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受过伤害的人会形成内隐记忆,影响之后的行为

 心上的翅膀 2022-01-02

受挫情境所形成的内隐记忆,将影响个体之后的行为。


在人们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受挫的情境。在遭受挫折之后,人们会在脑海中形成内隐记忆,而这些内隐记忆将直接影响之后的行为。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如果我们以过分紧张和敏感的心理去应对类似的情境,那么这在心理学上就属于应激行为了。所谓应激行为,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小题大做的方式应对类似的情境。比如,在你小时候觉得吃药是苦的,可以长大后仍然排斥吃药,就属于一种应激行为了。



受挫情境

贬低、指责、拒绝


受挫情境其实是很多的,在这里列举三种常见情形:贬低、指责和拒绝。当别人贬低你的人格时,你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受挫。指责是他人将全部问题都指向你,会让你觉得好像真的是自己的问题一样。拒绝就是当你求助他人时,遭到他人的拒绝,你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和被抛弃感。当我们经历了这些让我们感到挫折和压力的事情时,内心深处的第一念头就是退缩和逃避。我们在脑海形成一种记忆,这种记忆不会被我们察觉,因为受伤的记忆同样会让我们再次受伤。



离别、失联和丧失


相比于贬低、指责和拒绝,离别、失联和丧失是程度更深的受挫情境。当我们跟最好的朋友离别时,当我们与心爱的人或者事物失去联系的时候,当我们与亲人永远地分开时,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受伤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创伤。存在心理创伤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在某些方面情绪激动。有人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其实人是环境的产物,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会更容易产生共情。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在谈论相关话题时是很难保持客观和理性的,这就会产生应激行为。


内隐记忆

压抑


人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受挫的经历,可是那些受挫的记忆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伤害,当我们回忆起过去的受挫瞬间心里面还是会“意难平”。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心平衡系统就发挥功能了。我们会将这些受挫的记忆、不愉快的记忆压抑在潜意识深处。记忆一旦产生就不会丢失,你忘记了某段记忆,只是这段记忆不在你的意识层面了而已。它仍然以内隐记忆的形成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行为。你会对某类话题特别敏感,可是你却找不到原因。在你内隐记忆中,存在一段类似的受挫经历,所以你才会如此敏感。



防御


内隐记忆的另一个功能就是防御,目的是不让我们再次受到伤害。痛苦的记忆会不断折磨我们的内心,完全删除痛苦的记忆可能会让我们再次受到伤害。于是我们将不愉快的记忆以内隐记忆的形式储存起来,我们意识不到曾经受过的伤害,可是当类似的情境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变得特别敏感,就好像知道了要发生什么似的。我们以这种提前准备好的心理,去应对别人的行为时,就属于应激行为了。如果一个人总是以提前准备好的心理应对他人,那么这个人就属于应激行为障碍了。



应激行为

情境重现


所谓应激行为,会让个体产生一种情境重现的感觉。就好像此时此刻的情境在过去发生过似的,而且你已经预感到对方可能会指责、贬低、拒绝或者伤害你。例如,当某人跟你谈论起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心里面刚开始是不舒服的。如果对方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你可能就会生气、愤怒,甚至是以激烈的语言来回击对方。因为你此时心里面十分明白,对方想要表达什么、内在的动机是什么。等你冷静下来的时候,你会意识到每每有人跟自己谈论相关话题,自己都会特别的激动。



警觉性提高


当你的内隐记忆被激活,意识到之前有过类似的经历时,你就会变得十分警觉。这个过程是十分短暂的,你也没办法在短时间里回忆起过去受伤的经历,只是突然之间被人踩到伤口的感觉。为了再次避免受伤,你会变得特别紧张、精力变得集中起来,努力应对他人接下来的谈话。此时,在你心里面已经感觉对方要说什么话了,而你似乎早就准备好如何应对。你似乎变得期待起来,期待对方抛出某句话,然后用早就酝酿好的言语回击对方。这种心理,就是典型的应激心理。



战胜对方


有过受挫经历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期待回到那个受挫场景中,打败让自己受伤的人。比如,曾经某人指责自己而自己毫无还口的能力。等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特别想要回到当时的场景中,回击那个指责自己的人。当你身处在一个新的场景中,让你产生了类似的受挫体验时,你就会特别渴望战胜对方,就好像是战胜了曾经那个伤害你的人一样。此时,对方可能是一头雾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句话会被如此激烈的回应,因为他此时所扮演的正是过去那个伤害自己的人。


总而言之,应激行为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了解应激行为、走出应激行为障碍,才能够摆脱“循环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