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龄焦虑:三十不立,那又怎样?

 太原科大心理咨 2022-01-03

你都30岁了,怎么还没有男朋友?

怎么还在租房住?

怎么还没有结婚?

怎么还没生孩子?

怎么还只是一个普通员工?

30岁,像东非大裂谷,在七嘴八舌的舆论里把一个人的人生撕裂成两半。

黄金十年的青春年少已过,撑起父母那个家庭,建立自己家庭的中年世界横在眼前。

30岁,和29岁,和31岁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和那些并没有深情厚谊的朋友,都要拿“你快30了”“你都30了”来说事。

就连电视剧、自媒体也不放过30岁的人,用一个个个体的故事,来制造三十岁的焦虑。

前有《乘风破浪的姐姐》后有《三十而已》,有着“综艺+热剧”的加持,本以为是到了处理女性话题的合适时机,结果它们无一例外地跑偏了。

30+的年龄焦虑:工作、婚姻、生娃……

年龄焦虑,更像来自社会的“年龄压迫”吧,比如29岁是女性“适合结婚”的最后机会,一旦错过,你就要“贬值”了。

结婚、财务自由,本身就在我的人生规划里,但一定就要在某一个年龄完成吗?35岁的爱情,就不幸福吗?40岁找到一生的志向,就不值得被尊重吗?

这种年龄压迫,就像是不会的数学题,强行让你写上一个“解”字。

恋爱就要考虑结婚,好像没有权利再去享受单纯的爱情。


不想和解,但周围不停施压,成年了,连情绪都要理性。

最大的焦虑来源于自己吧,刚工作的时候天真地以为6、7年就能到管理层了吧,但是在一个几万人的跨国公司太难了,后浪不断刷新对优秀的认知。

年龄的增加不可逆,能做的唯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眼界。

有这么一句话,互联网公司里,没有35岁的产品经理。因为35岁就不能理解年轻人的梗和潮流了,所以注定被淘汰。

自己正在接近这个数字,感到了“age shame”。在公司和年轻人聊天,一个新梗不知道,要自嘲一句“中年人”才会自动化解尴尬。

我们的社会氛围仿佛对年轻有过度崇拜,从那些年轻的偶像明星,到互联网里的00后,年轻才值得骄傲。而即将35岁的我们,难道会自动消失吗?

感到焦虑,更多的是迷茫和愤怒。

最大的年龄焦虑是职场,生孩子和事业只能二选一。

如果我有足够的收入,带宝宝的时候就不用考虑年龄。但一旦要回到职场,年龄就会变成无法逾越的大山。


看了这么多朋友的倾诉,或许你会松一口气,原来年龄焦虑几乎是人人都有。


首先我们想说的是,大可不必消极地对待这些焦虑情绪。

焦虑来袭时,就像感受到一种令人振奋的“惊觉”,仿佛有人抓住我们的手腕,把我们从刷手机的安逸中拽出来。

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而存在,但它本身并不值得与年龄捆绑。


解开“年龄”的束缚,摆脱焦虑!

选择与年龄和解 !


三十而立,是孔夫子在早婚早育的古代社会说的。时光境迁,早已不能成为衡量现代青年人生活的标尺。三十不立,又不会怎样。

因为年龄有着天然的不可逆,不论我们多么勇敢,在时光面前也不过是个平凡的普通人。

谁都会老去,死亡是所有人已知的结局,但重点是,我们该以何种状态去面对它们。

蔡依林在演唱会上,说出了自己的40岁心得,那就是:“Feel damn good!”面对衰老,她选择以坦然的心态,去享受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美好。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年龄带给我们的考验也是相同的。那些“不美好”带给我们焦虑,正说明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还有无限追求与想法。

当然,也正是焦虑和无奈,让我们有了耐性去接受和面对真实的自己,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发现生活的乐趣与满足。唯一能与时光抗衡的,或许就是这样一份坦然的心态与正视年龄的勇气。

如果你仍因年龄而感到焦虑,也可以从心理医生的疏导中或自己的人生体悟中借鉴经验,来摆脱心中的困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