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世玉器(6)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2-01-02
文章图片1

1、神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晚期

高5.1、口径8、射高0.9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色,有绺,通体有红褐色沁。外方内圆。整体纹饰为简化的神人面形。方形边角处以四组阴刻线分隔成三组纹饰,每组纹饰中有一磨下去的凹形,象征着嘴巴。中部圆孔打磨工整光滑,显示出工艺的复杂。此玉琮的成组简化神人面纹饰受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影响,与山西陶寺文化类型出土的玉琮类似,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礼仪用玉。

文章图片2

2、玉斧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27、宽10.25、厚1.57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质碧绿色,有白色斑,磨制光洁。体呈梯形,上小下大,较厚,双面弧刃,顶端中央处有一圆穿。

文章图片3

3、玉圭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21.7、宽5.7厘米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玉质青白色,有灰黄色沁。长条形扁平体,弧首平刃,上中下依次钻三孔,通体抛光,形制规整。

文章图片4

4、兽面纹玉圭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20.8、宽6、厚1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已受沁并盘玩成牙黄色,间有褐色斑。长条形,一端略宽,有刃,另一端钻有二孔。器两面刻划有兽面纹饰,两面纹饰不同,但纹饰均为手工刻划而成。此器造型纹饰风格类似于龙山文化玉器,但具体纹饰并不相同,十分少见。

文章图片5

5、神面纹玉圭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21.8、宽5.5、厚0.9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墨黑色,局部有白色沁。体扁长,呈窄长梯形,刃部微侈,一端有喇叭形孔。两面均饰有剔地阳纹的横弦纹和回纹装饰带,两装饰带间有变形涡纹及神面纹。两面纹饰略有不同,一面在弦纹之上还有一抽象变形的神面纹。此玉雕工纹饰均十分精致细腻,纹饰风格带有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特点,但在弦纹内刻饰的装饰带可能为后刻。

文章图片6

6、玉璋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22.07、宽7.37、厚0.4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质墨色,有褐色沁斑。扁平体。方内,有一圆穿孔,射端微外撇,两侧伸出'业'形阑,并有四组对称扉牙。射端如圭形,刃部中心部位较薄,从器体、侧饰考察,为器残后二次加工而成。从玉质及制作工艺来看似为陕北史前玉器。

文章图片7

7、玉璋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31.2、宽9.2、厚0.9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质墨色,细腻滑润。扁平状。长体方内,射端微外撇,双面刃呈弧形内凹,刃较薄,内体结合处两侧有突出的阑,并分布排列对称的两组单齿牙,之间磨有三组平行线及两组交叉线纹,磨痕较浅,内上有一单面钻圆孔。从玉质及制作工艺来看似为陕北史前玉器。

文章图片8

8、三孔玉刀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24、宽9.5厘米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玉质青色,有褐色浸斑。扁平体,略呈梯形,一长边为刃部,双面磨制,中间略向内弧,刃锋利,刀背平直。器身中有三孔。整器造型规整,通体磨光,细腻光润。

文章图片9

9、玉璜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115厘米

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玉质沁成鸡骨白色,局部有土沁。长条弧形。内壁较厚,外壁较薄,两端各有对穿孔,可穿系,正反两面光素无纹。

文章图片10

10、玛瑙璜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10厘米

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半透明玛瑙质。条状半圆弧形,内外边呈圆弧状。

文章图片11

11、人兽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晚期

高8.2、宽4、厚0.6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水沁。体扁平,两面纹饰相同。通体镂雕、浮雕一人像立于一兽首之上。人物面部五官清晰,枣核形眼,棒槌形鼻,张口吐舌。两耳带环,头发垂于耳后。头戴绳纹边帽冠,冠上似为对称简化双鸟。人身已几何化变形,立于一兽首之上。而兽之形象与石家河文化出土的虎头像类似。此器造型十分独特,从整体风格看,与石家河文化玉器和山西陶寺文化出土玉器有部分相似性。但其人兽组合的复杂性又十分少见。

文章图片12

12、兽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晚期

高3.7、宽5、厚0.5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已受沁,石性重。整器镂雕,似一兽面。以双孔为眼,镂雕眉、嘴、脸颊、高冠。此器制作工艺十分原始,为原始的线拉搜镂技术。此器器型在考古出土品中不见,但其造型风格及工艺技法类似于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