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生菌市场渗透率强,更细化标准逐步建立

 母婴时代 2022-01-02

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婴幼儿保健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得到提升,在市场需求推动下也催生了益生菌产业的发展迎来窗口期。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产业连续3年增长率在20%以上,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的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01

益生菌品类普及度高

众所周知,益生菌不仅能为宝宝肠道迅速建立和保持正常菌群促进消化,让宝宝健康快乐地长大,还可以改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

由于不断深化的科学育儿观念,越来越多的父母增强了对孩子婴幼儿时期的健康保护,并推动着婴幼儿营养品行业的发展。

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455亿元,每年平均增速约15%,预计2022年中国市场将增长到896亿元。我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据渠道商反映,在婴幼儿营养品中销售最好的当属益生菌,使得益生菌品类成为育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益生菌等产品在母婴店的销售也十分火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产品卖断货的情形;添加了益生菌等营养素的婴配粉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格外关注。

《母婴时代》记者发现,在天猫电商平台上,消费者搜索的关键词中,益生菌占比也名列前茅,如top10品牌中,拜奥、合生元、culturelle等品牌均以益生菌为主打产品。

其中,以益生菌为核心品类的合生元目前在中国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品牌,销量、品牌建设均是领先,2019年合生元益生菌同比增长20.1%达12.6亿元。疫情期间,益生菌品类消费者需求呈显著增长,Q1合生元益生菌中国市场需求显著上升,营收同比增长36.3% 。

其实消费者对益生菌营养物质一直有良好的认知,益生菌产品因其见效快、效果好而占领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智,比如儿童经常出现的便秘、拉肚子等状况,用益生菌后能很快看到效果。

因此,越来越多的母婴家庭意识到益生菌与宝宝的健康有关联,促使整个益生菌市场发展也较为可观。

02

国内企业崛起

益生菌作为增速较快的营养品之一,成为中国营养食品和大健康产业的必争之地,在大量企业布局,抢占新风口的背景下,大健康产业的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数据也显示,2014-2019年期间,中国母婴益生菌行业的市场规模以双位数复合年增长率14.9%增长,增幅主要由儿童益生菌发展驱动。

但遗憾的是,由于国内婴幼儿营养品研制的起步较晚,自主研发能力较为薄弱,品牌定位也大多不如国外品牌,所以与国外产品竞争时,常常处于劣势一直被国外益生菌大牌企业垄断。

在国外品牌的刺激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入局婴幼儿营养品市场,有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婴幼儿营养品品牌数量至少超过两千个。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科拓生物目前已产业化的益生菌有68株,一举打破了多年以来国外乳酸菌菌种对我国益生菌市场的垄断局面,还与蒙牛乳业、光明乳业、江中药业、葵花药业、达利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不久前,伊利展示了乳双歧杆菌BL-99促进消化与肠道健康的创新研究成果。研究证明,乳双歧杆菌BL-99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及乳酸菌增长的能力。

由此可见,益生菌、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技界研究的热点,通过使用新菌种提升产品健康内涵,促进我国益生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也为益生菌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03

行业规范发展

益生菌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和升温的同时,行业乱象亦有抬头趋势。不过,在多方努力下,消费者对益生菌理性认知得到提升。

近年来,我国在益生菌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日趋完善。

2004年卫生部发布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2005年食药监局发布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2010年卫生部制定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2011年卫生部组织对已批准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进行安全性评估,制定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2018年,国家卫健委正式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菌种安全性评价程序》列入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每种益生菌都能给婴幼儿食用,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只有10个菌种12个菌株,分别是:嗜酸乳杆菌(NCFM)、动物双歧杆菌(Bb-12)、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乳双歧杆菌(HN019、Bi-07)、鼠李糖乳杆菌(LGG、HN001)、发酵乳杆菌(CECT5716)、短双歧杆菌(M-16V)、瑞士乳杆菌(R0052)、婴儿双歧杆菌(R0033)、两歧双歧杆菌(R0071)。

也就是说,只有上述被批准可以用于婴幼儿。其他种类的没有在国家推荐范围内或者没有标明具体菌种、菌株的益生菌,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

由此可见,一系列的标准法规的落地,对婴幼儿益生菌产品健康发展会有很大益处,也侧面反映政府对益生菌行业监管力度大,标准法规建设上逐渐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