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前的那片星空

 桑葚三味 2022-01-02

1

虽然网上对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有各种非议,但这些年来,每年12月31日晚上8点半至12点半,平时很少看电视的我,都会守在电视机前,听罗振宇盘点这一年的大事、小事、有趣的事、引人深思的事……

在这场2021和2022之交的跨年演讲上,出乎我意外的是,罗振宇用大量篇幅聊历史,聊文化,聊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说真的,当我听罗振宇讲这些时,我内心有一种被理解、被懂得的深深喜悦。

特别是当眼前出现1082年8月12日晚上那片璀璨的星空时,我知道,我的眼角,已有泪光闪烁。

1082年8月12日晚上那片星空,不仅照亮了苏轼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照亮了千百年来的中国,至今不曾熄灭。

2

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他一生遭遇的劫难,可谓不计其数,最险恶的一次,当属“乌台诗案”。

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

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满腹才气的文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难免流露了真情实感以及对时政的不满。他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些本来都再正常不过,却偏偏遇上了一个微妙的时代,又偏偏出自苏轼之手。

一方面,早在1068年至1077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1079年时的北宋朝廷,新党和旧党之争极其微妙;另一方面,苏轼是文坛领袖,他在诗文表露对新政的不满,如果任由传播,对新政的推行自然不利。

因此,神宗的默许下,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从苏轼《湖州谢上表》以及他此前所作诗句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包藏祸心”,“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

一时间,朝堂上一片倒苏之声。

同年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一场典型的文字狱,用时人刘安世的话来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

在那场劫难中,苏轼下狱一百零三天。负责审讯苏轼的官员竭力罗织罪名,欲置苏轼于死地。

苏轼怀着必死的心情,写下了两首绝命一首给弟弟苏辙,首给妻子王闰之

在给苏辙的那诗中,苏轼这样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苏轼担心苏辙“他年夜雨独伤神”,便和他郑重约定:“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苏辙伏案痛哭,将这首诗上呈宋神宗。神宗后,或许内心触动了。最后,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年十二月,苏轼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3

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官员,实际上是以戴罪之身被地方长官监视居住“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好在黄州官员对苏轼不错,不仅不约束他在黄州游玩,甚至常常备酒一起出游,只是叮嘱不要节外生枝而已。

1082年8月,苏轼到黄州附近的赤鼻矶游玩

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并不黄州附近赤鼻矶,而在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

苏轼自然是明白的。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他不过是借赤壁抒发感慨罢了。

赤壁之战对魏、蜀、吴三国影响极大,几乎奠定了魏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尤其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前后的描写,用尽笔墨,极尽渲染。当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击垮之时,不知有多少读者大呼过瘾。

因此,当苏轼和友人泛舟赤鼻矶也自然而然想到了赤壁之战

208年到1082年,时光已经静静流淌了八百多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那一刻,八百多年形成的岁月鸿沟仿佛瞬间轰塌苏轼起心动念,直抵那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三国战场

虽然苏轼是古往今来少有的豁达之人,但乌台诗案”对他造成的伤害实在太大。他需要多久才能真正疗愈?需要多久才能放下?

我不知道他是何时放下的,但我知道,当他在1082年8月12日那片星空下畅游赤鼻矶那时,他已经放下了。那个潇洒、豁达的苏轼又回来了!

一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何其潇洒,何其豁达!

4

悠扬的洞箫声中,苏轼和友人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而这些其实都是苏轼内心的独白

当年曹操、孙权、刘备,何等意气风发,何等英雄豪杰,不也被时间的流水洗去了痕迹

任何人的一生,放在历史长流中看,都何其渺小,何其卑微。反观当下,与其追逐名利,计较得失,不如像庄子那样,在与世无争中尽情享受人生

于是,苏轼表面上在回答友人,其实在告诉自己: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的结尾,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昨天,在醉酒时结束;今天,在东方既白后开始……

苏轼很喜欢赤鼻矶

1082年十月,苏轼再次重游赤鼻矶,写下了《后赤壁赋》。

金代画家武元直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主题,画了一幅《赤壁图》,流传于世。

今天,当我们读《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读《后赤壁赋》中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们是否觉得,苏轼并未远去。

他一直都在,且掷地有声!

5

208年到1082年,间隔874年;从1082年到2022年,间隔940年。

我们今天追忆苏轼,和苏轼当年追忆周瑜,心情恐怕相差无几。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现场大屏幕上出现1082年8月12日那片星空时,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震撼,莫名的感动。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此时此刻,我们看的,就是当代天文学家利用科技手段还原的苏东坡当年看到的那片星空……

即使相隔千年,依然是天边的月心中的念。

而且,巧的是,我的出生日期,刚好也是8月12日。

6

当零点钟声敲响,跨年演讲接近尾声时,罗振宇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我喜欢我身处的这个时代,我也喜欢泰然自若的姿态。

2022年,愿平凡如你我,心所念,皆如愿。即使最后无法如愿,其实又有何妨?

和故事的结局相比,有时候,故事的起承转合、故事中的人才更有意思,不是么?

我相信,老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或早或晚,一定如愿。

正所谓,山河无恙烟火寻常世间所有都将与你相逢而我将爱我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