'江南文化’就是我们的'最亮名片’。”一位苏州前任市领导说,苏州将构建具有苏州文化特点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面打响“江南文化”品牌,重塑江南文化的核心地位,重筑苏州人民的精神家园,重现文化高地的灿烂辉煌。


第四、苏州通过政策引导、金融灌溉、人才引进来推进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已见成效。更重要的是,苏州近年来的城市吸引力质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苏州,其中不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人口、特别是高端人口的聚集为高层次文化消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在苏州年轻人中间,看话剧,听音乐,赏昆曲,已经成为节日打卡时尚,艺术范一点不输周边高等级城市。


苏州经济的新亮点,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苏州

第一、苏州百姓富裕实实在在,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苏州老百姓跨过了一般意义上的温饱型小康,苏州的小康是更高层次的小康,对省内其他城市有借鉴意义。来苏州的朋友发现,苏州街头没有吵架的,讲文明、讲秩序。社会上接触类案件如抢劫、抢夺、斗殴之类基本绝迹,这当然要归功于社会治安,但是也能说明苏州比较文明。不仅是市区范围内,苏州大市内的昆山也是中国县级工业第一强市,现在城市新美如画,艺术场馆崛起,居民素养普遍提升,怎一个文明了得。

总结下:苏州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人的文明和精神提升了。过去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文化消费就是城市文明的脸面。


第二、苏州如果只有工业一枝独秀,证明它只是一个制造业城市。苏州的文化消费力让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未来,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多元潜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产业是高等级城市的桂冠,苏州文化消费上的强势表现,证明它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多。不谋而合的是,苏州近年来转型升级大有建树,在生物医药、纳米、半导体、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上斩获颇丰。文化和产业在相互促进。

总结下:世人眼中“最江南”的苏州,应活化利用好“江南文化”基因,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城市前进动力。


苏州新领导提出了打造“六个城”的规划: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


在“六个城”的建设中,个人觉得,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当然不仅仅是文化消费,还有供给端的文化产业,也包括如何利用苏州既有的文化资源。
用好文化及文化消费这几张王牌,苏州的未来不可限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