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往事:贵阳三大家族之华家

 金色年华554 2022-01-02

从本期开始,笔者和大家聊聊贵州民国的一些往事,中间再穿插讲述一些有关的历史人文景点。

熟悉贵阳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末民初贵阳有“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的说法,就让我们就从华家开始吧。

华联辉:

清朝同治初年,华家人迁居贵阳。华家第一代人物华联辉协助四川总督丁宝桢整顿盐务,把生意扩展到贵州、四川,华家开始靠经营盐巴起家。

自古贵州不产盐,盐巴都是从四川入黔,一般走水路,即从赤水河溯游向上,在赤水大同、习水土城、仁怀茅台、毕节金沙等地上岸转陆运。华联辉庇护于丁宝桢之下,想不发财都难啊!

文章图片1

赤水河码头:大同古镇

文章图片2

赤水河码头:土城古镇

华之鸿:

华之鸿(1871-1934),华家第二代,贵州省杰出的实业家。华家到了华之鸿这一代,就更厉害了,他把生意扩展到了书局、印刷、银行等各个方面,最终赢得了“华家的银子”这顶桂冠。

不过现在人们记得住的,更多的是华家创建的“成义烧房”,这毕竟是茅台的前身之一,想想现在茅台的市值吧,如果不是“茅台合营”,“华家的银子”这顶桂冠还是戴在华家头上!

辛亥革命前夕,华之鸿和唐尔镛(即三大家族唐家掌事人)、任可澄(安顺普定县人)等人成立宪政预备会,主张通过立宪参与政治,并与主张革命的自治学社的张百麟等激烈斗争。

1910年11月4日,贵州起义成功,成立以自治学社为首的大汉贵州军政府。但张百麟不听平刚劝,接纳兴义系军阀刘显世入贵阳并驻军东山,后刘显世依托云南军阀唐继尧以及联合宪政派,杀掉大量自治学社骨干人员,张百麟逃亡。

唐继尧、刘显世夺权主政后,华之鸿于1912年任都督府财政司司长兼官钱局总理,1913年,任财政司长兼贵州银行总理。

晚年时,华之鸿热心公益,自奉极薄而性好施与,并与清礼部尚书李端棻等人筹建了贵阳中学堂(即贵阳一中前身)。因军阀混战、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华家产业也受到重创,心灰意冷,潜心佛学,创建了“大觉精舍”。

大觉精舍:

俗称华家阁楼,位于华家大院内,建于1924年,为华家私家佛堂。

大觉精舍为五层重檐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高30余米,八角翘檐,气势恢宏。阁前为庭院,前为藏经楼,左右楼房对称相配,以曲栏回廊贯通,为一组古色古香的完整古建筑群。

大觉精舍落成后,华之鸿聘请天台宗名僧天曦法师为精舍住持,精舍内常住僧约30余人,多时达60人左右,均由华家供奉。华之鸿及夫人也成为天曦法师弟子,精舍曾一度成为贵阳的佛教中心之一。

文章图片3

大觉精舍:文保碑

文章图片4

大觉精舍:五层重檐八角攒尖顶木楼

文章图片5

佛光普照东南西北上下十方

电台街:

1939年,民国政府筹建的贵州广播电台,租用华家阁楼作为台址。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贵州广播电台,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因此此段街道得名“电台街”。

华问渠:

华家第三代为华问渠,华家实业已经举步维艰,华问渠便把生意重点放在酿酒业上。

1951年,人民政府与华家正式签署协议,收购成义酒房,最终形成国营茅台酒厂。华问渠先后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贵州省工业厅副厅长等职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离世,享年84岁。

附:

大觉精舍:云岩区电台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氏四合院:息烽县西山乡柏山香村新寨组;华家产业。

成义烧坊旧址:仁怀市茅台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往事:贵阳三大家族》系列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