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上东北

 新用户6525yWoI 2022-01-03

      安陆水易居,汇聚好文章。人人可发表,只要是原创。何不试一试?佳作共欣赏。点击标题下蓝字“安陆水易居”关注。投稿微信syj620325、QQ335831346。

那年上东北

汪胜兵

图片选自网络

       那一年,我随邻村的泥瓦工一起上东北。这段人生记忆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忘不掉。

        那是20多年前的2000年,我不满十八岁。为了让我学得一技之长,也为了让我将来能自谋生路,父亲托人情让邻村的泥工师傅带我去东北。我们的目的地是黑龙江佳木斯,火车一路颠簸,晕车的我头晕目眩,肠胃翻江倒海,吐了一路。下了火车,带班师傅直接将我们带到工地,我一看傻眼了:没有住宿的工棚,也没有厕所,床铺就地取材,在刚建的主体房间内用红砖码四个角,垒十多层高,然后盖上一块结满水泥灰的木板,铺上刚买的棉絮和被子就是我们的床铺了。房间前后透风,因为压根就没窗户,为了半夜不被冻醒,只得用砖头堵住窗户眼。至于上厕所,工地上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就地解决,以至住场四周臭气熏天。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就要面对这样的环境,小小的我开始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人生的艰难。我咬着牙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图片选自网络

       做小工就是在血盆里抓饭吃,没有人会因为你是个孩子而同情你,照顾你。除非有泥工手艺的亲戚带着你,让你给他帮小工,才不至于被安排做最脏最累的活。果不其然,上班第一天,我就被安排和一帮三四十岁的杂工挖地基。整条地基长十多米,深两三米,一洋镐下去,全是瓦片砖头,震得你五脏六腑剜心的疼。领班规定,谁先干完谁就可以早点下班。看着工友们一个个下班休息去了,作为民工中年龄最小的我,一直干到晚上八点,才在包工头的厉声呵斥下终于下了班。回到住地,全身骨头像散架一样,当晚饭也没吃,澡也没洗,和衣睡下了。东北的天,凌晨三点天就亮了。带班师傅吆喝着:起床啦!起床啦!我揉着惺松的睡眼,摸着饥饿的肚子,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

图片选自网络

       不久后,有两位泥工师傅因为没有小工上水泥灰,带班师傅安排我给他们打下手。做粉刷小工虽然没有挖地基那么累,但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提前做好拆卸脚手架、提供水泥灰、洒水上浆等准备工作,哪一项做得不到位随时要挨师傅的训斥。记得有一次,因为要水泥灰与一在吊篮上推水泥灰的杂工发生口角,那人长得人高马大,对我骂骂咧咧,还抓住我的衣领提起拳头要打,幸亏被人拉开了,才没挨揍。事后师傅非但没有安慰我,还将我一顿训斥。无助、委屈、伤心、自怜……我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小声抽泣,既怕师傅喊我,又怕别人看见,真是苦到心里不敢声张,独自伤心自我抚慰,过了一会,心里好受一点,立马擦干眼泪当什么事没发生一样,继续干活。

图片选自网络

       那一年我遇到的也不全是不开心的事和不近人情的工友,也有温暖的记忆让我不能忘怀。来自闵集的李三就是一位暧心的大哥,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脚手架上的干水泥踫洒一地,正巧包工头背着手走过来,他怒气冲冲地问道:“谁干的?”当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时之间不知所措。这时李三回答道:“是我。”工头见状没有说话,转身走了。我满怀感激地看着李哥,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李哥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没事了……”看着李哥轻描淡写离去的背影,我的眼泪涮地流了下来。温暖和感动支撑我一直干到冬天。

图片选自网络

        转眼到了 十一月份,我带着渗着血汗挣的两千块钱回到了家乡,一家人坐到一起吃了一顿包饺子,听完我这一年打工生活的讲述,母亲眼中泛着泪花。当晚躺在母亲为我铺上的新床单和暧被子里,我很快进入了梦乡,那一晚,我睡得很沉很香……

图片选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