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文官不爱财,再平庸也是良吏;武官不怕死,再粗鲁也是好将”

 看尽人间荒唐 2022-01-03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为官分良莠,平庸即无能;武治尚可“粗鲁”,文治岂能平庸?》,对文官武将的职业操守作了一些解说,如今再望长安,觉得还有必要再深入一些。
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武将的“粗鲁”,也要在“不怕死”的前提下,经过教育逐步得到改变。毕竟,作为“将”,无处不在的“粗鲁”,不但会影响形象,而且会影响到战斗力。
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与时俱进,但从使用冷兵器逐步过度到现代武器的曾国藩们,把兵营也变成学校,对将士们日继一日不间断地进行知识熏陶。一支有力量的部队,必是有信仰的部队。而有信仰的人,不一定全都是粗鲁的人。因为这“粗鲁”的含义,其实更多的是不讲道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执行命令更多的是要利用威严。对不理解“命令”也不愿意执行的人,“粗鲁”就是铁腕,可能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毕竟,“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不怕死是武将们的职业根本,但以“粗鲁”作为“好将”的评判标准,实在有些让人觉得不妥。
作为治理社会的文官,本就是利用自己的能力,让个体更加服从群体,从而让个体实现更加美好的生存意义。如果官员们利用人民赋予他管理社会的权力,从中牟取个人利益,那就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嘲讽。所以,“不贪财”是官员们谨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之一。
作为一个有正常道义的人,“不贪”是根本人性。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等级森严,集权专制,“圣上”说一不二,包括官员在内的所有人,都是皇权的奴仆。向大权独篡者争宠献媚者众,也就不足为怪。
尔虞我诈使权力变质,卑躬屈膝让人深恶痛绝。为了根除此种人间恶习,保证“令出必行”,鞭笞贪婪势在必行。于是,官员不爱财,便是“好官”。把普通人应当具备的做人基本,用来当作好官员的门槛,只能说这是官场积弊深重的痼疾。
在当下这个承平时代,文官的职能,除了保证政令畅通,行使上传下达的职责,还要更多地利用自己的智慧才干,为上级分忧,为下级解愁,为社会谋取福利。权力的分流,是为了保证行使权力的通畅,而不是让权力成为拥有权力者捞取利益的工具。坐在某个“官位”上的官员,是让你行使某级权力成为某种制度的践行者,保证大家共同遵守某种规章制度,守护对应范围内的公平正义,解决相应范围内的矛盾问题。
但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不能贪、不敢贪或者不想贪,便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上级部门也将其作为“良吏”的标准,这就让“文官不爱财,再平庸也是良吏”大行其道。“平庸”不但无罪,而且因为有“不爱财”作为挡箭牌,竟然变得冠冕堂皇。
“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因为“不爱财”,或者没有被人抓住“贪占卡拿”等“把柄”,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这部分人不但上班混天度日,而且把能够“混天度日上班”当成本事。上级安排的事就按照上级安排的方式去做,下级反应的问题就原封不动地转递上去,从来没有自己的处理意见。
这样的做法,肯定大大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但是却有“没有功劳有苦劳 ”的职业积累。等到时机成熟,或者有其他人为某件事情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某种贡献,于是他们就闻风而动,争功抢功无所不用其极。反正只要自己“不贪”或者没有被人抓住贪占“把柄”,即使自己才干平庸,哪管自己从未有过任何付出,也是恪尽职守的“好官”,也该成为他人学习的楷模。
这些“不爱财”的平庸官员,其实只是把“当官”作为一种“职业”。他们在这种“光芒四射”的职业里,从来没有讲究过任何职业道德。
首先,他们有可能根本不具备履行人民赋予他们权力的能力。没有独立思想的能力不说,还不愿意“不耻下问”,把平庸的自己包装起来,做一个人畜无害的传声筒。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犯任何错误;
其次,为了减少职业风险,有部分官员把自己的能力隐藏起来,让自己的“职场竞争对手”露出破绽,然后“对症下药”,冷不防从中捞取某种资本,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样的人平时“揣着明白装糊涂”, “中庸”“平庸”游刃有余;
还有一种官员,“曾经桑海”,看惯了“世态炎凉”,他们的为官之道,就是利用官员这种“职业”,表面上做着维护大众利益的工作,其实只是像个机器人一样,只对自己无任何妨碍的事情伸出手。对稍微有争议的事情,就装眼瞎耳聋,更不能奢望他们有任何创造性的劳动;
其余“不爱财”的官员,除了“敲钟吃饭按月拿钱”,他们和机器人没有其他的区别。这些没有任何创造力的在位者,脑袋里生的锈,已经被机器人生的锈更可怕。机器人生锈还可以擦拭修理,但人思想生锈,不但不能擦拭修理,还要想方设法把他们好好供养起来。
官场是最容易变成藏污纳垢的地方。因为权力可以带来利益,权力也可以让所有的获取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再平庸的官员,也有守住自己手中权力的“一技之长”。
宋朝的辛弃疾写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那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被无数自媒体人改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删”。那一个字的区别,就是“不爱财”的官员们的杰作。如果说他们是“良吏”,千百年后的我们,要对今天这段历史作何交待?
长安远去,西安封城。步行8个日夜穿越秦岭山区的男子、骑共享单车,在零下温度夜行的兄弟、横渡渭河,终陷淤泥的“游泳哥”,他们只想回家;出小区买馒头被保安暴打的小伙子;马上就要临产,却临时滞留西安,身上又快没有了钱的孕妇,还有帮人补一节课只要三个土豆的老师,假如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心也会痛。
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语,是不是今日平庸的良吏们的内心独白?回过头去,望着来时的路,哪管是风是雨,与我何干?山间斜阳已露笑脸,今日文官早成良吏。呜呼,谁曾想到,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们更要把那些“平庸的良吏们”尽早请出去,让将能带兵、官能慰民,而不是“文官不爱财,再平庸也是良吏;武官不怕死,再粗鲁也是好将”!
祝福西安!
点亮在看”,也欢迎您对“文官不爱财,再平庸也是良吏;武官不怕死,再粗鲁也是好将”发表见解,欢迎分享收藏点赞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