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坊 2022-01-03

只要提到埃及,很多人都会想到木乃伊和金字塔,尤其是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的“名片”。在各类影视剧中,埃及的金字塔早已屡见不鲜,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埃及还曲折的金字塔,其造型之怪异让专家们都惊奇不已……究竟曲折金字塔是什么样呢?又为何是曲折的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吧。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连接亚非大陆重要的区域,因此自古以来就具有战略价值。现如今,埃及已经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一部分收入也源于其旅游业。在历史上,埃及的前身是古埃及王朝,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如神庙和金字塔,不仅是埃及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更是成为了埃及旅游的热门资源。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单就金字塔来说,它就是埃及的地标建筑,也是每一个人到埃及必看的建筑。在古埃及文化,他们相信灵魂不死,因此法老在死后要制成木乃伊,然后放置在金字塔中,所以金字塔就是法老王陵,而它作为老死后的灵魂居所,也就具有了极为神圣的地位。如今,在众多的古埃及金字塔中,最著名的金字塔莫过于胡夫金字塔,它的主人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距今已经有4600多年,也被称之为“世界第七大奇迹”。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胡夫金字塔高约147米,边长约230米,直到1880年德国科隆大教堂(153米)竣工,才打破了胡夫金字塔保持了几千年世界最高建筑记录。如果您仔细观还会发现,胡夫金字塔的四个面都是平滑的,但实际最早的金字塔并不是这样。埃及考古专家们表示,埃及现存最早的金字塔是左塞尔金字塔,它是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左塞尔修建的一座梯形金字塔,距今约4700多年。所谓“梯形金字塔”,是指金字塔的四个面有一层一层的阶梯,就像楼梯一样人们可以沿着阶梯爬上去,因此左塞尔阶梯金字塔并不高,只有约62.8米。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埃及考古专家们表示,梯形金字塔是金字塔最早的雏形,它的建造过程也较为简单,但不过这种金字塔不能修得很高,因为底部受力不均会倒塌。于是,后来古埃及工匠经过不断改造,就有了如今类似于胡夫金字塔这样四面都是平的金字塔,然而这一改造过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也还经历很长一段过渡时期。

在过渡期间,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很怪异,因此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曲折金字塔。所谓“曲折金字塔”,就是它既不是最古老的阶梯金字塔样式,也不是后来平面的锥形金字塔样式,而是两种金字塔的二合一。专家们发现,在埃及萨卡拉地区有一座曲折金字塔,考察研究确定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萨夫罗主持修建的,它高约105米,显然比阶梯金字塔的高度有很大的进步。它最特别之处在于中间部位发生了角度变化,底部的倾角约52度,但到中部之后进一笔倾斜成43度,因此从远处看上去就像金字塔被折断了一样,十分怪异。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或许您也纳闷了,法老萨夫罗为什么会想到修建弯曲金字塔呢?对此,埃及考古专家们给出了三个推论:

第一,工匠是个低劣的建造师。在一开始修建金字塔时,工匠们计划的就是修建倾角为55度的金字塔,但结果修到一半的时候发现55度的倾角过大,就意味着要修得比原计划更高才能封顶,但是这样的金字塔并不牢固,因此建造师为了降低高低,便不得已把倾斜变小,于是就有了奇葩造型,也说明建造的水平不行。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第二:寻找合适的金字塔斜面倾角。在古埃及时期,他们的数学计算水平已经很发达,他们知道通过金字塔的高度来计算出合适的倾角,高度越高,倾角就要越大,反之亦然。然而,金字塔越高就越不稳定,如果过低就显得没有气势。于是他们通过计算和实践,寻找高度和倾角的最佳比例,于是就建造了曲折金字塔。

第三:曲折金字塔有象征意义。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他死后灵魂的归所,因此修建成曲折金字塔象征法老弯腰祭祀神灵,希望能获得神灵的庇佑,让金字塔在后世保持安宁,不被盗贼侵扰。因此,可以说曲折金字塔就是法老虔诚的表现,或许也正因如此曲折金字塔还能完好地保存至今。

埃及有座“谜”样的曲折金字塔,它为何如此模样,应该是三个原因

曲折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的一朵奇葩,能完好地保存至今也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专家们也应该深入研究,继续去发现一些曲折金字塔不为人知的奥秘,让我们对古埃及的金字塔也能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资料:

《埃及金字塔大探险》作者:洪在彻,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