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降喜讯!年末超级政策将助力中医药全面翻身强大!

 中医药方便 2022-01-03


Image

发展事业需要机遇,党中央和最高领导人其实一直重视中医药,早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出台了不少的文件。但是由于过去的惯性原因,以及利益集团不断阻挠,使绊子的动作从不停歇,所以新理念、新政策的实施进展比较缓慢。

新冠疫情给了中医药巨大的发展机遇。2020年人们曾对中医药的发展寄予巨大期望。但是经过一年多之后,很多人感到失望。中医药的发展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Image

2021年的最后一天却突然传来天大喜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将在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份进行改革,鼓励在中医药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

年年盼,月月盼,天天盼的消息终于出来了!对中医人来说,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样一则消息的出台,有没有什么背景,或者说有没有什么原因呢?

从大的经济背景来说,全世界最挣钱的有三个领域:第一是金融,第二是高科技,第三是医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国家之间更是为了经济斗得头破血流。

金融方面的斗争,主要方式是洗脑加国家斗争。高科技方面,洗脑比较难,主要靠国家斗争。医药方面,主要靠洗脑,洗脑之后再以软力量,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

所以医药政策的改变很大程度取决于洗脑和反洗脑,也就是舆论和理论方面的斗争。

之前在新冠疫情中,中医药立下了很大功劳。这就促进了一项成果的产生。2021年9月5日,国家出台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这个方案提到要在澳门-横琴岛强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Image

但是很明显,由于澳门-横琴岛地域狭小,房价高、租金贵,要形成大的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没办法,当时中医药的抗疫成果就只能支撑这样程度的政策出台。甚至可以说,能出台这项政策,已经很了不起。

然而形势继续发生着变化。2021年10月以来,被命名为“旅游团疫情”的新一轮疫情再次肆虐全国,中医药再显英雄本色,不仅主导了治疗和康复,而且把预防的重任也接过来。中药漫灌的做法普及到全国各地。

可以说,疫情越严重,越能彰显中医药的巨大威力。

这就意味着主流的抗疫、防疫理论必须进行重大修改。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郭燕红至少两度谈到,中医药在疫情预防、治疗、康复全部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主流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按照民间人士的说法,中医药现在应该是在抗疫、防疫全程都起着主导作用。

相比于疫情初期一些人拼命阻挠中医药介入诊疗,现在的形势可谓有天壤之别。事实一再说明,西方主流医疗理论存在严重偏误,他们从抗疫策略到医疗手段,可谓全面落后,原形毕露。

尽管主流专家很不情愿,但中国的相关理论却不得不进行大幅修改。中医药无法被忽视!

而理论的改变,必然引导着相关政策发生改变。国家出台七省市中医药先行先试政策,就有了某种必然性。这一政策相比9月5日发展澳门-横琴中医药基地的政策,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完全接上地气了。

Image

说实话,对于这一政策的出台,很多人还是感觉有些懵。从未料到幸福来得这样突然。所以,很可能还有其它某种特别的因素促进了这一改变。我们探讨一下。

12月份,西安出现重大疫情,连续多日每天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00人,这是去年武汉主疫情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本轮疫情西安市总感染人数已经超过千人,也达到去年武汉主疫情以来的最大规模。

Image

这一情况引发了自媒体的热议,理论的碰撞十分激烈。甚至一些与主流理论完全相悖的观点也层出不穷。由于担心造成舆论上的混乱,许多相关的文章被删除。但是在私下,激烈得多的观点仍在传流,不是删除文章方式能够阻止的。相信这些观点不仅在民间造成很大影响,也对相关部门以至高层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无论这些观点对或者错,老百姓要求生活安定,形成更加强大和精准的防控体系的要求,应予满足。中医药绝对不应被忽视和冷落。不能说疫情一缓解,立刻就让中医药靠边站,这不公道,也不符合国家利益。

12月31日出台的政策,极可能与12月份的西安疫情有一定关系。从最直接的角度来说,疫情要求必须加强中医药的作用。

西安疫情来得紧急,所以看起来出台的新政策也显得很紧急。一般年底都是总结的时候,大家都在等着享受小长假的放松和悠闲,中医药管理局却突然加班加点,这无论如何与常规情况有些不同。

而且新出台的政策内容很简单,只是一则非常简短的消息,再次转载如下:

记者31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份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建设主体,鼓励在中医药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记者田晓航)

可以认为,相关的细则似乎还有待于讨论和完善,还没有出台。也就是说在还没有形成系统文件的情况下,中医药管理局便先期放出风声。

是什么情况导致了这样紧急地处理问题?为什么不等相关细节全部完善,等到元旦之后,在新的一年,以崭新的心情和面貌来发布新的文件和消息呢?

笔者相信,背后必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事情尽快向前发展。甚至不排除有专门的领导小组力量在做这件事。果真如此,那么后续必定会有更广泛、具体、深入的政策出台,2022年医疗领域的变革,可能会轰轰烈烈!

Image

还是回头来谈中医药。由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草拟的新政策尚没有看到详细内容,我们可以参考其它一些文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12月27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Image

这份文件的内容很丰富,似乎就可以看作未来中医药改革的样板。我们解读一下。

《规划》的编制工作是困难的。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从2021年4月份开始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历时7个月,才告完成。

困难的主要原因,猜也可以猜出来,现有的许多政策都不利于中医药发展。所以要形成《规划》,就必须千方百计找到理论和法律法规上的依据。对此,山东卫健委可谓罗掘俱穷,搜遍所有相关的文件体系。然后经过专家的反复讨论,最后形成了文本。

可以认为,这个文本归纳整理了近年来所有的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并将其运用到极致。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山东省的规划,如何安排中医药发展。

●《规划》提出,实现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和齐鲁中医药名品两大目标;

解读:主要是发展产业,也就以发展中药为主。

●《规划》提出,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工业、中医药跨界融合三个领域;

解读:主要还是说的发展中药。所谓“跨界融合”,可以理解为推动官方中医多用中药。(没有提到民间中医。)

●《规划》提出,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食品、中医药+康养旅游、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农药兽药等五批“中医药+”模式,加快中医药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解读:中药直接申请成为药品,在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下,显然还是有难度。那么,就以养生保健、健康食品、康养旅游、健康养老、农药兽药等形式绕开限制。

换言之,如果不允许生产“中药”,那么我们就放开发展食品、保健品、养老营养品、农药兽药这些产品。不直接与现行法律法规产生冲突。

山东省卫健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搜遍所有的相关文件,把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放到最大,仍只能达到以上的效果。显然,这离老百姓和民间中医界人士的期望还相差甚远。人们期望:

●给民间中医以活路,大规模增加民间中医的执业资格;

●给中药申请药品资格开方便之门,不能仅仅限于食品、保健品这样不痛不痒的名份,对于有良好效果的产品,应该直接颁行药品证。

很显然,按照12月27日山东省公布的《规划》,达不到上述目标。换言之,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下,就算削尖了脑袋,也无法突破重重屏障。

不过要注意,山东省的《规划》是4月份到12月份研究的成果,目前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12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消息是“先行先试”?

什么叫先行先试?就是授予了某种尚方宝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前没法说、不能做的,现在可以先试验起来。

Image

利益集团肯定会阻挠,这毫无疑问。

冲破阻力,必须有强大的力量。前文说过,医药领域最强大的武器是理论。只要占据理论制高点,实践中自然会形成相应的政策。

早在去年的一次公开课中,张伯礼就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一些人热衷于推广特效药,比如瑞德西韦、氯喹,结果实践证明,这些药没用,根本无法对抗新冠肺炎。

Image

12月份,人民日报旗下的《健康时报》记者采访张伯礼院士,张伯礼再一次驳斥了西医热衷于制造“特效药”概念的做法。并且相比于去年,张伯礼提出了特效药的明确标准,表述更加理论化了。

我们知道,西医界一些人长期称西医很科学,而将中医贬称为伪科学。张伯礼对特效药的批评,无疑是对这些人强大反击。

很明显,号称科学的西医面对新冠疫情,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所有国家几乎全部选择躺平。只有大规模采用中医药的中国选择了继续勇敢战斗,并且将疫情控制得非常好。面对这样的铁证如磐的局面,西医怎么还好意思搬弄什么“特效药”,这难道不是笑话吗?

事实上,搬弄“特效药”,是利益集团为了维持自身利益的、不可对人明言的一种谋略。即使事实上不行,但只要在舆论上占得先机,就可以继续诓骗下去。吃香喝辣不误分毫。

自媒体无法批评利益集团的这种诓骗招术,一批评,相关的文章就会被举报删除,至少是无法形成影响。

张伯礼一表态,情况就不一样,尤其是经过官方媒体的采访报道之后,他的言论已经可以代表着官方的立场。事实上,12月份的这次采访很可能就是有关部门刻意安排的。

这样形势就清楚了,利益集团限制中医、中药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理论上攻击西医的短板。你们不是说中医药这不行,那不科学吗?那你倒是拿出有效的手段和经得起推敲的理论,来应对新冠疫情啊。整天吹牛特效药,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凭什么批评中医药?有什么资格和道理阻止中医药发展?

并且这种反击将不是一次性的,实际上从民间和主流中医界,现在的理论批判武器都是大把,随时都可以放出来。未来只要在七省市先行先试过程中,利益集团采取不合理的阻挠行动,那么相关部门很可能就会放出更加有力的理论武器。目前之所以各个自媒体仍然受到约束,对相关理论的探讨受到限制,不过是给利益集团一个面子。但是张伯礼采访中讲到“特效药”问题,无疑是对利益集团的一种警告,不要太过分!

事实上,相关的实际政策已经开始启动。12月30日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消息,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印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文件内容很多,风雨锐评看了一下,印象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对来源于古代经典、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的中医传统技术以及创新性、经济性优势突出的中医新技术,简化新增价格项目审核程序,开辟绿色通道。

解读:比如说针灸、艾灸,以及从古至今都在用的一些技术,已经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就不要搞杂七杂八的各类审查了。什么动物试验、双盲试验、科学论证,都是瞎耽误时间。应该建立绿色通道,直接用起来。(笔者个人认为,开展这些技术性的服务,就不要搞什么医师资格证了。弄个简单的技术证和开业证就行。)

●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解读:现有的医保体系,基本是将中医药排除在医保目录之外的。现在是强制要求必须将一批相关产品纳入目录。

●加强医保总额预算管理,根据中医医疗机构的特点合理确定总额指标,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支持力度。

解读:光纳入医保还不行,一些医院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仍会排斥中医药。所以就规定一个额度标准。比如说医保总数为一千万,你得拿出一定的比例,至少二百万或三百万用于中医药的支付结算。未来相应的比例肯定还会继续提高的。

总之,从上述介绍的相关的新文件和政策可以看出,2022年将是医疗改革狂飚突进的一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