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报」三只松鼠一季度净利3.15亿元,净利超2020年全年

 食安时代 2022-01-02

4月21日晚间,三只松鼠(SZ:300783)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三只松鼠实现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7.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67.57%。而去年同期三只松鼠净利润同比下降24.6%。

1

净利超2020年全年

三只松鼠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7.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67.57%,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净利润。而去年同期三只松鼠净利润同比下降24.6%。

不过,三只松鼠历年财报存在一个特别明显现象,一季度业绩往往是全年最高点。公司全年营收增速能保持多少,尚难以有效预测。

数据显示,三只松鼠2020年一季度营收34.12亿元、净利润1.88亿元均为全年最高。

2019年也同样如此,一季度净利润2.49亿元为全年单季度最高,不过一季度营业收入28.68亿元低于四季度的34.58亿元。

在2020年三只松鼠全年的净利润仅才3.01亿元,如今一季度便达成去年一整年的利润成绩。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提升,三只松鼠在财报中称,为增收提效,三只松鼠采取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央货品管理模式,并根据渠道特征匹配定制化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经查询发展,发布季报当日,三只松鼠股价异动拉升,最高涨到19.94%,收涨15.30%,受业绩消息刺激,22日开盘迅速拉升至涨停,盘中开板震荡,午后再度封板,尾盘再度打开涨停板,最终还是烂板了。收涨19.96%,报61.11元/股,全天成交10.31亿元,换手率7.7%。

4月22日盘后龙虎榜显示,最近3个交易日深股通净买入三只松鼠8314.29万元,两机构合计买入6753.53万元。

2

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

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线下市场发力有显著成效,一季报其线下营收占比已由去年的26%增至33.37%,营收渠道更为均衡,盈利空间得到改善。

针对线下渠道,三只松鼠开发了120款专供产品。同时,三只松鼠加强线上线下价格体系管控,持续加码线下门店及新分销渠道布局,实现销售终端广度和深度的双向覆盖,盈利空间得到改善,营收渠道更为均衡,线下营收占比由去年的26%增至33%。

在线上渠道方面,三只松鼠持续夯实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规模优势,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利润的进一步有效提升。针对抖音、拼多多等新兴电商,公司通过货品及供应链匹配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抖音和拼多多新电商渠道实现占线上总营收比例8.55%。一季度尝试围绕拼多多定制专属商品,实现营收超5000万元。抖音渠道在2021年年货节期间整体直播业务销售额达1.82亿元,1月20日创下抖音零食单日成交新纪录。

线下渠道方面,三只松鼠投食店聚焦城市店,赋能小店实现区域密度化布局。报告期内,联盟小店新开103家。新分销业务借助全国化品牌势能及定制化货品供给,实现终端进一步覆盖,助力规模快速增长。

3

开拓新品牌,加码线下

2020年4月,三只松鼠公告称,基于战略发展需要,拟使用自有资金4225.62万元投资设立安徽鉄功基快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铁功基)、安徽小鹿蓝蓝婴童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小鹿蓝蓝)、安徽养了个毛孩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养了个毛孩)和安徽喜小雀喜礼有限公司(下称喜小雀)4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主营婴童食品、方便速食、宠物食品和定制喜礼。

目前,小鹿蓝蓝是三只松鼠的主打新品牌,报告期内全渠道营收7913万元,环比增长57.42%,连续7个月稳居全网宝宝零食销量冠军。一季度营收已超越去年近6个月的销售额,增长明显提速,且线下贡献营收超600万元。

小鹿蓝蓝已实现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线下终端、微信私域等全渠道覆盖,于报告期内发力主粮、调味品等细分品类。

产品方面,自小鹿蓝蓝推出以来,已累计打造5款超千万级单品,27款超百万级单品,中金公司预计2021年小鹿蓝蓝将实现超5亿元营收。

另外,三只松鼠针对宠物食品养了个毛孩进行品类扩充和运营优化,近六月复购率约4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轻资产“代工+品牌”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三只松鼠,虽然也有在建和合作建立自己的工厂,但始终未脱离“代工模式”,在其自身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也是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只松鼠推出的婴童食品品牌小鹿蓝蓝也不例外,上市不到一年,就接连被消费者投诉吃出了头发、异物等。

对此,三只松鼠也曾在年报中对风险的披露,其中就提到了食品质量控制风险,“长期来看,无法紧抓生产线意味着无法决定生产成本,也难以把控产品品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品牌运营都相当不利”。

作为靠代工起家的网红零食,三只松鼠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并且休闲食品行业布局仍相对分散,区域化品牌相对较多,而三只松鼠未来如何破局成为当下之急。

||植物奶标准不健全需注意!

||酱油和食醋有望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瓶装水市场细分,婴幼儿饮用水仍需规范


乳财传媒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