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

 三农小毛 2022-01-02

导读: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

草鱼,这是大家伙都很熟悉的一种鱼类。

不论是用它来鲜吃,油炸着吃,或者是做成烤鱼都是不错的。而且到了冬季的时候,这种鱼也是很多家庭做腊鱼首选的鱼类之一。

因为它的鱼肉肥厚,并且小的鱼刺不多,基本都是大的鱼刺。

而在南方地区,一些河流中就常钓到、捕捞到一种很像草鱼的鱼,有些人还把它当成是草鱼。

其实它却是一种善于伪装的高手,这种鱼是入侵鱼类,学名叫麦鲮鱼,入侵我国才短短40年,就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

麦鲮并非草鱼,也不是土鲮鱼

对于麦鲮这种鱼,相信很多钓友也经常钓到过,并且认识它的人也不少。可是在多数人的眼中,都会认为它是一种土著鱼类,甚至有些人还会把它当成是草鱼。

记得之前和一个朋友在广州的一个河道里钓鱼,当时就钓到了好几条这种鱼。我这个朋友也算是一个资深的钓友了,可是它来自东北地区。之前从没钓到过这种鱼,就把它当成了草鱼。

当我告诉他这是入侵鱼类,它还不信。后来我给他看了麦鲮的科普和图片对比以后,他才恍然大悟。

其实像我这个朋友这样把麦鲮当成草鱼的人不少,特别是一些没怎么见过,或者是认识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怪只怪,这种鱼很善于伪装了,长了一副和草鱼极其相似的外表。

麦鲮的全名叫麦瑞加拉鲮,是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淡水鱼类,并且在印度也是广泛养殖的四种鱼类之一。

而我国所养殖的麦鲮则在1981年才从印度引进的,经过短短三四十年的发展,目前麦鲮已经成长为了珠江里面的“一方霸主”,也有网友称它是入侵国内最成功的鱼类。

入侵珠江40年成为一方霸主

麦鲮在引进国内以后,因为这种鱼的生长快,适应能力也强,并且有较强的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再加上它的肉质本来就不错,所以在国内就开始推广养殖,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

也就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麦鲮就反客为主,成为了很多水域中常见的一种鱼类,甚至还要比本土的鲮鱼更为常见。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麦鲮有着比本土鲮鱼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像麦鲮有着更强的耐寒能力,即便是在水温降到7℃了,依然能正常地捕食和活动。

像本土的鲮鱼则和非洲鲫鱼一样,它们对生存水温要求很苛刻,水温低于7℃就死亡,低于14℃就会“绝食”也就是不吃东西。

另外对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麦鲮也要明显优于本土的鲮鱼。

而之所以有人把麦鲮称之为入侵我国最成功的一种鱼类,不仅仅是因为它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数量多,关键是这种鱼很善于伪装,简直就是伪装高手。

像其他的入侵鱼类,一般名气不好。而麦鲮则不一样了,这种鱼长得很像草鱼,不认识地把它当成是野草鱼,而有些稍微懂一点的就会把它当成是本土的鲮鱼,很少人联想到这货是入侵鱼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麦鲮这种鱼肉质不错,吃起来味道佳,所以很多的人也爱养殖它。再加上它不像其他的入侵鱼类那样会对本土的鱼类造成太大的威胁。

正是综合这些原因,麦鲮的存在感不太强,也就没有怎么引起人的重视。

野生麦鲮从何而来?

其实对于野生麦鲮的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的。综合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从养殖场地逃匿的。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麦鲮,而这些养殖场都是和水域相同的,遇到涨水了,就会有麦鲮逃匿,或者是水中的麦鲮鱼卵随着水而流入到其他的水域。

这种鱼本来适应能力就很强,并且繁殖能力也不弱,所以到了其他的水域也能自然存活,并且大量繁殖。

其次是自然灾害所致。比如在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就是麦鲮的养殖大省。可是这些地方到了夏季的时候也常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就容易因为这些自然灾害导致养殖场所的麦鲮大量的流入到珠江等水系中。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人为放生。近些年在国内不少爱心人士,就会为了内心的一种满足而掏钱大量购买活鱼来放生,而草鱼就是主要的放生鱼类。因为麦鲮和草鱼长得非常相似,估计有些人把麦鲮当成草鱼放生了。

麦鲮和草鱼的区别

虽然麦鲮和草鱼长得是很像,可是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鱼类,所以仔细观察的区别还是有的,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于眼睛。

麦鲮在有些地方也叫它“红眼草鱼”,这个就是区别之一,因为麦鲮鱼的眼球部分是红色的,而草鱼的眼睛则是黑白色的,这个一对比就能看出来。

另外还可以从外观也有不同,草鱼的个头都是比较大,身上的鱼鳞也大,而麦鲮的个头普遍不大,一般都是一斤左右一条。

并且草鱼的腹部是灰白色的,而麦鲮的腹部是银色的。所以只要记住这几点,就能很好区分它们的。

值得一提的是土鲮鱼和麦鲮鱼也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虽然现在野生的本土麦鲮不多了,可是如果遇到了,只要从它们的鱼鳞也是可以进行分辨的。

本土的鲮鱼就是土鲮鱼,有些地方叫它雪鲮,就是因为这种鱼的鱼鳞偏白色,乍一看是雪白的鳞片,同时土鲮鱼的鳃后面有暗蓝色的鳞片,头和嘴巴都要比麦鲮小而尖。

结束语

麦鲮作为一种入侵鱼类,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反客为主,不仅远超了我国本土的鲮鱼,而且还成长为了珠江的“小霸主”。

虽然这些年麦鲮的数量明显增多了不少,可是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毕竟这种鱼的肉质很鲜美,爱吃的人也不少,而且它对水温要求严格,温度过低了就难以存活,所以也就难以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大家也就不用过度的担心。

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钓到这种像草鱼的红眼睛的鱼呢?可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些人却说麦鲮鱼不好吃,肉质松软,口感不怎么样,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